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若房價大跌,這五類人必定遭殃


任志強:若房價大跌,這五類人必定遭殃


日前,任志強在公開場合稱,如果房價真的暴跌了,有5類人必定會跟著遭殃(網絡圖片)

近期大陸各大城市的房價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甚至有觀點認為,大陸樓市已經出現拐點。對此,前華遠地產集團董事長任志強日前表示,如果大陸房價真暴跌的話,有5類人必定遭殃。

任志強近來在公開場合表示,房價暴跌並沒有好處,如果房價真的暴跌了,有五類人也會跟著遭殃。

一,辛辛苦苦供房貸的人們。

這些人在房價高時花費畢生積蓄貸款買到房子,一旦房價暴跌,他們的血汗錢也就白白蒸發了。同時,面對高昂的房貸,他們是繼續還貸還是棄房斷供,無論他們怎麼選都是錯誤的決定。

二,地產開發商。

因為開發商都是高價拿地,賣完了房子才能賺到錢,而且,開發商一般都揹負著鉅額債務,對資金鍊本就不寬裕的開發商來講,若房價暴跌不僅收入驟減,甚至能讓他們直接破產。

三,還沒買房子的人們。

若房價暴跌,還沒買房的人將會陷入兩難,房價還會不會降?什麼時候出手才是好時機等等。這些未知因素會困擾這些人,讓他們陷入買房遙遙無期的窘境。

四,銀行可能會降薪或裁員。

若房價暴跌,一些人還不上貸款將形成大量的銀行壞帳。沒房的人也不會再申請房貸了。因此銀行前期可能會降薪裁員,後期也就只能宣佈倒閉。

五,普通老百姓。

房地產行業作為當局的支柱產業,一旦出現巨大震盪,勢必會衝擊各行各業,如此一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將變得十分困難,這是人們無法承擔的後果。

2018年上半年在中國樓市瘋狂上漲可以看作是房價的誘多,果然最近一段時間,萬科喊出“活下去”的口號。9月28日,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在會上表示,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已經到來,讓萬科“活下去”是最終目標。

這是大佬們早就對中國房地產看得一清二楚了。此前,李嘉誠早就在大陸套現了上千億資產轉移到了歐洲。他勸年輕人不要急著買房,並說10年後的房子將會一文不值。

2017年,馬雲在杭州舉行的全球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說到:未來房價如蔥,不值錢。

在中國大陸,房子不僅消耗了多數普通老百姓幾代人的積蓄,更是透支了年輕人未來幾十年的奮鬥。中國家庭債務負債率已經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

2017年數據顯示,居民房貸收入(購房貸款餘額/居民可支配總收入)高達75%,相當於超七成收入都砸入買房。其中,能全款買房的人是極少,更多的是房貸。

一旦房價暴跌,最受衝擊的是房奴,要麼增加抵押物,要麼提前還款;如果違約發生,銀行就會拍賣房子,市場上的供給突然增加,會引發進一步的下跌;這時候更多有房的人就會選擇賣出房產,造成不可逆轉的暴跌。

任志強言論

1、高房價實際上縮小了貧富差距

中國只有30%商品房,70%是原有住房,原有住房是不分窮富的。這些原有住房都屬於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擁有的房子存量佔到70%以上。

2、房價逐步下降趨勢不可改變

7月,任志強在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上,針對房價走勢、行業趨勢、未來市場空間等熱點話題做了詳盡分析。其中,他對下半年和明年房地產情況的分析,已經部分得到了驗證。

當時,任志強表示,很多人對下半年的房地產發展情況有所擔憂,我實際上是在去年就開始擔憂。今年有大量還債高峰,開發商資金嚴重不足,可能會導致一些企業的資金流出現問題,一些地區的開發增速會繼續下降。所以在年初我說,雖然我們年初進入一個投資高峰期,但逐步下降的趨勢是不可改變的,至少連續三個月來看,是持續下降的趨勢,下半年可能下降的更加嚴重。

前兩個月的時候曾經出現過開發商自有資金最低位的情況,6月份雖然有所回升,但仍是低位。銀行貸款是負增長的,個人按揭貸款也是負增長的,現在主要支撐的是靠自有資金和預付款、定金。下半年如果現行政策不改,我認為銷售和投資還是持續下行的趨勢。

3、明年有錢也買不到房!

任志強認為,就房地產市場的總體情況來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巨大發展前景不可忽略。

中國想要發展,富起來,城市化是一個基本條件。但現在,我們的城市化率還比較低。這點從現在世界上的發達經濟體以及一些欠發達地區的數據中可以看出。

比如,一些發達國家,城市化率基本上達到了80%以上,美國已經超過了90%。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城市化率平均也在45%以上。而中國的戶籍人口城市化率則只有44%。

所以在未來的20年左右的時間裡,中國的城鎮化仍然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城市化中重要的一環顯然就是蓋房子。去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接近17億平方米。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任志強認為,即使這個市場出現銷售下滑,哪怕是持續下滑,從17億平方米降到16億、15億,乃至14億平方米,也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如果按3年計算,一年10多億平方米的銷售面積,需要幾十億平方米的開工才能滿足。

“而今年我們特別看到的是,新開工的量跟不上銷售量。那麼明年,有可能出現的則是供給嚴重不足。”

任志強還特別提到,各地的商品房用地,特別是在北京、深圳這種大城市,用地比例大概降到了25%左右。其他的部分則是一些共有產權房,社會保障類房等等的其他用地。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驗證了,商品房供給量會大量的減少,而這種情況可能會在明年出現。如果新的房源不足以滿足商品房的需求,那麼首先,對城鎮化的發展會成為一個限制性條件。

其次,也可能會在某些供給嚴重不足的城市,導致房價出現一些新的問題。任志強強調,房地產是我國經濟的支柱型產業這點並沒有變,也是輕易改變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