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大叔用“童子尿”造纸,工艺传承千年,可保200年不腐不蛀


“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富阳竹纸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其中的“元书纸”曾被宋代皇帝的御用纸张,上世纪60年代,是国务院专用纸,如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江富阳新二村47岁的李文德,便是富阳竹纸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家世代造纸,李文德是第九代传承人。

富阳竹纸选料严格,必须选用当年的嫩毛竹,每年小满前后是斫竹的最佳时期,村民要在这一月内准备好一年的造纸原料。

李文德说,一张富阳竹纸从竹子到成型,至少要5个月的时间,需经过斫竹、拷白、浸坯、煮料、淋尿、舂料、抄纸、晒纸等72道工艺。

72道工艺中,又以“人尿发酵法”最为独特,尿液中的尿素可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使发酵达到最佳效果。

李文德说,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木桶和酒坛攒尿。如今,童子尿供不应求,一般都从周边学校用文具换。

去年,李文德开了家淘宝店,生意不错,光用尿就用了2000多斤。今年,为迎接双11,李文德为尿愁的睡不着觉,只能去街边贴告示,以200元一桶的高价收购童子尿。

精选顶级原料,复杂耗时的工艺,赋予了富阳竹纸柔软轻薄、不腐不蛀、着墨不渗的特点。

据悉,李文德有一张200多年前的竹纸卖契,至今完整,笔墨、印章依旧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