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man 的故事……

Walkman 的故事……


编译/Mr.Cat

本文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由猫眼科技发布


可能除了00后,没有人对 Walkman 随身听感到陌生了。曾几何时,在学校的运动会上、联欢会上、公交车上甚至骑自行车人的腰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当年 Walkman 和 GameBoy 这类电子尖货是同学眼中身份的象征,也是追逐潮流的标志。即使后来 CD MD 的问世也没能撼动 Walkman 的地位,直到最终 MP3 的出现,它才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Walkman 的故事……

20年前,能够随心所欲的播放自己喜爱的流行音乐,绝对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而 Walkman 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们与音乐之间的听觉屏障。1979年7月1日,索尼发售了首款个人便携式磁带播放器,很快“walkman”就成了所有此类移动播放器的代名词。尽管今天的音乐播放器工作原理已截然不同,但那个时代的人对 Walkman及其理念的热爱,却从未磨灭。

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十有八九都拥有过 Walkman ,尤其是80后。不管你用的是索尼?爱华?三洋还是松下?它们已经从你身边消失了很多年了,而这个曾经伴随你花季雨季的东西,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猫哥整理了十个与 Walkman 有关的典故趣闻,重建你的 Walkman 三观。

1.Walkman 的诞生,要感谢歌剧

Walkman 的故事……

Walkman的创意,最初来源于想在长途航班上听歌剧的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当时市面上的音乐播放器体积都太大,远不能称为便携。因此,他叫工程师给他制造一台试作机,供他在跨太平洋航班上享用。传说,他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实现,一种说法是,电池在旅途一半时就耗尽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工程师日夜赶工,倒是完成了试作机,但由于仓促,带上飞机的却是空白带,而不是创始人想听的歌剧带。不过最终,这个神奇的产品还是成功的上了市!

2.“索尼”的名字来源于拉丁文“Sonus”,意为“声音”

Walkman 的故事……

在索尼成立早期,公司数个最初的命名方案都以失败告终,因为那些名字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太拗口了。最后,他们把公司命名为索尼(Sony),这是50年代美国流行词“Sonny"(棒小伙)的谐音,同时也是拉丁文中代表“声音”一词 Sonus 的谐音。创始人选择这个名字,一来是因为这一名称在任何语言中都很好发音,二来这是他们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的商品名。因为Sonny这个词已经家喻户晓,公司认为Sony这一名称有助于客户完成品牌记忆,事实证明完全正确。

3.Walkman 的前身是 Pressman 型采访机

Walkman 的故事……

“Pressman”是索尼专供记者使用的磁带录音机产品线名称。第一台 Walkman 原型机就是索尼工程师将 Pressman 的一些功能拆除,并附加一副耳机制成的。Walkman 一经面世,这一琅琅上口的商品名也声名远播。索尼很快还发售了定位类似的便携产品,包括 Discman(CD随身听),和 Watchman(掌上电视)。

4.Walkman 曾被视为索尼的救星

Walkman 的故事……

70年代,索尼推出了 Betamax 型录像带系统,但在竞争中,败给了对手 JVC 所推出的 VHS 型“二分之一”录像带,后者非常畅销。当索尼的总裁得到了Walkman 原型机,他立刻意识到,这将是扭转 Betamax 败局的重要契机。他的名言是“你难道不认为一款能随时边走边听的立体声磁带机是很好的想法吗?” 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个无敌的想法,以至于它后来成为了一种流行符号!

5.Walkman 并不是一炮走红

Walkman 的故事……

第一代 Walkman 在发售时只卖掉了3000台,加上较低的售价,显然都没法赚回成本。因此,他们启动了独特而强势的营销攻势,让索尼的员工带着 Walkman 走上街头,把耳机借给路过的群众,分享 Walkman 的优美声音。不出所料,Walkman 优越的音质很快征服了一大票消费者,这种大胆的营销方式迅速获得成功!

6.需求超过了预期

Walkman 的故事……

原本,索尼计划于1979年9月,即日本首发后仅两个月就面向全球发售。但日本国内市场的火爆需求导致产能不足,致使国际发售被推迟。来到日本的游客和机组人员,拼命抢购 Walkman,争相把这种珍奇的物件带回国内给亲戚朋友展示,这刺激了国际需求。在不同的国家,Walkman 最初有着不同的商品名。在美国,被叫做 Soundabout,在瑞典叫 Freestyle,英国则叫 Stowaway。

7.Walkman的高可靠性

Walkman 的故事……

当年“随身听”的概念变得极端流行,刺激了整个磁带产业、流行音乐和唱片行业的发展,以至于在1983年,磁带的销量首次超过了黑胶唱片。显然,Walkman 是磁带大流行的功臣。卡式磁带格式本身相对于唱片也有很多优势。首先,磁带不会像唱片一样“跳盘”,播放非常稳定。另外,磁带的播放时间比唱片更长。LP 型唱片,正反面加起来的总播放时间只有45分钟,而C90磁带,每面都能录制45分钟,两面共90分钟,不但便携,收听时间还多了一倍。

8.Walkman 总共推出超过100种型号

Walkman 的故事……

到1990年,索尼总共推出了超过80种不同型号的 Walkman,至今,Walkman 总共有超过100种不同型号。一些特别的型号有着特殊功能,包括太阳能供电,防水,双面播放,遥控等,还有便于分享音乐的双耳机插口等设计。也正是这些不同的型号、多样化的设计和各种黑科技的应用,为“索尼大法好”奠定了基础,同时日本本土的其他电子企业也纷纷开始用自家的黑科技杀入随身听市场。

9.索尼 Walkman 磁带机直到2010年才停产

Walkman 的故事……

90年代,我国是 Walkman 的用户大国,所以索尼后来把 Walkman 商标外包给了中国厂家,并使用它们作为MP3甚至是手机的商标,原版 Walkman 随身听(超薄机)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同时磁带产业也跟着开始衰退!

但在2014年,Walkman 通过漫威电影《银河护卫队》再度走进人们视线,片中的主角使用 Walkman 和一盘自录的合集磁带,缅怀他在地球上度过的童年。这部电影的推出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怀旧情绪,导致二手 Walkman 的价格大增。

10.所谓“Walkman现象”已经成了社会科学名词

Walkman 的故事……

在 Walkman 流行的鼎盛时期,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了细微的改变,那些为分享音乐而生的带有两个耳机接口的 Walkman 销量很差。人们越来越喜欢做个独行侠,日本的细川教授发明了这一概念,看到如今的智能手机时代,似乎有着很强的先见之明。细川教授认为,Walkman 和其他类似的现代科技产品正改变着城市人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更重视个人娱乐,而逐渐忽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互动。如果你注意观察公交上使用智能手机和带着耳机的人们,你就会发现“Walkman现象”已经无处不在。

Walkman 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