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以爲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你生活在光亮裡

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本想看一部小成本青春電影

卻不曾想與傷痛撞了個滿懷


近日,一部《悲傷逆流成河》,一經上映就引發廣泛熱議,它聚焦的核心“校園暴力”也隨之被推上風口浪尖。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有多少人都是懷著平靜的心情走進電影院,紅著眼睛流著淚走出來,這一切,都源於銀幕上那可怕的“真實”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書包被扔進髒水池裡,口香糖粘到頭髮上,紅墨水被甩到身上,飯菜被人倒上垃圾,被人一口一個“一百塊”“殺人兇手”的叫著,以及各種下流的流言蜚語……

最後她不惜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來證明那些欺凌者的罪惡。女主易遙的慘痛在大銀幕上被播放了一遍又一遍,而這樣的生活卻不止存在於銀幕上,我們的身邊就隨處可見,甚至我們自己本身就曾經歷過。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這是我遭受過校園暴力...

@淡水魚:聽一些陰陽怪氣的話,被冤枉偷東西,被圍起來扇耳光,周圍都是瘋狂的笑聲。最後我不得不用錢和零食來討好他們以求“平安”。這些都是我初中時的噩夢,也是我一輩子的噩夢。

@木子:被他們起各種各樣難聽的外號,走近走遠都能聽到的嘲笑奚落聲,上課被故意絆倒。我被孤立,被厭棄,哪怕當個隱形人都比這種感覺好。

@星辰: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當班幹部管紀律“得罪了人”,有段時間我的課本被扔進垃圾桶裡,作業莫名其妙被撕了,自行車胎被扎破,我卻不知道是誰做的,也沒有人告訴我,那段日子裡感覺自己要被逼瘋了。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那些不會抹去的傷痛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淡水魚:我早已不知道自信為何物,我變得沉默寡言、反社會,我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我低著頭走路,我在集體裡沒有存在感……我去看了《悲傷逆流成河》,易遙最後在河邊喊出來的話,我曾在心底喊了一遍又一遍。

@星塵:那些痛苦和委屈已經融進我的血液裡,改變了我的性格,改變了我。我變得自卑,過分關注自己的“自尊”,拼命維護自己的玻璃心。我時常痛恨自己無用、不漂亮、不優秀,我的成績漸漸下滑卻不敢告訴父母,我也怨恨他們只關心我的學習成績不關心我是否快樂,我厭倦了做他們的“希望”!

@木子:我十八歲了,卻還坐在八歲的教室裡,從未擺脫過欺凌的噩夢。你相信報應麼,我不信。當年那些欺凌者、冷眼旁觀者,他們有的順利升學,過著未來可期的日子,有的輟學打工卻也賺了點錢只等著結婚生子。只有我一直沒有自尊,缺乏安全感,身在集體也像處於另一個世界。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將來你們只會說我怎麼不記得,我怎麼不記得我把紅墨水丟到她身上,我就是鬧著玩兒的呀,開玩笑的,我沒有喂她吃過垃圾,沒有潑過她冷水。”

“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的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太噁心了,實在是太噁心了。”

“你們罵過我最難聽的詞,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你們比石頭還冷漠,你們又惡毒又愚蠢,你們膽小怕事,別人跟著做什麼你就跟著做什麼,你們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個人,因為你們的日子真的無聊,因為你們覺得自己不會承擔任何後果。”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還好有現在

@木子:事情過去很久了,當年的欺凌者或許不會再欺負別人了,我也開始了真正平淡的生活。在大學校園裡,我不優秀,也不漂亮,是一個真正“普通”的人,但在這裡,我有時竟然能被肯定,被需要,這令我有些惶恐也很興奮,或許這才是我想要的

@星塵:傷疤就在那兒,我儘量不去看它。成長的最大好處就是教會我們要三觀正,要分辨是非。以前欺負過我的人甚至現在悔悟了向我道歉,只是現在我談不上原諒他們,只能算了。現在的生活跟以前是兩個世界了,我會努力變好

@淡水魚:我依舊沒有自信,在集體中會感到疏離,但我也能感受到周圍環境的變化。積極向上的氛圍,豐富的活動,好似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多姿多彩,我試著參加過幾次校園活動,感覺自己與大家沒有那麼格格不入了。

或許我該放過自己去發現美了。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日劇《Legal High》中,古美門說:欺凌的本質是氣氛,多數派被認為是正義,意見相悖的就會被排擠掉。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校園暴力一直都存在卻極少被重視,只是隨著網絡的發達諸多案件被曝出才逐漸引起大家的思考。從“孩子的事兒怎麼能算事兒”到“這麼小的孩子居然能做出這樣的事兒來”,我們付出的代價太慘痛了。

沒有經歷過校園暴力,永遠不知道人們口中所謂的小屁孩壞起來能壞到什麼地步,而且大部分人不會在當時愧疚,反之,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快感。

覺得受害者軟弱好欺負,你也就隨波逐流,跟著一起欺負,反正她無可奈何。

校園暴力,不僅傷害了被欺凌者,對於其他同學也是一種傷害。暴力行為,傳遞了一種恃強凌弱、弱肉強食的信號,影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戾氣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對於社會也是一種隱患。

校園暴力不僅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權利,也給受害人的心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長期處於恐懼之中,其心理、人格 都將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其一生。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親愛的山師er們,我們大部分已經成年,步入大學後周圍的同學們也大多明辨是非,樂於助人,這是一種幸運。

但倘若你還處於被暴力威脅的恐懼中,不要猶豫,請你勇敢地尋求幫助,周圍的人不會再冷眼旁觀。如果你周圍有人陷於校園暴力的漩渦,也請伸手拉他一把,或許一個溫暖的舉動就可以給他生活的勇氣。

“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別讓悲傷逆流成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