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陶渊明有多爱喝酒?李白都比不上

上次说到陶渊明连官都可以不做,宁守清贫,但有一样东西他却万万不能舍弃,那就是酒。

陶渊明有多爱喝酒呢?今天一笑就结合他的《饮酒》诗,和您聊聊。

《饮酒》,陶渊明有多爱喝酒?李白都比不上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陶渊明有多爱喝酒?李白都比不上

《饮酒》,陶渊明有多爱喝酒?李白都比不上

《饮酒》,陶渊明有多爱喝酒?李白都比不上

《饮酒 其五》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 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其中尤以“见”字出彩。有人曾想把它改成“望”字,但仔细一想,“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更显闲淡之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里含蓄寄托了诗人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莫错过自然之美,及早从尘世抽身回返自然。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也是陶渊明诗作艺术风格的一个典范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诗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于理趣,诗句更流畅,语气更自然,情貌更亲切。

《饮酒》,陶渊明有多爱喝酒?李白都比不上

《饮酒》,陶渊明有多爱喝酒?李白都比不上

《饮酒》,陶渊明有多爱喝酒?李白都比不上

“诗酒风流”第一人——陶渊明

《饮酒·结庐在人境》是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陶渊明爱酒,这是人尽皆知的。他在其自传体诗文《五柳先生传》中写道:“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宋书·隐逸传》中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分到一块很大的公田,“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用六分之五的田地种酿造酒的高粱,由此可见,陶渊明认为喝酒比吃饭重要多了。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陶渊明嗜酒,不仅仅是本性所致,而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从东汉至魏晋的二百年间,内忧外患接踵而来,政治党派对立,党锢之祸时常发生,而文人则首当其冲。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儒学衰微,许多文士被迫害(如嵇康、杨修和建安七子中的孔融等)。面对政治紊乱,同僚被害的局面,魏晋文人多装聋作哑,寄情声色,或谈玄道佛,或隐居田园。更有一些郁郁不得志者,借酒浇愁,倾泻慷慨或悲凉的生命之歌。长期的社会战乱离愁,过于轻易的生离死别,妻离子散,使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哲学观。张扬个性、醉生梦死、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成了他们的不二之选。

另外,对于文人来说,酒可以刺激神经,可以把人带入一种摈除世俗纷扰和功利烦扰的迷狂状态——这正是灵感爆发的契机。所谓“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在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已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催生文字的酵母。酒与饮酒活动,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斗酒斗诗,诗增添了饮酒之乐趣,而酒则舒扬了诗的精魂。

还有,在《饮酒二十首》诗前小序中有这样几句话“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意思是说,写诗的时间是在酒醉后,写诗的目的是为“自娱”,且博故人“欢笑”,并无其它用意。这里,诗人首先就亮出“醉”的幌子,为掩护自己退却作好准备。此外,小序中还有所谓“辞无诠次”之说,这也是障眼法,是诗人采取的又一保安措施。既然是“辞无诠次”,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什么事后润饰整理的问题了,一切保持着它们的原貌,这样,也就更减少了一层危险。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萧统也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这分析得很到位。

别看诗人常喝酒,一喝就是“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其实他们那时候没有蒸馏技术,喝的是自然发酵酒,不超过15度,可能还只有10度,跟我们现在喝的葡萄酒度数差不多。而且他们也舍不得直接喝,还得往里面掺水。也就是说,诗人聚在一起,一边喝这种5-8度的掺酒的水,一边谈心谈文字,跟我们撸串喝啤酒也差不多。

不过酒度数再低也不宜过量。陶渊明这种喝法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陶渊明有一首《责子》诗,说“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诗中透露出陶渊明的五个孩子发育都不正常,很有可能就是陶渊明酒精过量所致。所以,喝酒虽好,但不要贪杯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