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1

亲子阅读为什么会影响记忆力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0-6岁的孩子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有两组孩子,接受同样一本绘本内容的阅读。第一组孩子,由自己的父母,按照一定的规律性(固定的时间,或者在固定的行为后,比如喂完奶后)读给孩子;第二组,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有时是特别嘈杂的环境),读给孩子。

几年后,这两组孩子上了小学。实验组对他们进行后续跟踪实验。结果发现,第一组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比第二组孩子强很多。尤其在记忆力方面,第一组孩子记忆用时短,而且不费力,听写能力更是很轻松。而第二组孩子在背诵的时候则显得痛苦、费力。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为什么经历过亲子阅读的孩子记忆力要比没有经历过的强?

心理学上,儿童记忆,是其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是经验积累或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

也就是说, 没有把经历过的存档整理,孩子的大脑就不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心理发展也就无法正常进行。

那么孩子的记忆是怎么进行存档的呢?

最初,就是即时模仿,比如,妈妈咂咂嘴,孩子也会跟着动动嘴。孩子通过这种模仿进行学习和体验,体验这个动作的意义。

这种学习模仿就是记忆的雏形。在体验过程中,孩子的大脑会不断地印上这个动作。

一周岁后,孩子的延迟模仿能力和符号表征能力逐渐发展起来。 所谓延迟模仿能力,也就是对别人在很久以前说过做过的一件事进行模仿,这就是时效长点的记忆了。

符号表征能力,就是用某个符号性标志代表某种东西。比如,香蕉这个词汇,代表的是一种水果。符号表征能力,意味着孩子开始记忆的技巧准备。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整个存档阶段简单来说是这样的,最初,大脑里有了简单的印记,在延迟模仿能力和符号表征能力发展期间,大脑一边回忆过去,一边期待未来,记忆便形成,而且内化为思维方式,并在未来进行更加复杂的记忆。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这种认知技能起源于与父母的互动。

即, 孩子记忆的产生,是通过和父母一起共同去描述事情而建立起来的。

实验中第一组,有规律的亲子阅读,让孩子有所记忆,所有期待,有所模仿。而第二组则正相反。不专注、散乱、环境的恶劣,没有亲密的人出现,孩子的即时记忆散乱,又没有互动,就没有学习模仿,也就没有更多的经验积累。

孩子记忆力得不到锻炼,也就谈不上学习力。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一进入小学,就有爆发的学习力,那么我们就得多和孩子互动,为孩子做有规律的亲子阅读, 让孩子有的记,有的回忆,有的说,存档多,记忆也就越好。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2

涉猎越广记忆力越强

在心理咨询师工作的那段时间,曾经遇到过一对双胞胎。乍看去,姐妹俩除了胖瘦没有什么差别,实际上,两人差别很大。

姐姐聪明伶俐,记忆力特别好,自主学习能力很强;而妹妹,却显得呆头呆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都特别差,一首五言绝句背了忘、忘了背,折腾几个月也还是记不成句。

亲姐妹,同卵双胞胎,怎么会差距这么大呢?

原来,由于无力抚养,妹妹不到两周就被送到了农村奶奶家,直到上小学才被接回来。奶奶年老体衰,经常把孩子拴在屋子里,以至于孩子毫无见识。而姐姐则跟着父母,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书。相比来说,见多识广。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心理研究告诉我们: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会影响我们的记忆能力,并进一步影响学习能力。

末代皇帝溥仪,曾经应邀和某个收藏家一起鉴别一个古董。收藏家研究古董多年,他非常自信地说出了那个古董的年代和一些历史常识。

人们纷纷赞扬。溥仪则大摇其头,认为这是个赝品,然后非常淡定地指出落款的问题。收藏家马上查古籍,竟果然如溥仪所说。收藏家大赞溥仪学问高、记忆力好。溥仪说:“不是我学问高,也并非我记忆力好,这些古董,我在皇宫里天天见。”

卖油翁曾经说过:无他,唯手熟尔。

很多人,学问好,并非能力有多强,而是见多识广。

高晓松是公认的大才子,他在《晓说》、《晓松奇谈》以及《奇葩说》上,总是能侃侃而谈。

他就曾说过:“我之所以记忆力好,是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一体的,知道一个头,就能串起一条线,知道一条线,就能连成一个面……”

人的涉猎面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记忆力能力的高低。关于这一点,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

一个熟读古文、记忆力减退的四五十岁的成人,和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古文、记忆力正处于爆发期的七八岁的孩子,两人同时背诵一篇短古文。结果一定是成人胜过孩子。因为成人掌握的古文知识很多,大脑里关于背诵内容的每个字都会有相应的理解和触动。

同样的,一个正处于记忆婴儿遗忘期(一般为0-6岁,这个时期孩子记不住事儿)的孩子,因为跟着父母看了很多恐龙方面的知识,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从来不喜欢这一类知识的两个人,同时记忆一篇关于恐龙方面的科普短文。小孩子记住的时间反而比少年更长。

这同样也意味着,孩子自然接触的知识面越广,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越高,在进入小学后的学习能力就越强。阅读、学习涉猎面广的孩子,不但记忆力好、注意力集中,而且主动学习的能力也越强。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3

为什么孩子记得快忘得也快

在某个教育频道中,有一位一年级孩子妈妈问:孩子从小就背诵唐诗宋词好不好?她之前教给孩子几十首,可是她发现,那些背诵过的唐诗宋词出现在课文中,孩子竟然没有一点记忆。

有位教育专家回答了她的问题,这位教育专家说:“这个没有一定之规。即使小孩子不懂唐诗宋词的意思,也会不自觉地记住很多。

因为唐诗宋词有一定的音律感觉。这种音律感觉对于增强记忆力非常有帮助。可大多数父母都是强迫孩子背诵,那么孩子的记忆动机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孩子记忆多少就会还回多少。”

心理学上有个词汇,叫记忆动机。

动机是记忆的动力。如果孩子的记忆动机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那么,记忆就会变得艰难,遗忘也会来得容易。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爱因斯坦说过:从学校里出来后,我们还能记得那些,那才是真正的教育。

如果我们从小就强迫孩子背诵唐诗宋词,那么孩子被这个记忆动机压迫着,必然无法轻松地体会音律之美,内容之美了。

对于同样是任务的记忆,记忆要求越是苛刻,越是急迫而缺乏感性,孩子的记忆力就会越糟糕。

心理学家彼德森教授也做过一个实验:

他把同样的记忆内容分给两组人。他告诉第一小组两小时以后测验;又告诉第二小组两星期以后进行测验。两小时后,他对两组人同时进行测验,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成绩优秀;两星期后,他再次对两组进行测验,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成绩好。

很多心理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实验结果结论一致:越是急功近利的记忆,越难以记忆长久。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4

提高阅读提高记忆力的小诀窍

亲子阅读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学习力,甚至还能锻炼孩子的大脑,提高智商。这里教大家一些提高阅读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亲子阅读

1.亲子阅读要有规律性,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年龄越小,亲子阅读就要越多,因为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也需要在互动中检验和锻炼自己的记忆力。

2.让爸爸能多多参加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全家的活动之一。爸爸和妈妈的思维方式、表达感情的方式都不同,亲子阅读的方式也不同。有爸爸参与其中,能提高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也能丰富孩子的情感生活,孩子的体验深,模仿多,记忆自然就好。

3.调动多感官阅读。人都有多重感官通道,眼耳鼻舌都有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除此还有触觉、运动觉等,感官被调动得越多,孩子的情绪越是饱满,理解和记忆也就越深刻。

比如,买一些描字本,为字填充颜色,让孩子感受字形的同时及进行大声朗读,这样,孩子能在字形和声音的基础上增加感觉记忆。再如,进行角色扮演,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穿上符合角色的衣服,制造相同的情景,让孩子更加深刻地体会当时、当境主人公的真实感觉。

心理学家告诉你:这样陪孩子阅读,会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力


总之,进入小学后,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也本能地有了一些记忆的技巧,除了简单的重复之外,还有联想式记忆,故事性记忆等等。

要让孩子提高记忆力,提高学习力,最好的策略还是广泛阅读、广泛猎知。

如果您的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习死记硬背,无论如何努力成绩却很难见起色;

如果您深受孩子教育过程的困扰……那你可以了解一下这消息:成功有方法,记忆有九段式,世界级记忆大师网上免费公开课。

讲解让你或者孩子在学习上如何快速记忆中文、英文、数字等数据的记忆方法,提高十倍的学习效率。(感兴趣的朋友留意下方评论区)

【爱孩子,就让他比别人更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