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万艳同悲,你真的看懂富察皇后的这支舞曲了吗?

《如懿传》|万艳同悲,你真的看懂富察皇后的这支舞曲了吗?

剧中,重阳佳节这一日,皇宫中举办了盛大宴会,富察皇后准备了舞曲庆祝,名为《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为何意?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参考译文

《如懿传》|万艳同悲,你真的看懂富察皇后的这支舞曲了吗?

这首诗其实并不难懂,讲的就是女子出嫁时欢愉的场景,其中用了“桃花”这一意象做了“比兴”,以桃花的鲜艳,比喻少女的美丽。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探讨。我想也是《如懿传》中富察皇后为何在重阳宴会上准备这支舞曲的原因吧。

皇后何意?

我们在考虑皇后用这支舞曲的用意之前,或许可以首先由这首作品引发一个思考:

——什么是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桃花般鲜嫩艳美,够美吗?

不够!

《如懿传》|万艳同悲,你真的看懂富察皇后的这支舞曲了吗?

因为后面还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里“之子”指的是出嫁的这位姑娘,“归”指姑娘出嫁。“之子于归”的意思是“这位面若桃花的姑娘要出嫁了”,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所以称为“归”。

但除了明丽动人的外貌之外,后几句则是要求这位出嫁的姑娘还要“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就是要有养育后嗣的能力以及拥有和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

因为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艳如桃花、照眼欲明,只不过是“目观”之美,也还只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只有具备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也才能算是一位合格的新娘。

《如懿传》|万艳同悲,你真的看懂富察皇后的这支舞曲了吗?

这样来看,也就容易理解了,作为后宫之主的富察皇后,为什么要在重阳佳节这一日选择这样一首作品了。她希望各位嫔妃各安本分,一心伺候好皇上,做到“宜其室家”。这首作品的选择,无论是身份还是时宜,都是非常契合的。足以见到她的智慧,体现她的母仪天下。也足以见到编剧的本领了。

《如懿传》|万艳同悲,你真的看懂富察皇后的这支舞曲了吗?

当然,《如懿传》中,富察皇后或许也只是一个配角,她的死,在第三卷第20章《薨怿》:

一行人迤逦而行,不过几步,只听得身后哀声大作,宫人们放声大哭。赵一泰疾奔而出,跪倒在皇后的青雀舫外悲声大呼:皇后薨逝——

皇帝怔了怔,有冷风猝不及防地扑进他的眼,扯动他的睫,那样细微的几乎不可察觉的疼痛,如细碎的裂纹,渐渐蔓延开去。他的声音恍然有几分凄切,在深沉的夜色里如碎珠散落:永琏,永琮,你们在地下别怕,你们的额娘来陪你们了。

皇后,是后宫之主,其实有时候也只是一具空壳罢了。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可能就是如此吧。

“懂文字,知历史,也想谈谈这世界”的“素衣卿”,喜欢的朋友可以狂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