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胜杰:又一位相声大师离去,真正的相声艺术家越来越少了

师胜杰:又一位相声大师离去,真正的相声艺术家越来越少了

9月28日,我国著名享受相声表演艺术家是师胜杰因肝癌医治无效离去,享年66岁。

师胜杰:又一位相声大师离去,真正的相声艺术家越来越少了

1984年,师胜杰凭借相声《肝胆相照》获得了全国相声新作演出评比一等奖,受到了相声大师侯宝林的青睐,已经连续30多年没有收徒的侯宝林,收师胜杰为关门弟子,也是收的最后一位弟子。在当年的拜师仪式上,侯宝林把一些自己的论著、音像资料,和一枚戴了多年的钻戒一起送个了师胜杰,并说"师胜杰是我的关门弟子,我今后不再收徒了。我收师胜杰为徒,不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这是相声界的一件大事。我相信有师胜杰这样的年轻人继承我们的相声艺术,相声艺术的发展不会等到2000年。"但相声大师的希望并没有实现,从90年代后期开始,相声一路走下坡路,新作品凤毛麟角,大有被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活泼而多样化的艺术形式给逐渐取代的趋势。

师胜杰是我们70年代人最为喜欢的相声演员之一,那个时候很少有电视机,只能是通过收音机收听电台播出的相声节目,可以说我们是从小听着他们的相声长得的。相声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中国汉语语言艺术,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以说、学、逗、唱为主要形式,一个人说的相声叫、2个人说叫、三个或三个人以上说的相声叫。相声发源于北京、和南京等地,最早出现在明朝和清朝,流行于京津冀等地,南方很少有人喜欢听相声,因为语言习惯的问题,北方人听着很可笑的话,南方人却没感觉。它类似于国外的脱口秀节目(TALK SHOW)。但遗憾的是现在很难在听到经典的相声了,靠舞台灯光和背景等衬托来表演的,降低了真正的语言艺术魅力,虽然也跟人带来了欢笑,但更多的是一种感官的刺激,失去了相声本该有的底蕴和内涵,只是达到了一时一地的短暂欢笑。尤其是后来小品的不断发展,几乎让人们忘记了相声的存在。在很长时间内,听不到任何新的相声节目出现,后来郭德纲横空出世,算是让人们记起了相声,随着德云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各地逐渐有了听相声的去处,但在传播最为广泛的电视荧屏上很难看到相声节目的播出。

师胜杰:又一位相声大师离去,真正的相声艺术家越来越少了

听相声除了娱乐外,还可以学习相声段子里的幽默语言,增强说话的幽默感。当年很多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像师胜杰的《婆媳之间》、《知错就改》、《姓名研究》、《学评剧》、《恋爱历险记》、《同桌的你》,现在听起来还是那么的有韵味,让人捧腹大笑。

师胜杰:又一位相声大师离去,真正的相声艺术家越来越少了

为了丰富孩子的语言,提高对语言的应用能力,经常找一些相声让孩子听,听来听去发现孩子还是更喜欢老一代相声表演艺术家的作品,从这些作品里更能学到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