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夺得英雄联盟S8冠军,将进一步强化电竞属于体育的舆论认知


IG夺得英雄联盟S8冠军,将进一步强化电竞属于体育的舆论认知



直面现实需要勇气。

现在,我们必须拿出勇气去正视一个事实——电竞正以席卷之势杀进体育领域。电竞是而且必须是体育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京时间11月3日,或许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在仁川文鹤竞技场,金花四溅,粉丝们近乎疯狂。国内的社交媒体充斥着“IG牛逼”的字样,微博热搜迅速沦陷——以前这只是重大社会事件,或者娱乐明星公布恋情的标配。

理论角度,电竞是否属于体育尚可探讨。但电竞背后澎湃汹涌的种种力量,已经让其变得与体育难割难舍。

现实总会向金钱低头。这条定律显然也适用于此。

电竞与体育拥有相同的热血


IG夺得英雄联盟S8冠军,将进一步强化电竞属于体育的舆论认知



2014年的秋天,我曾经在仁川文鹤竞技场见证了亚运会男足金牌的诞生。凭借加时赛最后时刻的一粒头球,韩国绝杀朝鲜。

熟悉足球的人生都清楚, 这枚亚运会金牌对于韩国男足的小伙子们意味着什么。他们隐刺集体免服兵役。现场的球迷也很激动,毕竟是一粒绝杀。

四年之后,仁川文鹤竞技场成为英雄联盟S8总决赛的比赛场地。IG夺冠之后,现场粉丝的疯狂程度尤其于四年前的韩国足球迷。现场的观众几乎全都是IG的粉丝,或来自中国,或来自韩国。

在竞技场举行的并非都是体育项目,巨星演唱会也都被放置于此。可IG与FNC的这场对决,是严格意义上的比赛,采取BO5的赛制(在体育范畴,我们更习惯称之为五局三胜制)。IG3比0击败FNC捧起了冠军奖杯。

它不仅仅遵循体育的赛制,更能够让粉丝热血沸腾。根据朋友圈非严格意义上的统计,这场电竞比赛的关注度甚至在恒大与上港的巅峰对决之上。

以我肤浅的理解,竞技体育从来不是以是否能起到强身健体来定义的,而取决于比赛是否存在竞技性。没有人会质疑围棋、国际象棋是不是属于体育。从这个角度来说,电竞毫无疑问存在竞技性,其粉丝的热血程度甚至远高于大多数体育项目。

IG夺得英雄联盟S8总决赛冠军已经不仅仅是粉丝的狂欢, 甚至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其影响程度可能不及世界杯决赛、NBA总决赛以及奥运会,却远在其他项目之上。很多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都在跟着刷屏。

电竞为什么必须抱体育的大腿?


IG夺得英雄联盟S8冠军,将进一步强化电竞属于体育的舆论认知



最近几年,随着电竞的火爆,其行业内的一些人士认为电竞没有必要硬往体育身上靠。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观点,在与体育领域对电竞的排斥。

去年,电竞入奥被一致看好,巴黎奥组委拿出了开明的姿态拥抱电竞。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态度也在缓和。

今年对于电竞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雅加达亚运会,电竞成为了表演项目,距离成为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只有一步之遥。孰料亚运会之后,巴赫兜头浇下一盆冷水,并不提倡以杀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竞入奥。

从产业角度来说,电竞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不依靠体育也有着光明的未来。但是,电竞最大的问题就是出身。

电竞脱胎于游戏行业,而在公众的认知中,游戏历来是洪水猛兽,青少年痴迷游戏的案例屡见不鲜。当然,电竞与游戏不能划等号,但是公众难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电竞。RNG战队的MLXG就曾被家人看成网瘾少年。

电竞拥抱体育,有助于改善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现在电竞是难登大雅之堂的。S8总决赛在中国可能吸引了上亿用户观看,但受制于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电视台不被允许进行赛事的直播。一旦电竞成为了奥运会或者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有助于解除它身上的紧箍咒。

人民网开通“人民电竞”微博,包括SKY、伍声2009等众多电竞大咖主动站台。他们是给人民网面子,这代表着电竞正在被主流媒体认可。

电竞背后有时代洪流的推动


IG夺得英雄联盟S8冠军,将进一步强化电竞属于体育的舆论认知



如上所述,电竞为了自身发展,拥抱体育是必须要选择的路。即便电竞遭到了被巴赫歧视,霍启刚、魏纪中等人仍在不遗余力为此努力。

选择拥抱电竞,霍启刚、魏纪中的出发点与王思聪并不一致。王思聪是电竞陪伴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投身电竞是出于原始的热爱。霍启刚、魏纪中等人未必会玩英雄联盟、DOTA,但他们看中了这个市场背后的无穷潜力。

最根本的推动力量是用户群体。曾经,电竞只属于年轻人,并不能影响主流人群。可如今,与电竞一同成长的年轻人正在逐步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现在已经是90后、95后的天下,电竞陪伴了他们整个青春,就算如今很少玩游戏了,但仍关注着电竞赛事。此外,游戏的独特属性还在影响着更年轻的群体。他们是九十点钟的太阳,未来早晚是属于他们的。

80后是陪着足球职业化成长起来,85后更多在姚明的感召下成为了NBA粉丝。情同此理,你在青年时期所迷恋的事物将陪伴你终生。

正因为有了数量众多且优质、具有不俗购买力的拥趸,电竞才有了今天。王思聪2011年布局电竞时,这个行业哀鸿遍野。他对于电竞行业的重塑功不可没,可将他捧上天有点过了。投身电竞只能证明他拥有出色的商业嗅觉,他绝不是电竞的救世主。主宰者是这七年来由学生仔变成了社会栋梁的电竞用户。

以海量用户为根基,在王思聪的号召下,大量资本涌入电竞产业。这个行业一夜暴富,塑造了包括UZI、PDD、五五开等众多明星。他们有些是电竞职业选手,有些由电竞选手退役转型成为主播。

明星众多、用户优质,很容易吸引了大量顶级赞助商的瞩目。奔驰、肯德基等国际品牌早就成了电竞的客户。UZI签约耐克这样的新闻也不再让我们觉得大跌眼镜。

电竞独特的竞技属性,以及不受自然条件束缚的特点,使电竞赛事体系日臻成熟。下游拥有无数拥趸,上游不缺少明星、资本以及赞助商,电竞产业链条具有了自我造血能力。

现在的情况就是:电竞需要拥抱体育,改善其自身形象。而电竞本身具有的竞技属性,以及其背后种种推动力量,比如用户、明星、资本(包括王思聪曾明星投资人)、赞助商,甚至包括体育官员(魏纪中、霍启刚)等,硬生生把电竞往体育怀里推。

时代洪流浩浩汤汤,看客中很多人或许并不理解,但想要阻挡这一趋势,无异于螳臂当车。你是一个人在战斗,而电竞背后则是整个时代的力量。

至于游戏(包括电竞)可能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会被当成个案来解读。我承认,游戏没有原罪,可其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仍旧值得探讨。只不过在时代的大漩涡中,质疑之声很快会被吞没,大多数公众、媒体心甘情愿向现实低头。

现在再说电竞不是体育有些不合时宜了,它必须属于体育。IG夺得英雄联盟S8总决赛的冠军,会更加强化外界的这一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