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基圍蝦都白吃了,原來蝦頭有這麼多講究

基圍蝦是我的最愛,不光是出於蛋白質高,低脂肪的考量。當然還因為蝦肉微微帶甜的層次感。

這麼多年基圍蝦都白吃了,原來蝦頭有這麼多講究

基圍蝦我最喜歡直接白灼,開水中下鍋,見到蝦身體都變紅並且彎曲起來即可撈出。考究一點的最好準備一碗純淨水或者是冰塊,將煮好的基圍蝦立刻入淨水或冰塊中冷卻。這樣可以瞬間鎖住蝦的水分,並且蝦肉Q彈,表皮略帶脆感,剝的時候也非常容易,稍微撥開一點蝦殼後一拉尾巴,蝦肉變完整無缺的出啦了。

而且我還特別喜歡吃蝦頭,蝦黃軟粘粘的口感跟蝦肉截然不同。可身邊卻有不少朋友說,蝦頭很髒,很多人都不吃。

那到底蝦頭是乾淨的還是骯髒的呢?

我們一起來看下蝦的五臟六腑吧。

這麼多年基圍蝦都白吃了,原來蝦頭有這麼多講究

以上下就是基圍蝦的解剖圖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當然這是一隻母蝦,綠色的臉表示是不能吃的,大笑的臉表示是很好吃,很有營養的,另外就是好吃、一般的!我們注意一下蝦的腦部,也就是蝦頭,蝦頭黃色的部分,很多人都覺得特別的髒,覺得是“屎”,絕對是不能吃的,其實並不是的,這只是蝦的卵巢,味道很不錯,超級好吃,和蝦籽同樣的級別!大蝦的頭是很小的,裡面有胃、肝、卵巢,這些都是可以吃的!

雖然也有朋友擔心蝦頭裡面會有重金屬汙染。但是一般我們市場上購買的基圍蝦都是人工養殖的,基本上環境都還是可控的。所以不必要太過擔心。而且蝦頭還可以用來製作蝦頭油,用於炒菜別有一番風味呢。

這麼多年基圍蝦都白吃了,原來蝦頭有這麼多講究

材料準備:蝦頭適量,大蒜頭5瓣,花生油(其他食用油均可)適量

製作步驟:

1、 蝦頭洗淨瀝乾水分,蒜瓣去掉外皮,切成米粒狀。

2、 鍋洗淨,燒熱後下適量食用油,油燒至6成熱時,放進蒜瓣。

3、 中火爆香,加入蝦頭,繼續中小火慢慢泡炒,炒的時候可以用鏟子按一下蝦頭,以便蝦頭裡的黃融洽入蝦油裡。

4、 炒至蝦油逼出,蝦頭慢慢呈現成乾癟狀,油的顏色變成深紅色,即可熄火,用濾網取出蝦頭和蒜瓣。

只須留下炒好後的蝦油.....晾涼後,裝入密封的容器裡,放置在通風乾燥沒陽光照射陰涼的地方,這樣可以貯存好幾個月。


用新鮮的蝦炒出來的蝦油,色澤清澈,不混濁,油質濃稠,氣味鮮濃而清香。

炒菜、涼拌或炒飯,加上一小勺,成品的味道特鮮。最為經典的比如蝦頭油泰式炒飯、蝦頭油炒空心菜等等

這麼多年基圍蝦都白吃了,原來蝦頭有這麼多講究

煸幹後的蝦頭,香香脆脆的;

如果喜歡,還可以加點鹽,

無論下酒還是當零食,都非常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