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婚姻習俗——童養媳

未雨綢繆童養媳

男婚女嫁,乃人生終生大事,自古以來,就受到普遍的重視,在舊中國,閩南地區的童養媳的婚姻習俗甚然普遍,過去經濟落後,風氣閉塞,一般城鄉勞動人家,由於經濟困難,為恐將來負擔不起為兒子完婚的大筆費用,於是未雨綢繆,便在兒子年幼之時,就抱養了一個小女孩作為未來的媳婦

同樣抱養童養媳,但也有各自不同的情況

閩南婚姻習俗——童養媳

農村有一些勞動人家,為了增加人手參加勞動,所以很早就抱養一個小女孩來家,因小女孩長得快,十歲出頭就會幫忙家庭甚至田裡的農活,同時又為小兒子準備好將來的媳婦

另一種情況是,家庭經濟情況雖然比較寬裕,但遺憾的是生了一個有缺陷的兒子,如兔唇,斜眼或是跛足,因恐日後長大成人,不容易娶到媳婦。作父母的也就未雨綢繆,先央託人找個窮苦人家的小女孩,出一筆錢抱養一個童養媳,日後兩人長大,家長便讓他們兩人結成夫妻。由於姑娘自幼就來男家,兩人經常在一起,雖然男方略有缺陷,但家道殷實,生活可以得到保障。而姑娘家道貧寒,又知先前雙方父母協議在先,而且名分已定,所以也就“認命”服從長輩的安排

閩南婚姻習俗——童養媳

晚清 夫妻結婚照

童養媳的婚禮

在閩南,童養媳的婚禮一般都比較簡單,在農村,男女雙方長大以後,父母就為這年青的一對舉行(合房)儀式。有的地方也把這一儀式叫做(上頭)上頭之意即指男女雙方均已長大成人,可以結為連理了。(合房)的儀式多數在除夕舉行,這樣利用除夕大團圓的喜慶日子舉行,既熱鬧又可節省開支

家庭經濟比較寬裕的,在舉行儀式之前,還會先將已經長大的童養媳送回她孃家,然後擇吉成親,同樣操辦喜事,熱鬧一番,按照一般婚禮進行

童養媳的婚姻形式,可以說是利弊參半,利的方面:男女雙方共同生活多年,耳鬢廝磨,彼此互相瞭解,雙方也有了一定的感情,這種結合,較之封建包辦的婚姻形式略勝一籌;弊的一面是:有時男女雙方性格不合,或者一方有缺陷,但因名分已定,也無法改易,只好勉強結合,甚至因此抱憾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