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賦能教育變革國際論壇」在京舉行 7大主題聚焦AI對未來教育的影響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2018年10月18日,“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變革國際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議由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共同主辦,作為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的分論壇之一,會議聚焦人工智能與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前沿問題,討論信息技術對未來教育的革命性影響。來自教育信息化領域和互聯網教育服務產業的全球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代表200多人參加了會議。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變革國際論壇”嘉賓合影

本次論壇由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協辦,圍繞“5G與遠程教學交互系統”“知識圖譜與科學教育”“學習者建模與學習分析”“數字教育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智能教育解決方案”“國際教育信息化政策與案例”“從數字校園到智慧學習環境”等7大主題展開討論,探索如何大力引進智能技術,倡導智慧教育,加速教育系統變革,全面提升現代化人才培養質量。

智能技術促進教育變革

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步成熟,國際教育信息化正在轉段升級,智能技術已經成為教育變革的內生動力。《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讓技術肩負起了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實現終身教育、優化教育治理的新任務。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表示,當前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緊密,高校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構築學術共同體,深化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北師大在推進“雙一流”建設過程中,期待與政府、科研機構、企業、非政府組織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教育的不斷融合,破解教育難題,促進教育公平。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

“中國是全球較早認識到人工智能對教育發展重要性的國家”,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沈雪松說,“我們應積極應對新技術浪潮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努力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教育服務新模式和教育治理新模式。”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沈雪松

論壇聯席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黃榮懷認為,教育信息化的本質是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過程深度融合,從而變革源自工業時代的現代教育模式。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態,新技術的出現對智慧教育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數字教育資源;二是智能化的教學工具;三是新型學習環境。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論壇聯席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黃榮懷

論壇聯席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政策局局長鄭永和建議加強教育科學基礎研究,促進智能教育的創新發展。他在主題報告中總結了人工智能的本質特徵和麵臨的挑戰,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對科教融合的資助和項目申請情況,並指出教育科學基礎研究已成為新的關注點,教育界和科學界應協同工作,共同推動教育變革。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論壇聯席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政策局局長鄭永和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全球研究總監Anthony Marshall分享了IBM在全球範圍開展的關於人工智能認知和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他對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態勢做了全面分析,指出中國和美國正在引領全球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的發展,並希望未來兩國能夠共同促進全球智能技術的發展。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全球研究總監Anthony Marshall

當前,智能技術引發的教育變革不斷深入,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教育企業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為傳統教育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推動教育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中國移動政企分公司副總經理方力認為,傳統教育是標準化教育,新時代的教育是個性化教育,智慧教育應依託智能技術優勢,實現“雲管端”一體化,打造教育“大數據”平臺,為學生提供更便捷的探索知識的環境,推動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以信息化促進教育公平和個性化。京師訊飛教育副總經理鄭琦介紹了人工智能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及以新技術助力教學增效和模式創新的經驗。新道科技相關負責人建議學校、研究機構和企業進行深層次合作,共建人工智能產業學院、服務產業升級。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中國移動政企分公司副總經理方力

在“智能技術促進教育變革工作坊”中,來自加拿大阿薩巴斯卡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系統教授Oscar Lin,微軟公司高級數據科學家李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智慧學習研究院副院長李豔燕,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鄭永和、副教授王志春等就智能技術的發展趨勢、政策引導、人才培養模式的變化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專家們認為,未來3-5年,智能語音技術、知識圖譜、教育機器人、大數據、雲計算和深度學習將更為廣泛地應用於教育,並對課堂教學、教育管理和人才培養模式等產生巨大影響。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智能技術促進教育變革工作坊”嘉賓合影

智能教育的解決方案與應用分享

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展現出極強的變革推動力,有助於掃清全球互聯互通的思想壁壘,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價值保障,並不斷地為人類共同面臨的教育變革、智能機器等重大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和路徑。

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教授、“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Bojan Lalic表示,塞爾維亞和中東歐國家非常歡迎教育數字化變革的到來,他建議中國和中東歐”一帶一路”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建立合作機制,共同促進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教授、“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BojanLalic

網龍網絡公司是率先走出國門的教育企業,其產品與服務已經輻射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網龍網絡公司副總裁陳長傑指出,數字教育決定著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數字教育應繼承傳統教育的精粹,將數字技術巧妙地接入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語音識別技術等高新技術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促進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網龍網絡公司副總裁陳長傑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許斌分享了他在知識圖譜賦能智能教育方面的研究。他介紹了構建基礎教育知識圖譜在準確性和可用性等方面的挑戰,以及研發知識圖譜的技術路線。目前,他所在的項目組已經完成了我國第一個全學科基礎教育知識圖譜,為智能教育的實現提供數據支撐與能力支撐。

智慧教育不但呼喚技術創新,也需要高校在科研組織模式、科研管理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上不斷探索。浙江大學計算機與技術學院張克俊教授的團隊在設計智能與移動創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他們先後設計、推出了多個互聯網創新應用,為“互聯網+教育”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許斌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浙江大學計算機與技術學院教授張克俊

AI在推動學習個性化、教學精準化和管理科學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著,與會代表對AI在智慧教育中的應用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掌門1對1首席戰略官吳佳峻認為,AI是驅動在線教育躍升的關鍵力量,並分享了智慧課堂的應用案例——課前智能機器人與AI老師指導學生預習,課中學生進入沉浸式課堂進行個性化學習,課後AI對學習過程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OKAY智慧教育創始人、CEO賈雲海認為,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是推動教育變革的強勁動力,好的智能教育產品應著眼於如何提升效率,減輕老師和學生的負擔,關注學習中的個體差異和真實需求,讓智能技術為人才培養服務。

在圓桌論壇中,來自基層教育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和中小學校長帶來了教學一線的實踐經驗,受到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青島市教育裝備與信息技術中心主任張思峰介紹了青島市在教育信息化領域取得的成果。近年來,青島市以“雲臺管端”為頂層設計,打造一流的基礎設施,依託E平臺實現教育創新發展。武漢市育才小學校長關蓓演示了該校的“未來教室”和“線上課堂”。學校為適應個性化學習的需要,以學習者為中心重塑學習環境,改變授課形式,催生了多種新型教學範式,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重慶樹人景瑞小學副校長熊攀介紹了“景瑞智慧校園平臺”。通過不同主體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該平臺實現了智慧管理、智慧教學和智慧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與會代表還就區域互聯網與教育、智慧學習環境建設等前沿議題展開了充分的研討,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大學副教授Nikola Zivlak、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盧宇等參加了討論。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圓桌論壇嘉賓合影

更多專家觀點和會議資料將陸續推送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7大主题聚焦AI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