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 深化職能 服務營商 紮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為更好服務保障和改善瀋河區法治環境,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瀋河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深入貫徹執行司法部印發的《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實施意見》的文件精神,緊密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實際需要,統籌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拓寬公共法律服務領域,加強“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健全公共法律服務網絡,著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三大平臺,紮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標準化、精準化、便捷化,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了普惠性、公益性、可選擇的公共法律服務。

一、完善職能,創建全市首家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區司法局高度重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立足於“法律事務諮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的平臺建設定位,率先在全市建立了首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瀋河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該中心整合了法律諮詢、法律援助、非訴訟調解、律師調解服務、公證法律援助等與廣大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公共法律服務職能,從全區58家律師事務所中選拔優秀律師,採取輪值的方式,面向全社會提供無償法律諮詢服務。為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營商環境,該中心專門成立了律師調解工作室,優選了20名具有豐富辦案經驗的執業律師組成了調解工作小組,秉持“依法調解、平等自願、調解中立、調解保密、便捷高效、有效對接”的工作原則,受理民事、商事、勞動、刑事附帶民事糾紛;為民事、商事洽談活動提供諮詢、起草修改法律文書,為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瀋河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共接待群眾來訪220人次,提供來電來訪法律諮詢487人次。律師調解糾紛事件2件。

二、多措並舉,著力打造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

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群眾辦理各類法律事務打造了綜合性、便利性、多層次的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為民提供了優質高效的全程“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同時,大力推進“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信息化建設,創新服務舉措,推出“一頻一線”特色法律服務品牌。“一頻”,即法律援助網絡視頻服務系統。2006年,瀋河區法律援助中心率先全國打造了“10分鐘法律援助服務圈”服務理念,構建了“區、工作部、街道、社區”四級法律服務網絡,依託政府內網覆蓋全區開通了法律援助網絡視頻服務系統。目前,全區9個工作部、15個街道、111個社區已全部開通法律援助網絡視頻服務系統,並在區政務服務中心及15個街道市民服務大廳增設公共法律服務窗口,通過發揮法律援助網絡視頻系統功能作用,實現了律師在線法律援助、法律諮詢、非訴訟調解、綜合服務等“面對面零距離”的法律諮詢服務,為居民打造了家門口式的公共法律服務。“一線”,即12348法律諮詢服務熱線。充分利用法律諮詢服務熱線作用,切實為民提供解答群眾法律諮詢、指導法律援助申請、尋求法律幫助、化解矛盾糾紛等法律服務功能,秉持著“文明服務、有問必答、方便群眾、滿意萬家”的服務宗旨,為民打造了工作日全天候律師熱線法律諮詢服務。中心通過充分發揮“一頻一線”作用,並藉助微信等方式,全面建成了“縱向到底”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形成了線上與線下服務有機融合以及“一站到位”“一網盡享”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最大限度的滿足了廣大群眾公共法律服務需求。通過法律援助網絡視頻服務系統在線提供法律諮詢286人次,接聽12348法律援助熱線諮詢1265人次。

三、拓寬渠道,紮實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站點建設

為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在人權司法保障、促進司法公正中的職能作用,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主動將工作重心前移,延伸觸角,暢通渠道,切實做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一是率先設立了全市首家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中心組建刑事法律援助律師專職隊伍,實行工作站律師輪值班制度,為在押人員及其家屬提供無償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服務。一方面落實在押人員入所刑事法律援助告知制度,讓在押人員第一時間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一方面依託看守所工作站,加強與辦案機關的部門聯動,建立刑事法律援助聯席工作制度,規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程序,暢通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渠道,為法律援助公益律師在看守所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開闢綠色通道,建立優先會見保障機制;同時,開設監所“法治講堂”,定期舉辦相關法律專題講座,對在押人員進行普法知識教育;並將心理疏導引入法律援助工作,採取“法律諮詢+心理疏導”工作模式,針對不同情境、不同訴訟階段和不同類型的在押人員提供人性化服務,有效緩解在押人員的焦慮情緒,減輕其心理負擔,使其安心遵守監規。自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以來,共為在押人員及家屬提供無償法律諮詢1566人次。承辦刑事申請法律援助案件12件。進行心理疏導22人次。舉辦法治講座24次。

二是設立區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中心與區人民檢察院加強協作,在區檢察院專門設置律師接待工作室,為律師會見當事人開闢綠色通道,並由中心指派律師為沒有辯護人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供免費法律援助,承辦審查起訴階段指定辯護案件,為認罪認罰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諮詢、程序選擇、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法律幫助,確保簽訂認罪認罰具結書有律師在場,切實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權、程序選擇權及量刑協商權,充分發揮了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在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試點中的職能作用,確保了審查起訴階段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合法、規範、順暢、有序。通過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受理刑事申請法律援助案件14件。認罪認罰案件提供法律幫助230件。三是設立區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在瀋河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內設置專門的律師服務窗口,擇優選任了60名優秀執業律師進行輪值,面向全體市民提供快捷無償的公共法律服務。服務內容涵蓋法律諮詢、法律援助、法律顧問、非訴訟調解、法律文書指導及其他相關法律服務,實行法律援助一次性告知制度,為不會撰寫起訴狀的受援人提供專業指導,為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有效推動了法律援助與人民法院訴訟業務的銜接配合,實現了法律援助工作由“等上門”變為“送上門”服務,確保法律援助“最後一公里”公共法律服務到位,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自法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以來,共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1250人次。指導法律文書168人次。

瀋河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立足本職,深化服務,創新發展,紮實工作,卓有成效,切實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普惠、均等、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