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寧:唱響生態扶貧之歌

素有“三川十塬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之稱的大寧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生態脆弱和貧困高發在這裡疊加。

一面是深度貧困,一面是生態脆弱,如何統籌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

尋求突圍的大寧縣,在省委“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戰役”決策部署指引下,成功實施了購買式造林,讓群眾在興林增綠中增收脫貧。數字顯示:2017年一年造林投入相當於“十二五”時期的總和;今年8.16萬畝造林管護任務帶動6264人脫貧,佔到現有貧困人口的67%。

什麼是購買式造林?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做好規劃設計,造林合作社以議標的形式承接工程造林,驗收合格後政府以購買社會化服務方式進行回購。

新思路需要新佈局。在政策上,成立了生態扶貧領導組,制定出臺了《大寧縣購買式造林管理辦法》《大寧縣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管理辦法》等10個文件,構建了切實可行的政策體系。在方法上,確立了“縣要有重點,鄉要有工程,村要有精品”的原則,做到點面結合,點上出樣板、出思路,面上出規模、出效果。

為保證生態扶貧真正惠及貧困戶,縣裡明確兩條“硬槓槓”:一是造林主體必須是合作社,二是合作社裡的貧困戶必須佔到80%以上。

“政策給我們吃偏飯了,跟著欣達造林合作社種樹,一天能掙100多元,還愁脫不了貧?”曲峨鎮白村的馮還堂樂呵呵地說。

合作社領辦人馮明星說,這種創新方式有效激發了農民造林的積極性,從“要我造林”變為“我要造林”。

除了造林,管護也是貧困戶的一大收入來源。只要有空,昕水鎮白杜村村民馮文貴就要到山上轉轉,看哪棵樹需要管理。他告訴記者,今年栽了30多畝樹,可掙1萬多元,另外,護林還能有1萬元的收入。

“購買式造林不僅撬動了社會資金流入林業領域,而且有效提高了造林資金的使用效率。”縣林業局局長王建平說,政府向市場主體購買造林服務,要求把樹種活,老百姓和合作社一開始就有了責任、質量意識。

實踐驗證,購買式造林成果豐碩、潛力巨大。如何發揮更大效能?

根據省委攻堅深度貧困“一縣一策”決策部署,大寧縣把購買式造林的成功經驗引申到交通、水利、貧困村提升等領域,大膽探索“村社一體”鄉村振興改革,提高群眾參與度和受益面。

具體路徑是:村黨支部發起成立“村社合一”的股份經濟合作社,村民以耕地、林地等資產折股量化,自願入社,合股聯營,組織村民承接工程,發展產業,實行自治,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

在三多鄉樓底村,70歲的王天恩除了種地還有了一份新工作,就是修路。老王說,半年跟著合作社修路掙了1萬多元,這在以前就是一種奢望。

樓底村黨支部書記程紅劍介紹,今年村裡承接了500多萬元的工程,修了水泥路、蓄水池、水塔,還有大棚,參與工程建設的村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給村集體創造利潤大概有40多萬元。

2018年,大寧縣先行選擇了7個村開展試點,共投入資金2423.6萬元,帶動貧困戶250戶639人人均增收4357元,村集體創收182.6萬元,每個村平均26萬元。山莊村是大寧縣第一個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村,今年通過合作社修路、修廣場、修水渠,村集體一下賺了24萬元,比過去十幾年攢的錢還要多。

縣委書記王金龍表示,探索“村社一體”鄉村振興改革,實現了“物歸原主”“還權於民”,改變了工程分配、利潤分配格局。省委在攻堅深度貧困“一縣一策”的政策中,給大寧縣專列一條,給我們實踐探索增加了底氣和膽量。

本報記者 趙建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