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面對五虎上將,敢單挑從來不慫,爲什麼遇到顏良文丑卻不敢迎戰?

薛小落


許褚遇到五虎上將單挑從來不慫,為啥碰到顏良文丑卻裝聾作啞,不敢應戰?



這提問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曹操原來的貼身護衛典韋,建安二年(197)已經戰死在宛城,而顏良,文丑與曹軍對壘是在建安五年(200),大背景是袁紹軍力佔據絕對優勢,曹操處於極度下風,在這種狀態下,不說袁紹的間諜,情報人員,曹軍內部也是人心慌慌,不少人雖然嘴上不說,心中都開始另打主意,此時,曹操本身的安全保衛,就十分重要。



三國演義中沒有明確說,顏良出戰時,許褚具體處於啥位置,但兩個最明顯的事實,使得羅貫中先生寫到這裡時,用兩段稍稍隱晦的故事,有意提升關羽武力,同時拉開其他猛將,包括許褚等人與關羽的距離。



這兩個事實:一是三國志中明確,顏良是被關羽所殺,羅貫中先生不能把這件事寫成另一個人;二是三國演義前面的故事裡,羅貫中塑造的第一猛將---呂布,也在建安三年(198)被曹操幹掉,這樣就必須加快關羽成長,提升步伐。當然斬顏良距離三英戰呂布的初平元年(190),已經過去十年,這期間關羽事實上的進步,可能也是很大的。



基於以上原因,羅貫中運用兩段描述,刻畫了關羽這一段巨大變化:第一,顏良出馬頭兩陣,先斬宋憲,魏續,這是原呂布部下的八猛將之二,接著,讓曾經與許褚五十合戰平的徐晃,出戰顏良,仍然叫顏良二十合打敗,這其中含義很明顯,表面看顏良武藝高於許褚徐晃,實質則襯托關羽;第二,在這之前,曹操打算收服關羽時,曾經讓曹操令許褚,徐晃左右兩路夾攻關羽,仍被關羽奮力殺退。通過這樣的渲染,後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就順理成章,不至於生硬轉彎,大師的文筆堪稱出神入化,恰到好處。



不過,話說回來,假如十年後呂布仍然活著,關羽,呂布在戰場再次相遇,很可能關羽一人就能把呂布幹爬下。這也不是憑空亂說,呂布曾經稱劉備賢弟,說明呂布比劉備,甚至比曹操年齡都要大。


有種說法是呂布死時47歲,那麼,190年三英戰呂布時,呂布約三十九歲,正是能打年齡,而當時關羽二十八、九,兩人有9-10歲差距,但最主要是184年黃巾大起義,自此亂世開始,關羽,張飛,劉備闖蕩江湖才五六年,且全在下面,層次低,見到的場面有限;而呂布則早得多,而且多在高層,見多識廣,包括武藝的歷練,也就條件更好一些。因此,當年三英戰呂布,才能打勝,十年後具有年齡優勢、進步很快的關羽,單挑打贏呂布,是完全可能的。



綜上所述,結論如下:顏良文丑臨陣時,許褚不是慫逼,而是因為雙方軍事實力差距,許褚負有更重要責任,一是曹操不會派許褚去對付顏良文丑,二是許褚本人職責也不能隨便顯擺能耐;關羽能斬猛將顏良,也不是偷襲的說法,而是經過多年曆練,成長進步,套用“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話,說明武藝這個過程耗時更長,更加熬煎人生。(1:31)


流譽後


真實的歷史上,許褚從來都沒有慫過,之所以沒有迎戰顏良和文丑,是他根本沒有機會,因為他要貼身保護曹操。

公元197年,由於曹操太色,霸佔了降將張繡的嬸嬸。張繡同學惱羞成怒,立即反叛曹操,殺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情況危急之下,曹操的貼身護衛典韋獨自斷後,擊殺叛軍多人,為曹操跑路爭取了時間,但是典韋最後寡不敵眾而亡。

典韋死掉過後,許褚主要負責曹操的警衛工作。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

許褚作為曹操的貼身護衛(相當於大內護衛兼警衛師師長),職責所繫,許褚不可能遠離曹操,親臨前線。

所以,當時曹操派出的先鋒是張遼和關羽,讓他們與顏良作戰,以解白馬之圍。

在兩軍交戰的過程中,關羽看到了河北名將顏良的旗號,立即策馬衝鋒。殺開一條血路,於萬軍之中,取顏良首籍。

看到主帥都被殺雞一樣給殺了,袁紹的軍隊被嚇破了膽,作鳥獸散。白馬之圍遂解。

這時的許褚正在曹操身邊護衛,根本沒有機會上戰場單挑顏良的機會。

解了白馬之圍後,曹操遷徙當地的民眾,沿河向西而行。

袁紹馬上派出大軍追趕曹操,追兵趕到延津以南的時候。

曹操讓500多騎兵解鞍下馬,作散兵遊勇狀,同時在路邊丟棄了大量的輜重財貨。

文丑和劉備帶的5000多騎兵根本沒把500多個曹兵放在心上,反而是看上了眾多的輜重財貨。

有錢不搶是傻瓜!不搶白不搶!

這5000多騎兵立即分散開來,四下搶奪財物,而沒有優先解決這500多曹兵。

曹操看到機會來了過後,命令著500多騎兵上馬,突然攻擊已經星散的5000多袁紹騎兵。

袁紹的數千騎兵措不及手,被打得大敗,而文丑則死於亂軍之中。

《三國志》裡面並沒講文丑究竟是在誰的手上,如果文丑死於任何重要將領之手,歷史上都應該有濃墨重彩一筆,可見當時文丑極可能是死於亂軍之中,這筆軍功最後也成了一筆糊塗賬。

當時,許褚肯定是阜陽曹操的身邊,不大可能親自上前擊殺文丑。

所以說不是許褚慫,而是許褚要貼身護衛曹操,根本沒有上陣迎戰顏良文丑的機會!


一丹流青


那是三國演義為了給關羽留戲份而已!真實歷史上斬殺顏良的雖然是關羽,但是砍死文丑的人卻是于禁。顏良死於白馬津戰役,這場仗是由徐晃指揮的戰鬥,當時關羽由於剛投靠曹操並沒有被安排作戰任務,但是由於關羽跟徐晃私人關係交好便以私人身份擔任軍事顧問隨軍出征,並在戰仗當中單人獨騎衝入陣中,打了顏良一個措手不及,被關羽直接劈下馬並斬首。這也是襄樊戰役的時候徐晃感激關羽的主因。

文丑則死於孟津戰役。當時袁紹與曹操對峙在白馬,而袁紹派文丑帶兵搶灘登陸孟津為的是攻擊曹軍側後。當時文丑領兵三千,孟津守軍只有一千三百人,文丑本有機會獲勝。但是于禁請纓出征救援孟津,曹操便從虎豹騎中均出七百騎給於禁,于禁帶領部隊衝散了文丑的部隊並與孟津守軍裡應外合擊敗文丑。由於被大河所阻,文丑部隊背水而戰無法撤退,最後被于禁軍打一個全軍覆沒,文丑也被亂刀砍死。演義為了襯托關羽的神,故意把這些戲份給關羽。

由此可見,這兩場戰爭都是由偏將打的局部戰爭,曹操並沒有親臨前線戰場,許褚屬於曹操的貼身侍衛隊長,曹操沒有到的地方許褚自然不會到場,也就沒有機會展現自己了。


優己


《三國演義》中,每個武將除了自己練就的一身出眾的武藝之外,還各自都有自己獨門絕技。當與較強的敵手相持的時候,就會使出絕技,奇招致勝。


舉個例子,比如說猛將張飛,他的獨立絕技就是獅吼功,他已經練到了九重的功力,遇到了比較強的敵手,他就施展出這門絕技。例如與袁術手下的大將紀靈對陣的時候。

張飛“大喝一聲”
,就使用了獅吼功,嚴重干擾了紀靈的正常發揮,把他刺於馬下。



紀靈是很厲害的,曾經與關羽對戰,三十合不分勝負,他的武藝是很高的。但張飛放了大招,就把紀靈幹掉了。

其它一些武將也各有絕技,比如說黃忠是“百步神射”,典韋是“月光小飛戟”,夏侯惇的絕技就是“一目瞭然”神功。

那麼,袁紹麾下的大將顏良是什麼絕技呢?顏良有一身獨特的裝備,叫“炫目黃金甲”。這厲害了,與敵將對戰,他的金甲鱗片劇烈抖動,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刺眼的光芒,瞬間就使敵人眼花繚亂,判斷失準,然後他就能瞅準破綻,發動攻擊。


所以顏良能夠憑此神技陣斬曹軍兩員勇將,還能在二十招內把徐晃打得落荒而逃。

那許禇也有獨門絕技嗎?當然有,許禇的絕招就是“裸體誘惑”。

許禇輕易不使用這個絕招,只有遇到勁敵時候才會施展。比如他遇到了馬超,本來他武藝並不如馬超,但許禇脫得精光,施展“裸體誘惑”的絕技,就能與馬超戰成平手。

但許禇這項獨門絕技有侷限性,只能用來對付馬超和趙雲這種小白臉子,(許禇曾經與趙雲三十合戰平)。當遇到了張飛和顏良這種大絡腮鬍子,就不頂用了。所以張飛就是許禇剋星,看到他赤身裸體,醜態畢露,大喝一聲,就衝過來了。張飛三次把許禇打跑,最後還一矛挑到他肩上,把他捅落馬下。

我們明白了,當顏良耀武揚威得時候,許禇是不敢上陣迎戰的,他的絕招對顏良不起作用。所以,他和其他曹軍將領一樣,“皆慄然”。

但關羽是不怕顏良的,因為關羽也有獨門絕技。除了赤兔馬快以外,他長著一雙丹縫眯眯眼,不收光,顏良的“炫目黃金甲”對關羽完全不起作用。

當關羽從坡上衝下來的時候,顏良正在麾蓋下乘涼,他發現情況不對,連忙抖動黃金甲,想亮瞎敵將的鈦金眼,但關羽那雙丹縫眯眯眼根本就不收光線,一下就衝到面前了,顏良再想抵抗就來不及了。
就這樣,河北四庭柱之首,猛將顏良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命歸西。


饞嘴肥貓鏟史官


這個問題得問老羅啊。談武將武勇只談《三國演義》,別揪出《三國志》來說事。《三國演義》中的關羽,盛年時的確很武勇,劈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土山約三事中,關公又奮力擊退許褚、徐晃合攻,可見武勇何等駭人。顏良文丑河北名將,許褚家居離河北不遠,一定耳聞目睹過二人的英勇,以己作比,可能是自愧不如,自此從心底敬畏顏良文丑;白馬坡之戰,又親見二人的勇武,斬將搴旗,張遼徐晃俱非敵手,由此自己就先輸了三分氣。人以氣勝,氣使人狂,人如果先輸了氣勢,再好的武功也將大打折扣,因此老許面對顏良文丑耀武揚威,心怯畏懼,自然不敢迎戰。關羽一向蔑視趾高氣昂的士大夫,一個四處亡命天涯之徒,從未目睹顏良文丑的勇武,自然氣勢超勝。因劉備在袁紹處,三英戰呂布顏良文丑早已風聞關公,關羽突然出戰,顏良文丑當時都沒防備,還想告知老關,劉大耳可在我們這兒,但為時已晚,老關馬快刀利,可憐顏良文丑,只能做糊塗鬼了。至今仍傳,顏良墓葬之地,拒拜關公,可能二人恩怨泉下尚未化解吧😄。


sunjin72976689


為什麼許褚遇到顏良、文丑就不敢上了呢?首先,真實的戰鬥中,許褚更本也挨不著顏良、文丑。兵團司令和衛隊司令之間在戰場上會有什麼多少糾結?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

其次,羅貫中在演義中沒有安排許褚去對陣顏良或文丑,很顯然就是為了突出關羽的牛逼形象。因為許褚前面就被描寫成與典韋不相上下的大牛逼。這個時候,如果把他弄出來與顏良對陣,即便劈不死顏良,擋住顏良估計是沒問題的。那還怎麼再把關羽弄出來,神吹一番?


大明雄魂


不是許褚不敢迎戰顏良文丑,是羅貫中為了提高關羽的戚風故意這樣安排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正史中顏良的確是死在關羽之手的,華雄在正史上也並非是死在關羽的手下,是被孫堅斬殺的,文丑在正史上是死在徐晃部下的亂軍之中的。


人間正道陳德立


首先需要說的是許褚從來沒有和顏良與文丑交手的機會,所以根本談不上不敢應戰。不知道提問這傢伙是哪裡看的劇情,我在《三國演義》原著中沒見過,也許某些地方的三國評書有。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我以演義劇情為依據討論,地方評書不參考。

顏良和文丑在原書中只有兩個出場的機會,一個是磐河戰公孫瓚,文丑打趙雲;另一個是官渡之戰,著名的斬顏良誅文丑。許褚作為曹操手下大將,在官渡之戰出場次數並不多,更不要說與顏良和文丑交手了。在官渡之戰中與顏良文丑交手的曹軍名將是張遼和徐晃,接替他們上陣的是關二爺,剩下的都是小嘍囉,跟許褚沒有絲毫關係。所以許褚遇到顏良文丑不敢應戰根本就是假命題,提問題的人本身就有問題。

許褚是曹操手下倚重的大將,他的戰鬥力也是曹軍最為強大的。可是由於他身份的關係,親自出場與人單挑的機會很少。在許褚投入曹操手下初期還有機會當先鋒,在火線上與人拼殺立功。在曹操與呂布的兗州爭奪戰中,許褚就參與了圍攻呂布。當然當時參與圍攻呂布的都是高手,包括典韋、曹洪、曹仁等都在。呂布一打八的情況下沒有勝算,所以跑路了。

在宛城之戰之前許褚都是普通校尉,算是一箇中層軍官。宛城之戰後,曹操的貼身保鏢頭子典韋被殺,許褚接替了典韋職位成為曹操的貼身保鏢,然後就很少在前線上打衝鋒了。之後許褚所有與人交手的記錄都是在保護曹操的前提下執行的,包括令他成名的渭南之戰中與馬超戰平。

許褚的戰鬥力在曹軍中第一這是毋庸置疑的,也許只有死去的典韋比他強。但是與五虎上將這樣的超一流高手還是有所區別的,可以認為有些差距。許褚與馬超戰平後受到了韓遂很高的評價,馬超卻不這麼認為。馬超的意思是許褚的勇力是建立在拼命基礎上,並沒有太多的可取之處。而作為一方軍事統帥的馬超不能與許褚拼命,所以最後只能平局收場。

我認為馬超的自辯是有道理的。當時曹操坐困愁城,如果許褚不拼命,那還等不到援軍,曹操就涼了。馬超自己是西涼軍隊扛把子,自己一旦受傷必然引發軍隊動盪,容易被曹操利用。在幾十萬軍隊對峙的謂南戰場,馬超的身份比許褚重要得多,自然不能讓曹操有機可乘。

除了戰平馬超外,許褚對其它交過手的五虎將戰績並不好,說他從來不慫就是吹牛。比如曹操南下荊州時,諸葛亮安排劉備軍從新野南撤。他設下了火燒新野的埋伏,並在半路上安排了關羽在白水河上游放水,張飛在下後斷後。曹軍攻佔新野時先被趙雲火燒,然後又被白水河水淹,最後還被張飛打了埋伏。整個過程中許褚都在場,但是呈現出一觸即潰的現象。特別是最後遇到張飛的埋伏,許褚和曹仁帶著殘兵掉頭就跑,被張飛攆了幾十裡。

在漢中之戰中許褚隨同曹操在渭水列陣,結果遇上從定軍山上撲下的黃忠軍。這一戰不但許褚慫,就連一起的曹洪、張郃、徐晃等人都慫到家。這幾個所謂的曹軍名將護著曹操一口氣逃到斜谷大道口上才剎住車,幫他們剎車的還是曹操的兒子任城王曹彰。在逃跑的半路上他們還遇到從巴西趕來追殺的張飛、馬超和劉封,他們連停下來斷後的人都沒派,跑得那個痛快。

從上述的戰績可以看出,許褚也就在打馬超的時候超水平發揮讓自己聲名遠播,遇到其它五虎將也慫得很。所以吹許褚明顯是沒有必要的,這根本沒有意義。當然如果不以演義為基礎,講講地方評書評話,就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了。


驚心鳥


徐晃跟許褚戰50回合,而跟顏良只戰到20回合就被挑落下馬了,當時看到這個情況,諸將都顫抖了,哪還敢上去挑戰


也無風雨16


他跟徐晃五十合不分勝負,徐晃二十合被幹回來,誰上都沒用!不過程昱曹操都覺得二爺可以,他們可沒覺得許褚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