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文 | 林君

來源 | 鏈天下

前言:行業親身經歷彙總,《鏈圈、幣圈媒體群體像》總有一款你熟悉的。

區塊鏈圈和其他領域差別有點大。

由於區塊鏈發展尚處行業早期,能在該領域媒體深耕超過1年的媒體人並不多,人少媒體多的情況下,從業的門檻也就更低,當然也就有各種“好玩”的事情發生。

比如項目方不會“尊敬地”稱呼媒體人為「媒體老師」,更多的會稱呼為XX總,或者媒體人會自稱為XX哥,一股濃濃的江湖氣撲面而來。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當然了,在圈內「大佬」遍地走的時候,「老總」在此處也並沒有什麼特殊含義,約等於“人”的意思。

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感受。此篇合集,並非完全根據筆者親身經歷彙總,部分道聽途說,如有冒犯,純屬巧合。

1、“logo”牌媒體

曾有一段時間,區塊鏈媒體數量突然多起來,為了媒體曝光,提高影響力,社群裡經常就會有媒體甩logo尋求合作,甚至主動“喊單”,一時間“合作成風”。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第一階段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第二階段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第三階段

“各位尊敬的大會主辦方,我是媒體XXX。如果有會議/活動需要媒體支持的,請私聊我要logo。如果我方是合作伙伴,但活動稿件沒有發,一定是我沒看到群消息,絕不會欠稿不發,請私聊我。祝大家身體健康,早日財務自由。”

“現在支持媒體都要發5篇了,啥會都不想合作。”

2、模仿

這個特徵雖然並非區塊鏈專屬,這一模仿現象還是非常多,比如最早的一週盤點、快訊和區塊鏈晚報等產品。

比如最近某媒體率先推出了區塊鏈晚報,另一家媒體當天很快就出來了“同款”。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3、喜歡取名“標籤+某人”的媒體老師

內容是媒體的立身之本,媒體老師尤其喜歡給鏈圈、幣圈某些知名人士掛上標籤,文章標題喜歡取名「標籤+某人」,其中,流傳最廣者非《莊家杜均》莫屬。

另外,還有更多類似的標題,比如幣圈蝗蟲俞凌雄、亂世草莽趙長鵬、 “失信者”趙長鵬,流浪者幣安、幣圈怪才、雙面點付大頭、奇才朱潘、影帝寶二爺,當然還有「形容詞+某人」的標題,比如驚惶徐明星、進擊的趙長鵬等等,還有何一何須太過敏、何一憋不住了、趙長鵬不需要朋友、玉紅變了等等同款。

4、刷屏文字,尤擅“喜提體”

區塊鏈項目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社群,但實際情況是很多項目並沒有完全理解社群的真正內涵,大多數人以為「拉人建群」即社群,這方面是自稱“人肉公鏈”的玉紅玩得登峰造極,那些被瘋狂拉起來的“XMX戰隊”,如今早已熱鬧不再;另外,部分媒體群裡的群友們尤其喜歡附和某些“知名人物”,標誌性恭賀語為“恭喜XXX喜提XX”。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這時候,被眾星捧月者附上紅包一枚,擁護效果更佳。

5、喜追捧

其他金融科技領域不會出現的現象是某些媒體人對圈內名人近乎癲狂的追捧,此項與上一條類似,據說幣安和愛思媒體群裡尤其流行。

6、有八卦加料的快訊

新聞不夠,八卦來湊。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7、越做越便宜的媒體宣傳

媒體太多之後,就變成了供大於求的市場,最明顯的表現是:項目宣傳變得越來越便宜,轉發朋友圈和社群(是的,沒聽錯,的確是轉發朋友圈和社群)開始從當初的六七百,發展到三四百,接著一百,甚至出現八塊八。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8、越來越隨意的媒體

其中,一號玩家是備忘錄快訊,頭號玩家是手寫快訊。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備忘錄財經:只要一部手機,就能給你100塊的快訊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手寫財經

據悉,備忘錄財經確有其媒體,手寫財經暫時查無此人。當然,還有湊熱鬧的“好心人”。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還有更極端的:朋友圈財經、皮皮蝦財經、TXT財經……

「滑稽版」鏈圈、幣圈媒體集體素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