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農機創客」創業記

赵鹏:“农机创客”创业记

趙鵬(左)正在察看合作社油菜苗長勢情況。 張家界新聞網11月2日訊(通訊員 黃岳雲)曾幾何時,“90後”在許多人眼中是一群長不大的孩子,但是很多人似乎忘記了,如今,貼著標籤的這幫孩子已經慢慢成長,他們有著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今年28歲的趙鵬是個典型的農村娃,1年多前他毅然返鄉自主創業,探索出一條“農機合社 +示範基地+農戶”的農機產業化經營路子,成長為“農機創客”,實現了創業的夢想。大學畢業後的趙鵬相繼到三一重工上過班,也曾幹過營銷,雖然薪水不錯,但他還是想擁有自己的一個實業,後來他用自己積攢下來的積蓄投資20多萬元,從事電子產品的創業項目,邁出了第一次創業的步伐,然而,市場如戰場,經驗不足的他,不到一年多時間創業失敗,20幾萬元的投資打了水漂,創業失利的他覺得在外創業不易賺錢不易,於是,調整了心態,還是選擇回鄉創業,返鄉之後,他通過了解,如今國家正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出臺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於是他把創業項目放在農業、農村這塊,在父母的支持下,2017年趙鵬投資170多萬元,流轉了100多畝土地以水稻種植、油菜輪作為主,添置了農機設備和場地建設,開啟了自己的農機創業之路,同年3月組建的雙惠農機作業合作社正式成立了。合作社成立後,擁有庫房1000餘平方米,機械20餘臺(套),農機生產全程機械化操作,大大減輕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強度,並實施了‘託管代耕、規模流轉、帶地入社’3種合作經營模式,構建了‘合作社+企業+村集體+農戶’的利益聯結體,幫助農戶找到增收致富路。”與此同時,他自己為了掌握種田、耕田這幾道技術,他相繼對水稻種植、農機駕駛這門功課進行了惡補,並虛心向周邊的老農機手求學,如今,他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農機達人。“他今年又在本鎮三絲村又流轉土地300餘畝,主要經營水稻、玉米、油菜、中藥材種植,根據扶貧工作要求,與貧困戶利益聯結,給他們提供就業平臺,提供生產服務、免費培訓、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等多種聯結形式,幫助帶動貧困戶33戶122人,三年內保證穩定增收脫貧,創造良好的社會收益。”在雙獅村村部,該縣總工會駐該村建整扶貧工作組、該村第一書記朱法銘豎起拇指對趙鵬返鄉創業的舉動給予稱讚。 趙鵬介紹說,合作社與農戶建立起有效利益連結機制,實現多方增收。託管代耕的土地合作社負責全程代耕,如畝產達不到合同標準,由合作社進行相應補償;如畝產超出合同標準,由合作社和社員按比例分紅,帶地入社農戶按市場土地流轉價格入股,合作社統一經營,產出效益按比例分紅,合作社通過統一直購農資、農機化作業,每畝降低生產成本100元,通過標準化農技管理、訂單銷售,每畝可增收30元。2018年合作社總效益達20多萬元。經過一年多的付出,隨著合作社已經步入正軌,趙鵬的農機創業步伐也更加堅實了。 趙鵬從返回家鄉的那一天起,就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鄉父老過得更好,農民合作社讓他找到了創業的新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