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惠聚」紅棗豐收滿枝頭,農民致富「大財路」!

「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

「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

紅棗變庭院致富“小金棗”

“我種了10畝地的紅棗,分別是駿棗和灰棗,一畝地產紅棗500公斤左右,10畝地毛收入約10萬元,比之前種玉米可強太多了。”和靜縣巴潤哈爾莫敦鎮哈爾烏蘇村農民杜剛高興地說。

眼下正值豐收季節,筆者在杜剛的紅棗地裡看到,一顆顆紅棗像一個個小燈籠掛在枝頭,一片豐收的喜人景象,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的幫助下,杜剛在自家的紅棗園忙碌著摘除樹幹上的多餘的殘葉。

「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

杜剛告訴筆者:“摘除幹葉有利於通風透光,便於成熟後的紅棗貯存更多的糖分。預計到11月中旬,內地客商就會到和靜縣開秤收購紅棗。自己種的紅棗因核小、甜度高,是目前經濟效益最好的品種之一,我的生活就像這紅棗一樣,甘甜如蜜。“

2015年在工作隊的幫扶下,在紅棗栽培技術上採用矮、密、早、豐的栽培模式,實現當年定植,第二年結果,第三年豐產的目標,為自己探索出了一條增收新途徑。通過精心管護,他的紅棗長勢良好。嚐到了發展特色林果的甜頭,他計劃明年將紅棗樹地裡套種核桃樹。

「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

據瞭解,由於和靜縣的紅棗光照充足,紅棗含糖量高,口感和品質僅次於若羌紅棗,每到收穫季節,來自內地收購紅棗的商販絡繹不絕,種植戶根本不擔心紅棗銷路問題。

紅棗富含維生素,被譽為“天然維生素丸”。近年來,和靜縣在荒漠地治理中,積極引導農民發展生態農業,大力栽種棗樹,既改善了生態環境,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實現了生態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

和靜縣人大、政法委駐巴潤哈爾莫敦鎮哈爾烏蘇村工作隊副隊長賽買提·卡斯木說:“紅棗較其它林果具有耐乾旱、耐瘠薄、易管理、見效快、經濟效益好等特點,希望更多的農民在杜剛的示範帶動下,將土地的利益實現最大化,從而走向致富路。相信不久的將來,哈爾烏蘇村的紅棗產業一定能和若羌紅棗一樣,成為和靜縣的品牌產品。”(供稿:和靜縣人大、政法委駐巴潤哈爾莫敦鎮哈爾烏蘇村工作隊 歐陽宏志 唐玉 )

「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

審 核 / 張先國

領導說了你點一個

「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

歡 迎 在 本 文 底 部 留 言

和靜零距離現向大眾徵集各類新聞線索。您提供的線索,我們將整理出來,作為新欄目的素材。

請發送(新聞稿件或者圖片)附作者電話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或撥打零距離熱線:5022147。

「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
「访惠聚」红枣丰收满枝头,农民致富“大财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