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改革的微薄看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個民族的興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

小學教育是多元化教育的根基,它是根據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祖國的朝陽一代培養教育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創新教育勢在必行。創新是根據孩子個性差異而進行的因勢利導,創新是把現代生活和教育有機地和諧並行的方法,只有創新才能與時俱進進而趕超西方發達國家,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有創新的思想和創新的精神,最終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教育的靈魂。

在此,因本人水平有限,我僅從小學語文字詞的教學說幾點自己的微薄偏見和方法。

一、不怕錯,怕不說

中國的語言文學博大精深,有些字詞的本意明明是褒義詞,但是在不同語境裡反而作為貶義詞來用。所以字詞的學習不能靠死記硬背,要放到具體的語境中,體會個中意思。要不斷的表達出來,儘可能多地與人交流,哪怕是用詞不當,過後經過老師或家長的指點修正後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意思。

個人建議每週抽出來一到兩節課,讓孩子面對面把一週內所學知識進行一個總結座談會,自由自主交流造句、交流作文寫法、互相指點錯誤,老師作為一個聆聽者,總結孩子的問題,然後統一給孩子們講解,這樣孩子能在一個輕鬆自由的環境下無拘束髮揮,老師更能在這個環境中看到最真實的問題,比傳統的灌輸式講解的效果應該要明顯很多。

二、學會利用工具書或網絡資源

老師讓孩子用“煙”組詞,一個孩子在本子上寫了一個“火煙”的詞,老師給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號,然後修改為“煙火”。

乍一看老師的修改的確是正確的,但是,雖然“火煙”這個詞不常用,並不代表這個詞一定是錯誤的啊!老師這麼匆忙地就下了定論,此行的確欠妥。

經查各種工具書和百度百科後,才知道“火煙”是個詞語而且是個好詞,意思為火焰和煙氣或炊煙。《三國演義》第五十回:“早見四下火煙佈會,山口一軍擺開”;《南齊書五行志》:“日入後,土霧勃勃如火煙”

三、一杯水,一缸水

記得原來一個教育大家說過,要想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缸水。這個意思就是說,現代化創新教育對老師的要求更高,這就需要老師不斷學習不斷查閱資料來提高自己,的確夠辛苦的,我能體會到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壓力。

例如詞語“杏林”,這個詞沒毛病,本意是杏樹的樹林。但是為什麼中醫學界用杏林來代稱呢?原來,三國時期,吳國有一位醫生,名叫董奉,家住廬山。他常年為人治病,卻不接受別人的報酬。得重病的人,他給治好了,就讓病人種植五棵杏樹;病情不重的人,他給治好了,就要病人種植一顆杏樹。這樣十幾年以後,杏樹就有十多萬棵了。春天來臨,董奉眺望杏林,彷彿綠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間草房,住在裡面。待到杏子熟了的時候,他對人們說,誰要買杏子,不必告訴我,只要裝一盆米倒入我的米倉,便可以裝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換來的米,救濟貧苦的農民。於是,人們只要一說看病就說去杏林那裡去吧,慢慢杏林這個詞就成了中醫的代稱。

一個生動美妙的故事讓孩子們輕鬆記住了本意和用意,又瞭解了出處,這難道不是個學習詞語的好辦法嗎?

四、網絡詞語,不可忽視

傳統的美的東西要傳承和發揚,新的東西也要選擇性的接受,這也吻合了與時俱進的根本思想。計算機網絡已經走進了所有家庭,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網絡語言和網絡詞語的生根發芽。自然稱之為詞語,那麼存在皆有理,我們就應該正視其重要性。

我們經常聽到有些人說,我今天很傷心“藍瘦,香菇”,這裡的“藍瘦,香菇”是指“難受,想哭”的意思。雖然這個詞沒有寫入漢語詞典,但是這個詞只要一說出來大多數人還是知道什麼意思的。起初,我也是不大能接受的,但是現在想想我實在是太low啦。

總之,教育的路還很漫長,孩子的成長不只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更多的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有序和諧地共同努力。少年強則中國強,為了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教育孩子更顯重中之重。

以上僅僅代表個人觀點,偏執或不恰當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批評指教!拜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