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孔子罵爲朽木不可雕,卻憑藉出色的才華贏得後世的尊重

儒家學說,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和當代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創始人孔子,因此也受到歷代帝王和文人的推崇,被尊稱為“聖人”。

他被孔子罵為朽木不可雕,卻憑藉出色的才華贏得後世的尊重

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啟發教育、賞識教育。但這位大聖人也曾對自己的弟子說過極度挫傷別人自尊心的話,並且還流傳了下來,成為許多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失望、憤慨時罵人的口頭禪,你能相信麼?

他被孔子罵為朽木不可雕,卻憑藉出色的才華贏得後世的尊重

孔子手下有個弟子,名叫宰予。宰予頭腦很聰明,對事物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不盲目跟從尊長的意見,是孔門十哲之一。

宰予能言善辯,口才非常好,要是參加現在的《演說家》比賽,估計能拿個冠軍、亞軍什麼的。孔子對自己的這位得意門生,一開始也是比較欣賞的。畢竟,任何一位老師都喜歡有才華的弟子。

他被孔子罵為朽木不可雕,卻憑藉出色的才華贏得後世的尊重

但是,後來,孔老師漸漸不喜歡這名學生了。宰予經常提出一些離經叛道的問題,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逆反心理比較強,不太聽話。

在古代,生產條件簡陋低下,勞動人民實行的是太陽出來幹活,太陽下山休息的日常生活。但有一次,孔子卻發現宰予大白天的在睡覺。孔子一向重禮教,他認為宰予白天睡覺是違抗天道的非“禮”行為,性質十分惡劣,於是大發雷霆。

他被孔子罵為朽木不可雕,卻憑藉出色的才華贏得後世的尊重

孔夫子非常生氣地對宰予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孔子的這句話,其實說得非常重,完全否定了一個人,對別人的自尊心是非常大的打擊。他把宰予比喻成腐爛的木頭,再好的雕刻師也不能雕刻出精美的工藝品。他還把宰予比喻成糞土堆成的牆,汙穢不堪,沒辦法粉刷。

他被孔子罵為朽木不可雕,卻憑藉出色的才華贏得後世的尊重

孔子這句話,罵人不帶髒字,表現出對宰予極大的失望和不滿。後來,這句話的前半句流傳至今,成了老師、家長恨鐵不成鋼的一句氣話。孔夫子的後半句話,演變成了爛泥扶不上牆,但想要表達的意思和原來差不多。

他被孔子罵為朽木不可雕,卻憑藉出色的才華贏得後世的尊重

不過,宰予卻不是什麼朽木和爛泥。後來,在孔子周遊列國期間,宰予的雄辯之才讓孔子少受了不少磨難。後世對宰予的評價很高,唐宋時期,宰予被皇帝追封為齊侯、臨淄公、齊公等稱號。宰予用自己的實際才華告訴世人,他是孔子門下很有成就的學生。

對孩子,對別人,我們還是積極鼓勵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