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村子的村名與石有關

吳學良

離我們村一二十里的距離,有一個叫“蔣各莊”的村子,鄰居二叔的女兒便是“蔣各莊”的婆家,聽她講,村子有六七百戶,兩千六七百口人,村中主要姓氏有趙、王、張等,這樣的村子在我們當地那算是非常大的村莊了。唯獨特別的是“蔣各莊”卻沒有蔣姓人家。

原來這個村子的村名與石有關

“蔣各莊”沒有“蔣”姓住戶,著實讓人覺得挺奇怪,這是咋回事?帶著疑問去尋找,後來終於在《灤縣誌》中找到答案。原來“蔣各莊”這個村名竟然與石有關係。我的家鄉鄰近沿海,屬平原地區,放眼望去,除了一些樹木有些阻擋視線外,幾乎是一望無際,即便是有些沙丘,起伏也不大。見到的石頭除了舊時遺存下來的門墩、碑刻石雕外,就是房屋、院牆地基上面壘起的一層石材,因為離沿海不遠,地基上壘一層石材是為了抗鹼化,防止因潮溼鹼化牆體,本地並不產石材,石材均是來自外地,“蔣各莊”離沿海更近些,即使有石材,更是如此,本地根本不產石材,這村名與石能有什麼聯繫?

原來這個村子的村名與石有關

護牆石

據載,該村在明永樂二年(1404年)屬灤州柏二社,明初,此莊由山西山後陸(六)州紅碾子村移民遷此立村,當時遍地都是“疆石”,家鄉的人們都叫它“疆石嘎瘩”,“疆石嘎瘩”其實就是風化不充分的細小石塊,樣子及大小和未剝開的花生角差不多,有時挖土時,土層裡面會摻雜很多,記得小時候在村西的窪地裡就挖出來許多。

原來這個村子的村名與石有關

因為“蔣各莊”在立村之初,遍地都是“疆石嘎瘩”,走路的時候非常硌腳,便取了“疆各莊”這個村名,可能覺得這個“疆”字不太文雅,於是,後來便被草木旺盛,有欣欣向榮兆頭,帶草字頭的“蔣”字所替代,成了“蔣各莊”。看來,“蔣各莊”這個村名確實與石有關,並且這個“疆石嘎瘩”還真是產自於當地的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