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炒作感谢贫穷?王心仪一个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门学子就翻身了

近日,河北女孩王心仪以707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感慨之余,作为贫困学子的她写下了《感谢贫穷》,以记录自己奋斗的过程,也向我们诉说了她家庭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这篇文章文章绝对不仅仅是刷爆了朋友圈,现在已经刷爆了全媒体,从电视到广播,再到网络,引起了全民关注。尤其是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参与的集体放大效应,让王心仪和她的《感谢贫穷》几乎全民皆知。

毫无疑问,这篇发自内心的文章让人感动,我们看到了一个最底层家庭学子的拼搏之路,也感受了她成功的喜悦,更看到了她充满光明的希望之路。

是谁在炒作感谢贫穷?王心仪一个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门学子就翻身了

王心仪可以感谢贫穷,感谢这种生活带给自己的磨砺和对成功的激励。可是全网的感谢,感谢谁?感谢不平衡的教育?感谢因病致贫的医疗?感谢王心仪对这几年“寒门无贵子”质疑的“洗白”?

一个王心仪成功了,不代表着所有贫苦家庭的孩子真的就翻身了,就能追上、甚至超越好条件、好资源下的“优质学生。更多的寒门学子还在挣扎,还在以几倍于城里孩子的努力去争取自己的未来,而结果却是如此残酷,别说重点大学,就是高中就让很多孩子止步。

王心仪的成功是个例,得益于她不服输的性格,得益于她良好的学习方法,必然也得益于枣强中学作为省级重点中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她是努力的,也是幸运的,因为的确出类拔萃。可是像她一样的贫困孩子,太多太多还在大学的校门外“望学生叹”,从此走上了打工的道路,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是谁在炒作感谢贫穷?王心仪一个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门学子就翻身了

我们在为她祝贺、为她感慨、甚至为她落泪的同时,不能被刷屏的消息所蛊惑,更不能为一个成功掩盖所有不平衡的思想所主导。教育均衡化的路还很漫长,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最优良的学习环境还是集中在少数城市、个别学校。更多的县级以下学校,还有里面的学生,虽然对通过读上名牌大学渴望更多,虽然付出的努力更多,可是从基础上已经落后太多,踩在肩膀上的富家子弟伸手可得,寒门学子还在深坑中挣扎。

王心仪的《感谢贫穷》能成为一条轰动全媒体的新闻,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穷家子弟能上北大?寒门学子竟然能上北大!新闻就在于主体的独特性和稀有性,这个事情本身已经给出了答案,她是个特例。

是谁在炒作感谢贫穷?王心仪一个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门学子就翻身了

我们可以为王心仪所感动、激动,可是主流媒体应该质疑,教育部门甚至卫生部门、农村部门应该反思,是什么让王心仪全民关注?只是因为她考上了北大吗?当然不是,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成千上万,她不至于成为热门新闻的主角。是她的贫困,是她的努力,是她的“感谢”!

从此,回答教育不平衡、教育产业化、回答“寒门无贵子”的时候,很多人又有了新的素材:“你看看人家王心仪!”王心仪是寒门学子中的一员,但她是极为特殊的一个。期待教育部门统计并公开一个城乡孩子考上大学的数字不现实,可是有心的重点大学的同学看看身边城市和农村学生的比例就知道现状了。

是谁在炒作感谢贫穷?王心仪一个人的成功不代表寒门学子就翻身了

这是一篇讨骂的文章,如果和多数媒体一样写几句感动的话,肯定点赞无数,可是总要有人看到另一面,总要有人说几句不顺耳的话,骂就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