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曹操父子都敬佩的女人

人生幾何時 懷憂終年歲


讓曹操父子都敬佩的女人

東漢末年名士蔡邕家小院中,一小小少女端坐撫琴,但見此女氣質如蘭,嫻靜溫婉。悠揚婉轉的旋律自小院中飄出,猶如一彎清泉在幽靜的深谷中緩緩流淌,讓人忘卻紅塵紛擾,只嘆歲月靜好。此時仰慕蔡邕才學的曹操正在蔡家做客,聽到琴聲,由衷感慨:“文姬出色,哪家公子能有娶令愛之福。”這位女子正是蔡邕之女蔡琰,字文姬。

曹操經常流連蔡府,與蔡邕談詩論道,所以對文姬也特別親近。他大致盤算了下,自己和幾個兒子都與文姬年歲不合,方才壓下把文姬娶進自己家門的念頭。等到蔡文姬九歲那年,其父親一天夜裡彈琴,突然斷了一根弦,不容蔡邕察看,黑暗中便傳來文姬清脆的聲音:“是第二根弦”,果然。蔡邕在繼續彈琴時又故意弄斷一根。文姬仍然很迅速準確說出是第四根,因此,後來有了“文姬辯琴”一說。

一晃到了及笄之年,蔡邕在多方考察後,終於選定了門第相當,才貌雙全的衛仲道作為愛女夫婿。婚後,蔡文姬與衛仲道兩人有著共同的愛好:彈琴吟詩。梳妝檯前夫畫眉,書房案旁妻添香,好一副琴瑟和鳴,舉案齊眉的畫卷。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這樣幸福的日子持續了不到一年,衛仲道就因染肺病不幸離世,兩人又沒有子嗣。衛家父母不顧兒媳當時的喪夫之痛,執意將“剋夫”的罪名安在了文姬身上。這對一介弱女子,尤其是古代的弱女子,該是多大的惡名。然而,蔡文姬縱然傷心欲絕,倍感不公,也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被攆回孃家。

如果能一直承歡父親膝下,也算現世安穩。可惜天不遂人願,董卓被殺後,蔡邕因感念董卓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嘆了口氣,被司徒王允認為其為董卓一黨而入獄。就此,一代詞賦大家病死獄中。

此時恰逢關中動亂,蔡文姬都來不及擦乾眼淚,就跟著一群難民走上了流亡之涯。路上又遇匈奴兵趁火打劫,燒殺搶掠極盡所能。“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機微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這是文姬後來在《悲憤詩》中所寫,這一段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匈奴的兇殘。

就在逃亡過程中,蔡文姬被掠至匈奴,時年23歲。所幸因其出色的容貌,絕佳的氣質,她被獻給匈奴左賢王,而沒有淪落到更為不堪之地。左賢王很欣賞蔡文姬,對她寵愛有加。期間,蔡文姬生了兩個孩子。當時的女子,二嫁已是恥辱,何況委身匈奴。加上言語不通,風俗不同,蔡文姬一心想著漢朝,想著自己的親人。只要有漢人來,她就打聽是否家鄉人,然而每次都失望而歸。

蔡文姬畢竟不是尋常女子,心內再淒涼,胡人的書與樂器還是要學習的,於是她學會了胡人樂器“胡笳”。大約12年後,及曹操平定北方,南匈奴歸順朝廷,曹操立即用黃金千兩,白璧一雙和匈奴交換,儘管左賢王心有不捨,也只得放人。終於可以回到心心念唸的家鄉,蔡文姬初聞開心不已,可是後來孩子一句“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文姬再次淚如泉湧,悲從中來。

離別之時,一邊是孩子們撕心裂肺的哭喊,一邊是魂牽夢縈的家鄉近在咫尺,文姬一步三回頭,送別的匈奴人也為之動容,漢朝使臣也不再催促,馬兒也不再前行,車輪也不再轉動。時光啊,你慢些走,容我再看看孩子們可愛的容顏,這一別山高水遠,此生不復再見,這一別阿母永生悲悽,不會再有歡顏。哀傷恍惚中登上回程的車轅,遙望孩子們漸行漸遠的身影,文姬彈奏了驚世之作《胡笳十八拍》,聞者無不為之淚下。

讓曹操父子都敬佩的女人

文姬歸漢後,曹操為不讓她孤苦無依,千挑萬選把她嫁給屯田都尉董祀。董祀20出頭,瀟灑俊秀,通史書,懂音律,兩人才貌般配。不過,蔡文姬當時已35歲,因為年齡差距太大,加上蔡文姬已是三嫁之婦,董祀心裡很是排斥,可又不能違抗曹操的命令,所以對文姬尊敬有加,愛慕全無。即便這樣,文姬因著董祀給了她一個完整的家,得以有容身之處,對董祀感激不盡,盡其賢惠本分。要知道古代女子,尤其孤寡女子,一個人生存難上加難,光流言蜚語就足以致命。

無論董祀怎樣對文姬,她都寬容地接受,因為她實在是怕極了被休。坎坷的境遇更加激發了她的才華,她著作的《悲憤詩》後幾句 “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可謂寫盡了自己一生的悲哀。

《悲憤詩》激昂酸楚,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堪稱建安時期敘事詩的雙璧。曹丕當時曾對曹植說,他們寫不出蔡琰的詩,曹植回他,蔡文姬的詩是用血和淚寫就,咱們的是用墨寫成的。由此可見蔡文姬的藝術造詣。後來因董祀犯了死罪,快行刑時,文姬顧不上其他,披頭散髮赤腳跑到魏王府求情。曹操當時正在宴請賓客,其中不少有蔡邕的故交。蔡文姬跪著替董祀求情,語氣哀婉,坐下賓客都為之動容,曹操跟她說,“我深為同情你說的,可是判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怎麼辦?”蔡文姬說,“你馬廄裡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還吝嗇一匹快馬一名勇士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於是曹操赦免了董祀,還贈給蔡文姬頭巾鞋子襪子。

之後曹操問她,“聽說你家原來有很多古籍,現在還能把其中的內容記起來嗎?”蔡琰答:“當初父親留給我的書籍有四千餘卷,但因為戰亂流離失所,保存下來的很少,現在我能記下的,只有四百餘篇。”曹操立刻說:“我派十個人陪夫人寫下來,可以嗎?”蔡琰道:“男女授受不親,給我紙筆,我一個人寫給你就是。”於是蔡琰將自己所記下的古籍內容寫下來全送給了曹操,沒有一點錯誤。

董祀因為蔡文姬這一舉動,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妻子。他發現妻子身上的優點越來越多,才貌雙全,溫婉賢淑,大方得體,深明大義。當然,他的眼光也越來越多的駐留在她身上,此時,他的欣賞中帶有強烈的愛慕。這時的董祀一心想給這個曾經不幸的女人最大的幸福和安穩。於是他辭官攜妻退隱到青山綠水間。從此洛水河畔,清風徐來,水波瀲灩,又多了一對神仙眷侶,逍遙紅塵。

後人評價文姬“端操有蹤,幽閒有容。區明風烈,昭我管彤。”郭沫若也評價“悲憤詩”:“那像滾滾不盡的海濤,那像噴發著熔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個靈魂吐訴出來的絕叫。”文姬的才,大氣磅礴;文姬的貌,丰神綽約;文姬的德,端方昭昭,文姬的操守,堅貞不渝;與文姬交,如沐春風。儘管命運坎坷,可她傷過悲過,振作起來仍然專注自己的喜好。儘管三嫁,卻是不由自主,可她對每一個都以愛己之心愛人,賢惠溫柔,“得妻如此,夫復何求。”所以不論哪任丈夫最後都心甘情願寵愛她,尊崇她,這正是她極大的人格魅力。

讓曹操父子都敬佩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