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察左线是什么线?没听说过?确实鲜为人知。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说的就是这条高危绝美公路,非自身越野爱好者,都不敢轻易尝试,很多越野老司机,甚至大呼:此生再也不要走这条路了!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它险峻不输丙察察,甚至还要更虐,至今少有人知道。

它甚至不能称之为“路”,你在地图找不到,就连很多老驴都不知道。

少数走过这条路的人,大多本是想去丙察察,却因各种原因,误打误撞走了这条路。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这条路,从不堵车。

因为只有真的勇士才敢来,所以堵车,人挤人什么的,在这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一旦两车相会,便会寸步难移。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这条路,就是美到肝颤的丙察左线!

它是号称“最艰难进藏线”的丙察察的补充线,比丙察察还要险还要虐!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有驴友就说, “行车在丙察左线上,每一步都是在跟命运要距离,阎王勾勾手指,我们就去了。”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察左线,即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经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县察瓦龙乡至昌都地区左贡县的简易道路,它是我国内地目前进藏的第七条公路,也是进藏路线中最为艰险、风景也最优美最原始的路线。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察左线处在横断山脉的腹地深处里,山高谷深,交通闭塞,人迹罕至,一直处在深闺人未识的锁闭状态。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从丙中洛到察瓦龙再到左贡,全程都是崎岖、狭窄、颠簸的盘山路,尘土肆意飞扬,会车极其困难,200多公里的路程,运气好的话还能一天赶完,运气糟糕点的话基本都要两天时间。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沿途的风光非常养眼,清澈的江水顺着峡谷奔流而下,零星的村庄矗立在河流两岸,四周的桃花已经盛放出丰满的花朵,慵懒的牛羊也享受着午后的阳光。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这是一条地图上都没有的“路”。也许,它都算不上路,没有水泥面没有斑马线,只有单向的车辙碎石便道或者农用机耕路,只有怪石峭、湍江流!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没走过丙察左,你不会知道这条最险进藏路线的唯美风景,你也不会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冒险进藏~!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中洛,位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北部,处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区,靠近缅甸、印度,扼滇藏两省区,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中洛,有着犹如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被称作“人神共居的地方”。这里东西方宗教相互交融,和谐共存着怒、藏、独龙、傈僳等少数民族,以及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不同教派。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离开丙中洛,继续沿S228北行,途径雾里村、秋那桶、松塔村、昌西村等小村落,一路上能欣赏到石门关、怒江第一弯等景点。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全长1540公里的怒江自青藏高原穿山越谷而来,在丙中洛镇日丹村附近受到大山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

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大湾,被称为“怒江第一湾”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在怒江两岸,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一路上能看到不少穿着非常艳丽的少数民族服饰的当地人。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这里民风淳朴,是难得的清净之地。在这里,有一种独特的渡河工具叫“溜索”,还有一种独特的风俗,叫“纹面”。

如今“溜索”不再是唯一的渡河方式,而“纹面女”也很少见了。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秋那桶峡谷是整个怒江大峡谷精华中的精华部分,原始森林茂密,瀑布众多,人在峡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壮观。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过了怒江第一湾后看到的另一个马蹄形转弯,地名为桃花岛,一座铁索桥通往岛上。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桃花岛上有个小村庄——扎拉桶村。因怒江环绕,成半岛状,岛上桃花甚多,故名。该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桃花节。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从秋那桶到察瓦龙的87公里,几乎是整个丙察左线烂路中的烂路,其中31公里在云南丙中洛乡,而后面的56公里则属于西藏察隅县。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察瓦龙是连接西藏察隅与云南贡山两县交通要道上的乡镇,那里居民除藏族外还有独龙、怒、傈僳、纳西等其他民族。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穿越贫瘠的干热河谷,河谷遍地都是仙人掌。漫山遍野的仙人掌奇景让人耳目一新,片状堆叠起来的仙人掌高大的伫立在路边,顶端是鲜艳可人的仙人掌果。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当地人充分利用峡谷峭壁上一块突出的台地建房而居,从远处望去,荒凉的山崖上斜挂着几幢别致的藏居和一小片农田。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察瓦龙虽然只是一个小镇子,不过在这里可以补给,条件差了些,但是对于历尽艰辛的穿越者来说,察瓦龙算是天堂了!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出察瓦龙北行过目巴村进入左贡方向,一路与怒江相伴而行。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丙察左线上有一个比丙察察线上那个还大一倍的滑坡区!人们称它为“大流沙”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据说曾有不少车在这里被砸烂,还有的被滚石流推进了怒江,人车全无踪影。通过时不要鸣笛、不要大声呼喊。

不要只知道丙察察,这才是最难的路,也是最美的景——丙察左

寻最美的景,走最虐的路,遇见最净的灵魂,是旅行的最高境界。

而这条路便是高逼格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