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許知遠之問-水巷琵琶聲

許知遠曾在節目中對當今的年輕人對上一代人沒有好奇心這件事發出詰問,年輕人當然不會回答他,不好奇就是不好奇,有什麼可說的。其實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問,高度複製的人生又有什麼驚奇之處呢?一樣的彷徨,一樣的奮鬥,過程沒什麼驚奇,唯有結果不同而已。


許先生與我一樣人到中年,我們小時候對長輩的人生充滿了好奇。無他,因為那些人人生經歷之豐富閱歷之廣有如一部充滿刺激的探險小說,由不得你不感興趣,錯過了反而到心生遺憾。

我們的祖輩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戰亂紛繁的時代,山河破碎,家人凋零。那時普通平民為了生存和躲避戰亂拿起腿來就走是家常便飯,他們可沒有速乾衣可穿,也沒有什麼旅行攻略之類的,走到哪算哪,真正的四海為家。我姥姥告訴我,家裡一開始炒黃豆就意味著又到了離家的日子,因為炒黃豆易保存又抗餓,逃荒必備。黃豆炒好後帶著所剩不多的傢俬離開故地,此一去也許再無回頭之日。

他們中也有人年輕熱血,投身到時代最前沿,甚至為保家園上陣殺敵。這些人帶著半生的滄桑流離,最後落腳於你的身邊,你能不被他們身上隱忍神秘的氣息吸引?孩子們有如探寶一般希望打開他們心裡的密門,裡面的世界之豐富紛繁從沒讓人失望過,只希望瞭解的再多些,再多些。

答許知遠之問-水巷琵琶聲

年輕時曾看過一個短篇小說叫《水巷琵琶聲》,講的是一個孩子被蘇州水巷深處傳來的琵琶聲吸引,走進了一位老者內心的故事。

有一位隱居在蘇州水巷深處的老先生,人們很少目睹過老先生的真容,只聽到水巷深處傳出來的琵琶聲,其聲如泣如訴,彷彿包含了無盡的言語。終於有一天,一個孩子出於好奇敲開了他的大門,結識了這位清矍神秘的老先生。孩子用他最純淨的童心打動了老者,老先生用極為窄仄小屋容留了孩子的童心。

老人年輕時有著不為人知的豐富閱歷,經歷了無盡喜怒哀樂,正因為經歷得太多太沉重,他不得不將過往全部壓抑到心底最深處。很遺憾,可能因為年齡太小,孩子終究沒能打開老先生的秘密,只從老人古怪的脾氣及生活中的隻言片語中感受到過往的一切。 接下來的情節有如高倉健的電影一樣,一老一小沒有過多交流,一個彈琵琶一個聽琵琶,時光在慢鏡頭中靜靜流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