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业制造升级主攻方向之一

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业制造升级主攻方向之一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家电业虽然早已成长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但同样也成长到了“由大变强”的发展关键时期。如何让中国家电行业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走到一个更为健康的新阶段?

日前在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电器》杂志社主办的“智造·新时代”的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上,家电行业的相关领导单位和多个企业成员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汪敏燕在活动开场表示:“在当前新时代,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目标,打造一批品牌叫得响、附加值高、质量精良的家电产品,促进家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家电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逐步向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变。”这其中,智能制造更是中国家电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之一。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家电产业在制造规模、制造能力、标准化水平、用户资源等方面均积累了雄厚的基础,已经具备了推进智能制造的条件。如今,中国家电业已经踏上由“制造”到“智造”的升级之路。

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业制造升级主攻方向之一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表示,“智能制造为中国家电业带来的不仅是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更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造就的是整个行业制造水平、制造效率的全面提升。推动家电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对塑造中国家电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活动主办方,《电器》杂志社自2017年开始就启动名为“寻找中国家电业智能制造先锋”主题活动,并先后探访了十余家家电及上游零部件制造企业,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都将制造升级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姜风表示,中国家电产业在制造体系进行全面升级是必然也是必须的选择。她认为,国际产业环境的变化、中国生产要素成本的提升、中国家电市场消费升级趋势的呈现、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引发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变革,都要求家电制造体系全面转型。

《电器》杂志社主编陈莉表示,“寻找中国家电业智能制造先锋”大型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对制造企业的走访,寻找到家电制造升级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总结和提炼成功经验,与企业和专家共同探寻中国制造升级的可行道路。此次活动同时也是《电器》杂志社此前主办的“寻找中国家电业工匠精神大型主题活动”的延续。“我们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家电行业制造升级是健康的、积极的、务实的,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其中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做出了非凡的成绩。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大型主题活动和高峰论坛,让更多的企业借鉴他们的经验,让未来制造升级的道路更加平坦、方向更加准确。”陈莉说到。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在论坛上介绍了海尔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阶段性成果。他认为,工业互联网时代对于制造业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遇换道超车,中国就会在全球实现引领。“海尔搭建了COSMOPlat平台,这是一个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可以实现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型,重塑产业价值链和生态链,赋能企业、用户、资源方等,构建共创共赢的制造业新生态体系。”陈录城说。

博世互联工业生态系统工业4.0项目总监任晓霞表示,“针对工业4.0,博世提出了双重战略。一方面,在中国实践工业4.0,成为领先的践行者;同时在中国积极推广经验,成为工业4.0的卓越供应商。如今中国制造企业对于智能制造的关注点已经与几年前有所不同。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认识到,工业4.0是信息的自由流动,或者说是数字的自由流动,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

A.O.史密斯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丁威表示,智能制造的概念很大也较抽象,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是要以无边界的创新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价值和用户的体验。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艾小明介绍,惠而浦计划到2020在全球三大制造基地推进智能工厂升级,合肥就是其中一个。他强调,智能制造离不开人才,传统制造企业要通过智能制造培养一批智能工厂制造底层自动化、信息化的人才。

上海林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光杰表示,目前上海林内正在做的自动化、机器化、数字化基础生产体系的建设,智能制造升级是必由之路,要认真做好基础工作;第二方面是要做价值链互联网化,形成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总结表示:“中国家电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我希望中国家电企业在制造升级的道路上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信息化升级、绿色升级。

陈莉表示,本次高峰论坛既是对“寻找中国家电业智能制造先锋”大型主题活动的阶段性总结。下一阶段杂志社还将继续寻找更多典型案例,持续为家电业制造升级输出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