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在你瞭解福山大面之前,請先認真看一下 福山大面獲得的部分榮譽 :

· 2013年,權福健將“福山大面”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2011年,權福健在韓國參加首屆“中韓給力炸醬麵大賽”榮獲亞軍,獲得“地上無雙炸醬麵”稱號。

· 2015年,福山大面中的“福山炸醬麵”榮獲“齊魯名吃”稱號;“第二十屆世界美酒美食頒獎盛典”上,榮獲“最佳美食獎”。

· 2016年,福山大面中的“熗鍋面”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名面”;並在山東綜藝頻道《藍海·百姓廚神》欄目中,榮獲年度總決賽冠軍,成為藍海集團食材供應商。

“弱似春綿,白若秋練。氣勃鬱以揚布,香飛散而遠遍。”用《面賦》中的這段話來形容權福健做的大面應該是毫不為過的。誰能想到這個外表粗獷的山東漢子,近30年來一直執著的,竟然是做一碗有家的味道的大面。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 權福健在製作福山大面

“我是一個執著的人。”他說,“母親做的麵條味道令人懷念,所以我也想做出那樣的麵條,如果我不把這些傳統的東西繼承下去,那麼這些好東西就會失傳。”

1

“母親做的面味道令人懷念”

在福山,每逢喜事的時候,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便是一碗大面。魯菜的宴席中,麵條稱為“吉祥飯”,有著福壽綿長,永久不斷之意。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 福山大面之炸醬麵

在膠東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俗語,“送客的餃子迎客的面”,意思就是家中有貴客來的時候,第一頓飯的主食得是麵條,寓意長長久久,常來常往之意。

而在煙臺人的生活中,大面不僅是當之無愧的主食,更是主婦們需要掌握的一門生活技藝。

最早的福山大面只是一碗麵,一碗豬骨湯,湯裡有一塊五花肉,但當滷子澆在面上之後,卻成就了一道令人食慾大振的美妙食味。

兒時母親做的大面,一直都是權福健最愛吃的,那碗食材簡單看似平淡無奇的家常麵條,卻是一直橫亙在權福健記憶中的一道美味。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2

權福健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因為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發展成事業!”

或許是對母親的思念,或許是想留住家的味道,權福健放下了自己乾的正紅火的婚慶事業,開了一家“大娘麵館”,自己上陣抻面條、煮麵條,只為了讓更多人嚐到“家的味道”。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真正的福山大面做起來很講究,和其他地方的面大有不同,因為福山大面是用鹽和鹼來調解面的筋骨。“具體應該放多少鹼,放多少鹽,什麼時候放,開始的時候並不明白。”為了做出真正的福山大面,他決定拜師學藝。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 92歲的福山大面傳承人周元芳傳授弟子權福健製作福山拉麵出條的手工技藝

2007年,權福健拜90歲高齡的第二代福山大面傳承人周元芳為師,成為了周老的關門弟子,從此他正式開始了傳承福山大面之路。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 92歲的福山大面傳承人周元芳傳授弟子權福健製作福山拉麵出條的手工技藝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當時做夢都在練習做拉麵,經常半夜醒來,跑進廚房叮叮噹噹研究。”權福健說,當時把入睡的妻子和孩子吵醒是常事。

3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閉關”研究,權福健做出來的大面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端上一碗麵,打眼一看便知道是鹽放多了還是鹼放少了,煮的火候怎麼樣。”

作為中國四大面食之一,福山大面以其品種繁多、製作精細、造型美觀、風味獨特而盛傳於世,從選麵粉到和麵、抻面,每一道工序都有很有講究。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原料和手藝,是福山大面的要義。新磨的面是不能用來做大面的,需得放上1到3個月,讓麵粉經過初步的發酵,做成麵條才更好吃。

而且和麵時還要分加入鹽鹼的順序,同時還要注意其中的比例和環境溫度。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鹽多筋大發鹹,鹼多面黃髮澀,這其中的鹽鹼配比全憑廚師多年的經驗。”

和麵之後,揉麵也不能馬虎,福山大面想要做得筋道,全靠“五搋六醒”的手法。在權福健的回憶裡,母親做面待客時,麵糰總是反覆揉醒,從早上九點揉到中午十一二點,至多隻能擀出兩個麵糰來。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流條、抻條、成條之後,麵條師傅就用高超的手藝將成條的麵糰首尾收扣,拉成麵條,這個步驟叫做“拉扣”。高明的福山大面師傅能將麵條拉成二十多扣,根根細如銀絲而不斷,而這個沒有幾年功夫是連不成的。

4

為了能做出一道有母親味道的福山大面,權福健將自己的所有心力全都放在了麵食研究上。

福山大面以醇厚、善巧為特點,以中和、隨順為理念,主要體現在“氣、色、味、芡、德”上。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氣”代表了福山大面師傅們的精氣神,同時也代表了火候;“色”講的是食材及顏色的合理搭配,給人美的享受;“味”追隨食材本真的味道;“芡”打芡時要做到厚薄均勻、晶瑩剔透;“德”遵守道德,選用優質的食材;以其柔韌爽滑,滷汁鮮美,醬香四溢、技藝獨特。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這看似簡單的一碗麵條,其實費心費力。其中光是搋麵和醒面的工序,就需要差不多一小時。再加上溜條、走條、成型、出條等程序,完成整個工序要接近兩小時。這樣一碗用心做成的大面,充滿了誠意。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而正是世代的相傳

技藝的累積

百餘年的傳承

才得以保留這種滋味

這種滋味是現代工業化文明無法取代的

也無法改變的

這就是“家的味道”

一碗大面,讓多少人想起了家的味道

福山大面 福祉不斷

經由22道工序的匠心精製

讓這碗麵有了

家的味道!

想了解更多非遺產品?您可以直接網站搜索聚匠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