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所在 責無旁貸——蘭州市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新一屆市人大履新以來,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對標,精準施策,積極作為,舉全市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之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為全市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出了人大的智慧和力量。

蘭州市現有國家六盤山片區貧困縣3個(榆中縣、永登縣、皋蘭縣),建檔立卡貧困村256個、貧困戶11417戶、32512人。自2011年以來,全市累計減貧28.5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4%下降到2.7%,七里河區、皋蘭縣成功脫貧摘帽,全市安全飲水普及率、建制村通暢率均達到100%,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305元,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勝利。2016年換屆後,全市共有各級人大代表5224名,其中全國人大代表4名、省人大代表70名、市人大代表344名,縣人大代表1481名,鄉鎮人大代表3325名。全市各級人大共包抓貧困鄉鎮19個,聯繫村75個、聯繫貧困戶276戶,幫助協調落實項目132個,幫助協調項目資金5000多萬元,圍繞三農工作開展各類調研、視察和檢查400餘次,提出意見建議1600餘條。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共聯繫村730個、聯繫貧困戶7473戶,宣傳政策法規3426場(次),反映群眾意見建議3066條,化解矛盾糾紛3533件,幫助協調落實項目654個,吸納或組織輸轉勞動力70275人次,發展特色種植業58702戶、發展特色養殖業1307戶,代表參與率達到了96%,解決了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困難和問題,在改善農村基礎條件、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換屆以來,蘭州市人大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政治任務,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務實擔當,主動站位,充分發揮全市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四個方面”的作用,有力推動了全市脫貧攻堅工作。

(一)充分發揮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安排部署實現“三到位”。市人大常委會黨組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及時學習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脫貧攻堅的有關政策精神,準確領會部署要求,主動認領各項任務,精心安排部署工作。

一是思想認識到位。市人大常委會黨組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有關精神,精準領會抓好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意義,結合實際提出了“圍繞目標幫扶、根據需求幫扶、發揮專長幫扶、結合履職幫扶”的工作思路,在思想上做好準備、在認識上達成共識、在行動上形成合力。通過下發文件、召開會議、組織專題講座等形式,向各區縣人大常委會、市人大常委會各部門、各級人大代表發出號召,積極宣傳扶貧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凝聚全市人大系統為脫貧攻堅而想、為脫貧攻堅而謀、為脫貧攻堅而為的共識,主動站位脫貧攻堅一線。去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共學習脫貧攻堅有關精神16次。

二是組織領導到位。市人大常委會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常委會黨組會議、主任會議和常委會會議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對脫貧攻堅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事項親自督辦。常委會機關重新調整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確定由一名副秘書長專門負責機關扶貧攻堅工作,並安排一名幹部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做到機構、領導、人員、責任“四落實”。進一步強化對人大代表參與扶貧攻堅工作的組織,根據工作實際,確定由市人大常委會農工委負責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市人大常委會代工委配合做好協調和服務工作,各區縣人大常委會組織區縣人大代表開展活動,鄉鎮人大組織鄉鎮人大代表開展活動,共同下好人大系統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一盤棋”。

三是工作安排到位。按照市委的決策部署,立足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措施和工作的落實,深度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有針對性地確定監督工作計劃,做到了決策之前有調研、安排部署有重點、監督工作有目標、時序推進有效果。去年以來,常委會黨組會議、主任會議、常委會會議共研究謀劃脫貧攻堅相關工作23次。同時,深入推進“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根據實際制定實施意見,有針對性地從思想幫扶、產業幫扶、生活幫扶、就業幫扶、教育幫扶、健康幫扶、法律幫扶、金融幫扶等8個方面強化對代表參與活動的組織和引導,逐步實現由“輸血型”幫扶向“造血型”幫扶轉變,多辦讓貧困群眾普遍受益的好事,多辦貧困群眾一家一戶無法辦到的實事,使代表參與由全面推開轉入縱深推進。

(二)充分發揮市、縣人大常委會的監督落實作用,工作推進做到“三強化”。市、區縣兩級人大常委會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高位統籌、系統謀劃脫貧攻堅,緊鑼密鼓抓脫貧工作,形成人大參與脫貧攻堅的工作合力。

一是強化監督檢查。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大局,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綜合運用聽取專項報告、執法檢查、專題調研、集中視察等方式監督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換屆以來,常委會會議專項聽取了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扶貧攻堅工作安排情況的報告,組織力量對全市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甘肅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甘肅省農村飲用水供水管理條例》進行了執法檢查,對全市脫貧攻堅、休閒農業發展、小康村建設、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季節性農產品進城銷售、產業扶貧、農村“三變”改革等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或專項視察,對加強鄉鎮水源地及飲用水安全管理、百合產業發展等方面的代表議案建議進行了重點督辦,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熱切期盼、社會高度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同時,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在蘭州的貫徹落實,組織全市人大系統深入開展了“找準工作切入點、緊盯目標促落實”“誰不把群眾的事當事,我們就拿誰來說事”“為人民辦好事就一定要辦好”等專項監督工作。

二是強化工作指導。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和有關工作部門經常性深入區縣、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掌握情況,指導工作,力求貧困區縣人大常委會做到工作部署向脫貧攻堅對標,工作重心向脫貧攻堅傾斜,工作力量向脫貧攻堅凝聚。在市人大常委會的有力指導下,榆中縣人大常委會緊盯全縣脫貧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對易地扶貧搬遷、村容村貌整治、集體經濟發展、農村“三變”改革等10項工作開展“繡花”式專題調研;永登縣人大常委會以全縣5個深度貧困鄉鎮為重點,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彙報、入戶走訪等形式,對農村危舊房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富民產業培育、農村環境整治等進行了集中視察;皋蘭縣人大常委會組織40多名人大代表,對涉及脫貧攻堅的23件代表建議進行了重點督辦;七里河區人大常委會著眼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結合後山地區資源稟賦,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文化旅遊產業專項視察。

三是強化幫扶合力。在統籌整合全市各級人大代表資源優勢和幫扶力量的基礎上,按照市上“三區幫三縣”(城關區幫扶榆中縣、安寧區幫扶永登縣、西固區和蘭州高新區幫扶皋蘭縣)的對口幫扶機制,強化全市人大系統幫扶合力。常委會分管領導帶隊赴三縣實地調研和督導“三區幫三縣”工作開展情況,三區人大常委會就開展對口幫扶工作與三縣人大常委會及時進行溝通對接,以連片帶動的方式進行幫扶,發揮最大效益。城關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全區各級人大代表開展“助力精準脫貧、助扶貧困家庭、助學莘莘學子”活動,311名各級人大代表捐款349萬元,捐助資金將用於榆中縣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75名貧困大學生上學。安寧區人大常委會籌集人大代表、愛心企業和社會各界捐款88萬元,幫助永登縣192名建檔立卡戶家庭的大學新生順利入學。西固區人大常委會倡議引導人大代表立足工作崗位特點和自身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皋蘭縣建檔立卡戶中2名小學生、3名大學生得到資助,蔡桂賢代表和陳想蕃代表向13名有就業意願的皋蘭籍大學畢業生提供了工作崗位,等等。

(三)充分發揮常委會領導和機關的牽頭抓總作用,擔當盡責堅持“三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帶頭包鄉抓村,常委會機關強化幫扶力量,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一是落實領導包抓責任。根據《關於調整加強全市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力量的意見》(蘭辦發〔2017〕28號)要求,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共包抓4個深度貧困鄉鎮和6個深度貧困村。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按照牽頭抓總的工作職責,多次深入包抓的貧困鄉鎮、村和貧困戶,認真調查研究,指導各幫扶單位認真開展工作,並積極協調落實項目、資金,大力扶持產業發展,努力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去年以來,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下基層調研25次,召開項目協調會、推進會13次,協調落實幫扶項目11個,項目資金達到1120多萬元,辦成了一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好事。

二是落實機關牽頭責任。市人大常委會機關認真履行七里河區阿幹鎮深溝掌村幫扶牽頭單位工作職責,加強與市、區相關部門的協調銜接,督促幫扶單位加大政策、項目、資金的爭取和落實力度,結合市級小康示範村建設,加快危舊房改造、村組道路硬化、人畜安全飲水等項目建設,完成危舊房改造43戶,硬化村組道路5.6公里,新建大型蓄水池1座,敷設管道1.6萬米,新挖水窖99眼,修建農村健身廣場5個,整治殘垣斷壁35000平方米,聯繫愛心企業和人大代表捐贈物資30多萬元。同時,深入開展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黨委與深溝掌村村委會結對共建活動,捐贈了一臺聯想臺式計算機和1000元主題黨日活動經費,對村上4名困難老黨員進行了慰問,發放慰問金2000元。

三是落實幫扶工作任務。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嚴格按照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任務,結合貧困村經濟發展和資源稟賦,圍繞“六個精準”“七個一批”,指導貧困村制定脫貧攻堅規劃和精準扶貧政策實施計劃,對接落實“1+17”“1+21”精準扶貧政策,全力以赴攻堅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生產生活迫切需要的飲水、行路、上學、就醫等共性問題。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選派能力突出的機關工作人員駐村幫扶,精準實施到村幫扶項目,集中優勢兵力和資源打好脫貧攻堅戰。在常委會領導班子的有力指導和機關及有關部門的合力攻堅下,七里河區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的工作目標。

(四)充分發揮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的廣泛參與作用,主動作為體現“三方面”。市人大常委會進一步深化拓展“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按照量力而行、各盡所能的原則,引導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廣泛參與,在推動政策落實、實施幫扶項目、協助科學決策等方面主動作為。

一是在政策引導和科技引領方面體現作為。從幫助貧困群眾解決最直接、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入手,按照就近原則,引導基層黨政幹部中的人大代表上門開展交心談心活動,瞭解致貧原因,宣傳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參與落實貧困村產業發展規劃。如,市、縣、鄉三級人大代表,榆中縣三角城鄉高墩營村黨支部書記錢其峰引導全村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高原夏菜,全村種植高原夏菜11000畝(複種),人均純收入達到13000元,蔬菜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90%。引導科教文衛戰線的人大代表主動開展智力幫扶、健康幫扶、文化幫扶,努力提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如,市、縣兩級人大代表魏至春和縣人大代表魏永山通過“技術指導+創業帶動”的方式,組建合作社+韭黃產業協會,組織300多名群眾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帶動周邊群眾發展韭黃大棚800多座,年產韭黃30多萬公斤,年均創收400多萬元。

二是在模範帶頭和資金支持方面體現作為。進一步加強與扶貧、農業、民政等政府部門的聯繫和協作配合,精準有效對接代表幫扶意願和貧困村戶脫貧需求,引導農業戰線的人大代表在帶頭髮展、勤勞致富、科技引領方面做貢獻。省、市、縣、鄉四級人大代表張建文,流轉土地兩千多畝,帶領周邊群眾建設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通過宅基地、承包地入股變股東,拓寬了農民持續增收渠道,該園區於2017年被認定為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引導企業界的人大代表先富帶動後富,在幫助基層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增加收入,解決群眾就醫難、入學難、吃水難、行路難等實際困難和問題中多做實事好事。如,市人大常委會倡導全市各級人大代表開展“精準扶貧、愛心助學”活動,捐款200多萬元,52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受到資助,21名貧困家庭學生得到結對幫扶。市、縣兩級人大代表李嘯投資2億元建成可容納學生3360人的九年制義務學校“朝陽學校”,有效緩解了榆中縣中小學生上學難的問題。

三是在履行職務和建言獻策方面體現作為。把脫貧攻堅作為監督工作重點,組織人大代表圍繞扶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扶貧項目資金到位情況、脫貧指標完成情況、工作責任到位情況等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監督,積極建言獻策,為黨委政府抓好脫貧攻堅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如,皋蘭縣人大常委會立足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措施和工作落實,提出“精準脫貧重點在哪裡、人大監督就延伸到哪裡”的工作思路,把脫貧攻堅中涉及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內容列入年度審議監督的重點,組織人大代表積極開展調研、檢查和視察活動60多項400餘人次。把“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作為“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的重要載體,加強與駐村工作隊的聯繫和對接,進一步拓展和暢通“家”“站”收集、整理、轉辦代表意見建議的渠道,使“家”、“站”真正成為代表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履職平臺。如,今年以來,七里河區人大常委會深入開展了代表聯繫選民、選民接待日等主題實踐活動,各級人大代表在進村入戶、走訪調研中,共徵集到各類意見建議30多條。

總體來看,通過近年來全市上下合力攻堅,我市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市各級人大主動站位脫貧攻堅一線作出了不懈努力,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的重要程度衡量,從人大的性質、地位和作用衡量,從人民群眾對小康社會的期盼衡量,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全市各級人大履行法定職責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廣度、深度還不夠,立法引領和推動的作用沒有很好發揮,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還不夠強,對監督推進解決致貧根本性問題缺乏有效舉措,鄉鎮、街道人大作用發揮不夠全面;二是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廣度、深度還不夠,代表圍繞“七個一批”參與脫貧攻堅不夠均衡,還停留在訪貧問苦和捐款捐物上,部分代表對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主動性、積極性還不夠強。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按照“脫貧不脫責任、脫貧不脫幫扶、脫貧不脫監管”的思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認真履行人大職責,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持續做好幫扶工作,深化拓展脫貧成果,為我市2020年一道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貢獻人大的智慧和力量。一方面,切實發揮全市各級人大法定職責助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進一步堅定脫貧攻堅的決心信心,下足“繡花”功夫,監督推進產業培育、基礎建設、易地搬遷、素質提升、保障兜底、精神扶貧等重點工作,提升脫貧攻堅工作質量,為全市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全市各級人大代表作用助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將“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與人大代表閉會期間依法履職深度融合,進一步優化“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平臺功能,引導全市各級人大代表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目標意識、攻堅意識,有效發揮與人民群眾聯繫最直接、最廣泛的天然優勢,圍繞“六個精準”“七個一批”開展深度幫扶,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加油。(蘭州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綜合處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