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各個年齡段的豬隻均易感,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高達100%。江蘇省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也是國內首例,本文對現階段疫情排查工作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8月18日,江蘇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連雲港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稱該市某生豬養殖場豬隻發病死亡,經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症狀觀察以及剖檢病變觀察,初步診斷為疑似非洲豬瘟。按照有關要求,採集了3只病死豬樣品送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進行確診,最終確診為非洲豬瘟。

發病基本情況介紹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臨床和病理診斷

本起疫情中,病豬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呈典型的急性型非洲豬瘟症狀。

1、臨床症狀

發病豬隻體溫41-42℃,皮膚黃染,呼吸困難,不願運動。個別豬排血便,部分豬站立不穩,出現倒地抽搐、四肢呈划水狀等神經症狀(圖2)。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2-1 病豬皮膚黃染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2-2 病豬倒地抽搐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2-3 病豬不願運動、扎堆

2、剖檢病理變化 

皮膚黃染,皮下脂肪黃染,血液凝固不良;病死豬脾臟腫大,大小約為正常脾臟的4-5倍,呈紫褐色(圖3A);肺部支氣管有大量淡黃色滲出液(圖3B);腹腔大量積液呈血紅色(圖3C);腎臟腫大,腎乳頭腫大,見淡黃色膠凍樣滲出(圖3D)。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3-A 脾臟異常腫大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3-B 肺部支氣管充滿滲出液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3-C 腹腔充滿深紅色滲出液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3-D 腎臟及腎乳頭部腫大

腸繫膜淋巴結\下頜淋巴結腫脹、出血(圖4A,4B);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出血,呈紫褐色(圖4C);淋巴結切面潮紅,指壓時有血液滲出(圖4D);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4A 腸繫膜淋巴結腫大、出血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4B 下頜淋巴結腫大、出血紫紅色似紫葡萄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4C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出血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4D 淋巴結縱切面嚴重出血

胃腸粘膜出血(圖5A);心臟的心耳處有大量出血,心內膜見紫褐色出血斑(圖5B);十二指腸、迴腸、直腸出血,腸內容物呈焦油色(圖5C,5D);膀胱內膜充血。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5A 胃基底膜出血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5B 心包出血點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5C 腸道出血

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高清解剖圖)

圖5D 腸壁出血

3、採樣送檢與確診

按照《非洲豬瘟防治技術規範(試行)》和《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要求,採集發病及病死豬抗凝血10份、脾臟3份、淋巴結3份、腎臟3份以及肺臟等樣品送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檢測。經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檢測,確診為非洲豬瘟。

4、疫情處置與監測

按照《非洲豬瘟防治技術規範(試行)》和《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要求,對疫點和疫區採取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等處置措施。禁止所有生豬等易感動物和動物產品進入或流出封鎖區。目前,疫點和疫區內所有生豬已全部撲殺並無害化處理,受威脅區的疫情排查工作也在全面推進,尚未發現新的異常情況。

5、小結

此次非洲豬瘟疫情為江蘇省首例,截至8月19日撲殺時,除2號棟舍外其他1、3、4棟舍豬隻臨床健康,提示正常豬與發病豬的直接接觸是非洲豬瘟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本起疫情屬急性型非洲豬瘟,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涵蓋所有非洲豬瘟急性發病特點,為非洲豬瘟的最終確診提供了參考,也為今後非洲豬瘟疑似病例的發現提供依據,對全國疫情排查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通過採取相應措施,目前該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ASF疫情溯源工作正在深入進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