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吃「公家飯」到自收自支 從業務單一到領域細分

“要打官司,先找律師”已成為大部分人的共識。在改革開放之前,想找律師可沒這麼簡單。1978年12月,司法部出臺《關於律師工作的通知》,宣佈恢復中國律師制度。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洛陽律師行業迎來重生。

近日,記者採訪了三位律師,他們的從業經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市法治建設的巨大進步。

從吃“公家飯”到自收自支 從業務單一到領域細分

起步改革開放後,我市開始籌建律師隊伍

今年85歲的薄希平是改革開放後我市首批律師之一。

隨著改革開放和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重建中國律師制度被擺上議程。

1979年,薄希平接到有關部門通知,被調往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那年,相關法律規定,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可以委託律師辯護。自此,我市開始籌建律師隊伍。

1980年3月8日,在西工區金谷園路路邊的一棟小樓裡,洛陽市法律顧問處正式掛牌成立,薄希平被調至這裡擔任主任律師。這是改革開放後,我市設立的第一個律師執業機構。

“洛陽市法律顧問處隸屬市司法局,當時律師不多,都吃‘公家飯’,每月工資68.5元。”薄希平回憶,那時律師的業務類型單一,主要提供法律諮詢、代書服務和進行刑事辯護、民事訴訟代理。

 影響一場刑事辯護,起到了明顯的普法作用

薄希平接手的第一個案件,是龍門煤礦發生的一起故意殺人案,他負責為被告辯護。

在這起案件中,被告造成被害人一死一重傷,一旦定罪量刑會非常重。薄希平接手案件後十分認真,反覆查閱卷宗等。他發現,雖然被告的犯罪事實清楚,但案件發生的原因錯綜複雜,被告也有令人同情的地方。

開庭那天,正值市直機關法律理論學習。在庭審現場,全市千餘名領導幹部旁聽,薄希平從被告的殺人動機及其他一些情節入手進行辯護,有力地維護了被告應有的合法權益。

“也許是被告的遭遇得到了在場人員的理解和同情,我的辯護詞講完後,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最終,被告被判處無期徒刑,這在當時引起了較大轟動。”薄希平說,這起案件的良好反響,起到了明顯的普法作用。

改制對律師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市經濟社會迎來快速發展期,群眾對律師的需求與日俱增。

1984年8月,為解決案多人少、群眾請律師難的問題,市司法局成立了洛陽市第一律師事務所,這是全省第一個國家事業性質的律師事務所。次年,洛陽市法律顧問處更名為洛陽市第二律師事務所。很快,全市所有法律顧問處先後改為律師事務所。

1987年,當時40歲的劉作海被調至洛陽市第二律師事務所。在他的記憶中,那時的律師已經從吃“公家飯”變為“自收自支、結餘留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我們每個人分有任務,完成任務有獎勵,配發一臺嘉陵摩托。”劉作海說,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律師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在1995年前後,國辦律所、合作制律所、合夥制律所三種律師事務所體制並存,其中合夥制的優勢較為明顯。直到2000年10月,我市正式啟動律師脫鉤改制工作。到現在,大部分律師事務所都是合夥制。

“律師脫鉤改制,不僅提高了律師的工作積極性,還促進了律師業務朝著更加專業的細分領域延伸,對律師行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劉作海說。

憧憬年輕律師堅信能大有作為

我市律師脫鉤改制工作啟動後,當時年僅24歲的律師張耀顯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決定從國辦律所辭職,與幾名志同道合者一起,創辦一家合夥制律所。

“那真是激情燃燒的年代,年輕人都堅信能大有作為。”張耀顯說,那時的他外出辦案不捨得打車,每天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儘管工作地點條件艱苦,但他依然加班寫起訴材料……隨著業務能力的增強,張耀顯的業務進一步拓展。

2007年,作為市政府立法顧問的張耀顯參與《洛陽市中小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的起草。當時,市法制辦主持會議,學校、教育部門、學生家長、立法顧問等方面的代表各抒己見,對一些具體條款存在異議。“我和其他立法顧問站在維護學生利益的角度展開討論,主張在一些具體情節中加強校方的管理義務和責任。最終,這個主張被大家採納。”張耀顯說。

2012年,市工商局、市消協聯合成立洛陽市格式條款評審委員會,張耀顯受聘成為評審委員。同年,洛陽市格式條款評審委員會列出餐飲、快遞、婚紗攝影、健身四個行業的問題條款88個,經三次評審,最終確定其中16條為霸王條款。同年9月,相關企業在約談會上簽字確認,當場保證修改相關問題條款。

相關鏈接

改革開放40年,我市律師行業發展歷程

1980年3月,我市成立洛陽市法律顧問處。

1984年8月,洛陽市第一律師事務所成立,這是全省第一個“自收自支、結餘留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國家事業性質的律師事務所。

1985年,我市將所有法律顧問處改為律師事務所,各律師事務所也改革了獎懲制度,打破律師的“大鍋飯”制度,調動了律師工作的積極性。

1993年,為更好地服務改革開放、經濟建設,我市成立洛陽市金融貿易律師事務所。

2000年10月,我市律師脫鉤改制工作全面展開。

截至今年8月,全市共有律師1485人,各類律師事務所124家。

(相關資料由洛陽市律師協會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