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退燒 「鏈圈」還好嗎?

區塊鏈技術,以及其一系列的衍生行業,在近幾年野蠻生長的勢頭似乎人盡皆知。與幾乎所有熱門行業一樣,仰仗其發展的人永遠分為“務實者”和“投機者”兩種,這也使得區塊鏈行業產生了兩個極端的團體,“鏈圈”和“幣圈”;“鏈圈”服務技術,閉門造車生存現狀其實並不樂觀。“幣圈”急功近利,則更像是賭徒們的修羅場。

“幣圈”退燒 “鏈圈”還好嗎?


劣幣驅逐良鏈景象不復存在

“他們根本沒有應用場景,不懂區塊鏈,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如何入場,給空氣幣抬價,然後套現離場。”這是鏈圈大佬們熟悉的開場白,對於他們來講區塊鏈,是技術人的世界,而被一群“英語老師”所控制,是他們極其不能接受的,卻也無可奈何。

“幣圈”退燒 “鏈圈”還好嗎?


幣圈神奇的造富速度為大眾所向往,即便在遭受到強監管,這個圈子仍然十分火爆,因為在巨大利益面前,仍有人願意為其鋌而走險,幹起傳銷、詐騙的勾當,由於市場對區塊鏈技術理解並不深刻,很容易不小心便落入圈套之中,這樣事件發生的越來越多,外界對區塊鏈認知逐漸形成為了“世紀騙局”,這樣的情況非常不利於區塊鏈技術發展,很可能形成“劣幣”驅逐良鏈的景象

不過自去年年底以來,比特幣從最高的19343美元,價格扶搖直下,最低跌至5800美元。以太坊、萊特幣等主力加密貨幣同樣跌跌不休。全球加密貨幣的總市值,短短几個月間便蒸發超過千億美元,越來越多“投機者”開始離場,實幹的鏈圈發展迎來最佳時機。

政策的風已經吹來

今年8月13日為了幫助各級領導幹部瞭解區塊鏈知識,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區塊鏈——領導幹部讀本》。本書以國家大數據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為背景,圍繞區塊鏈的起源、核心特性、未來可能的應用場景以及對商業、法律和技術帶來的挑戰等多角度對區塊鏈進行了系統闡釋和透徹解讀。

“幣圈”退燒 “鏈圈”還好嗎?


9月份上海楊浦區針對區塊鏈發表重大政策,將打造“基金+基地+智庫+社群生態+培訓”的區塊鏈集聚區,建設區塊鏈技術應用雙創支撐平臺,促進各類區塊鏈企業創新集聚發展。並設立目標,要在5年內培育1000名區塊鏈人才,引進100家區塊鏈初創企業,孵化10家準獨角獸區塊鏈企業和培養1家區塊鏈獨角獸企業。

去年9月4日,國家出臺政策限制大家進幣圈搏殺,怕的就是幣圈的空氣炒作太過膨脹,老百姓受無妄之災,一年快過去了,在幣圈走向涼涼的時候,國家又出來吹風了,這次是為了讓幹部和人民群眾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意義,區塊鏈技術是拿來解決問題的,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雖然幣圈要涼了,但鏈圈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上次是抑,這次是揚,國家打壓的是幣圈投機炒作割韭菜的玩法,鼓勵的是鏈圈做實事,落實應用,服務實體經濟的做法。

相比“幣圈”的浮躁,“鏈圈”的整體風氣還是比較良好的,雖然,區塊鏈技術正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發育,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幣圈逐漸退溫、政策支持下,經過不斷試錯後,鏈圈會得出那個能夠改變世界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