幼兒上學坐不住,在教室亂跑該怎麼辦?

夜微微涼645


幼兒在幼兒園坐不住,出現在教室跑動的現象也是正常的。活潑好動坐不住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兒園是需要一些紀律來約束幼兒的行為,但是讓孩子明白並去適應紀律也需要一個過程。

由於孩子們之間理解能力、自控能力的不同,在一個班級裡,總會有那麼幾個孩子不能很好地服從老師的安排,而我行我素。建議老師跟這些坐不住的孩子單獨溝通,甚至可以採取私下獎勵的方式來讓他們學會遵守紀律。老師也可以跟家長溝通,看看孩子在家的表現情況怎麼樣,有些孩子比較嬌慣,在家就是比較任性,聽不進去家人的指令的,老師可委婉地要求家長配合老師,讓孩子懂得什麼是紀律。

孩子們的專注力通常不會超過半個小時,老師們也可以改變教學策略,在教學的過程中,跟孩子們多互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孩子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不是被動地聽講。如果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也就不會出現在教室亂跑的情況了。


春風化雨花草香


家長慢慢引導吧,不要著急,不要用粗暴的方式管孩子。

這些方式嘗試下:

1.選擇動畫片,有上課內容的,讓孩子看看該怎麼聽課是對的。

2在家裡扮演上課下課遊戲,家長和孩子輪換扮演老師和學生,讓孩子指導怎麼做事對的,讓孩子體驗當老師的感覺。

3引導孩子提高專注力。認真讀書,認真寫字,慢慢培養孩子專注力培養,家長可以參考相應的書籍。

4跟老師溝通,找出孩子不聽課的原因,對症解決。

最重要是耐心,不要著急,不要因此懲罰孩子,耐心,耐心,耐心!孩子一定會改變的!


Veeyn


坐不住?亂跑?難道他不應該跑嗎?

1、孩子天性、規律,他當然會跑,2、有限的方式決定他不得不跑。

如果現在的幼兒園像那張圖一樣:一圈孩子圍著老師,以老師為核心,多半托兒所的功能遠遠大於引導教育功能,因為那麼多孩子不好管啊,安全第一啊,都“控制”在老師的視力範圍內最好,這是傳統託兒所的標準“做姿”。

我不認為幼兒的專注度低,或者我們只拿時間來判定,比如30分鐘等等。那是因為內容的好壞,吸引力等等不足夠吸引住孩子,比如你家孩子玩玩具什麼的難道只有半小時?一個普通但必須要讓孩子明白和懂得東西,可能很枯燥,那就得看引導者的本事了,這點大家都明白:你一生中肯定有你特別願意去上的一類課,要麼你超喜歡,要麼老師講的讓你無法拒絕,肯定有,幼兒也一樣,老師們需要不斷製造熱點,讓孩子去體驗,別以你為中心在那“上課”,應該把幼兒園現實主義課程演變成浪漫主義,但內核體現現實主義,不知道這句話大家能否理解,引導的方法合理,任何孩子都是好孩子!

舉個例子:我的娃學刷牙,父母的做法是,早晚開始嘮叨,刷牙好處多,必須刷牙等等等,媽呀那道理講的,我都煩,孩子能理解?幼兒園老師也會講“寶寶刷牙怎麼刷”,當然是標準課件,我沒說任何話,只是觀察,沒幾天兒子依舊“被逼”“懶散”,我都煩了,我把兒子叫過來給他說:“哎?你牙上怎麼有個黑印印啊?”(表情豐富吃驚的樣子,需要孩子立刻引起關注),我去照鏡子(我怎麼沒有?)他也會跑來照鏡子(你是在引導做示範,需要的是他參與,而不是坐在那)“完了,我沒有,你有!”“兒子啊,你個小帥哥以後一笑就會被別人看見你的小黑牙啊?!”“完了不帥了……”“我不能像你一樣,巴巴要帥帥的!”(我去刷牙了)兒子不做聲沒跟著我跑到面池,“巴巴你能給我擠牙膏嗎?”後來,經過幾次加強引導,孩子每天刷牙,而且會跑到衣櫃的大鏡子那認真刷牙,而這個時候,我才會告訴他怎麼刷牙可以讓牙齒白白……這個時候才是理論結合實際的開始。

拿兒子的刷牙給大家一個建議而已。

會玩的老師才是好老師!會跑的孩子是天真的!

不要讓成人的現實,從小擊垮孩子的爛漫和想象力!


VERY跨界色集思


小孩子同樣需要溝通需要交流,我相信老師如果用自己的愛心去跟孩子溝通是不對的,上課要養成遵守紀律的好孩子,孩子一定可以慢慢改正過來的!


高洞華夏之星幼兒園


淘氣的孩子比較聰明,跟孩子講講道理,有點耐心,然後告訴他如果他做到什麼什麼放學回家就給他一個小獎勵,這就看孩子喜歡什麼了,大多數孩子挺吃這套的^_^


精銳周老師


慢慢養成好習慣,小孩子淘氣是天性,但是可以好好調教,好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


自豪的幸福媽媽


和孩子一起玩,在玩中明理,學習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