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关店了,你究竟在心疼什么?

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关店了,你究竟在心疼什么?

图:电影《一页台湾》

经营书店这事儿,要讲市场逻辑。

本文约3600字 | 建议阅读10分钟

近期,达叔得知一个消息:由于租约到期,诚品书店敦南店即将在2020年关店。也就是说,诚品书店众多连锁中的一家,即将歇业。

2004年,这家24小时书店曾被《时代》杂志亚洲版评选为“亚洲最佳书店”,并且在 2015 年被 CNN 评选为“全球最酷书店”之一。

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关店了,你究竟在心疼什么?

从1999年至今从未关过灯的敦南诚品,走到了这一段历史尽头。虽然书店活成了它们想要的模样,但市场不一定真的需要。

01

人、空间、活动

要说书店的市场逻辑,先说标杆—诚品。

诚品书店在达叔心目中,是天堂般的存在。当年去苏州旅游,我的其中一站就是去那个传说中的“打卡圣地”。

拍照只是一个附属动作,达叔更多的是感受这个地方究竟和其他书店有什么不同。

首先是大。近5万平方米的空间,囊括商场、书店,美食餐厅和咖啡厅,画廊、多功能视听展演听、实验剧场、艺文空间等。

诚品的标杆性在于,它创新性地将人、空间、活动自由组合,发展出不同场所精神和经营内容。通俗地说就是“百货商场里最会卖书的,书店里最会做生意的”。

诚品模式和“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精神也被不断地复制,从中国台湾到中国香港、苏州、南京。

其次是书的种类非常多。达叔家在重庆,几乎没有在本地的书店里找到心仪的外国原版书籍。但是在诚品,你可以通过各个外国作家分类、图书标签分类按图索骥,图书应有尽有。

判断一个书店的审美和水准,其中一个指标就是图书选品,这很考验图书专员的审美,当然还有书店本身对书的品质要求。

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关店了,你究竟在心疼什么?

▲达叔当时在苏州诚品拍的照。这样摆放图书,不难看出,选品专员还有点幽默~

说得太微观了,其实达叔想表达,以文化为内核,书店为载体的诚品,源源不断地给国人输出精神食粮,在商业上,看似找到了理想(打造文化)和现实(赚钱、活着)之间的平衡,年营收超40亿元,但是卖书只占其中的30%。

这个时代,单纯地卖书已经没法赚钱了。

在中国大陆的某些地区,人们可能无法深刻感觉到城市、商业发展对书店经营的压迫。以节奏“飞快”的香港为例,书店们由于租金上涨和营收下滑的双重压力,已经被逼到二楼阁楼,一块只有十几平方米的空间盛书。有的甚至“蜗居”在七八楼。

3年前,达叔去香港,在旺角寻找书店,看到就是下图的景象。它们缩在阁楼里,和楼下车水马龙的世界隔绝。你很难想象它们怎么维持下去,达叔挺理解老板的心情。

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关店了,你究竟在心疼什么?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不是偌大的城市装不下阳春白雪,而是经营书店这事儿,得讲市场逻辑。

02

书店的逻辑

每每说到书店的生存问题,人们言语中多了些温柔。

书是文化的输出,书店是文化的载体,理应被归为公共场所,像图书馆一样,由国家提供财政支持,“你负责传播文化,丰富国民生活,我负责赚钱养家”。

一旦将书店放进市场竞争中,一切就变得残酷了。

很多创业者时常带着理想和兴趣入场,但是商业的真相往往与二者无关。没有哪个行业像书店这般,手握理想在市场中挣扎,把群体舆论当作最后的保护伞。

2008年,因10年租约到期,房东计划将租金上涨10倍,上海的文化名片季风书园陕西南路旗舰店陷入关门险境。为了保护这家孑然独立的传统书店,文化界发起了一场“保卫季风”活动。当时,最有名的一句口号是“地铁站里不能只有哈根达斯,而没有哈贝马斯(德国作家、哲学家、社会学家)”。

地铁运营公司瞬间置于舆论风口,似乎不让季风留下就是“没文化”。经过半年不断僵持和谈判,地铁站同意保留这家书店,和书店续约2年,第3年有优先签约权,店面的一半租金维持10年前每平方米6元的标准,而另一半则涨到不低于每平方米20元。

哈贝马斯救下了季风,但是不知道哈耶克会不会哭泣。

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关店了,你究竟在心疼什么?

▲2017年4月22日,朴道草堂书店在文章《谁是杀死书店的一个凶手》,称自己被政府勒令关门,厄运降临

03

当当线下自救

把卖书做到极致的当当,是书店商业化话题不得不谈的一级。

2016年,当当完成私有化,离开了纳斯达克。回到国内的当当,把触角伸到了线下书店。

第一家书店开在长沙岳麓区。有人远道而来,想看看当当网能把书店做成什么样。“设计用心,空间感独显。图书以大众为主,特色不足,布局的细节流于平庸,功能性鲜有亮点。这是赔本赚吆喝的旗舰级民营书店,难以复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馆员顾晓光在微博评价。

那一天,当当书店共卖出10373册图书,营业额达20.56万元。

最吸引人们的不是这个体验空间,尽管他有充满设计感的砖红色内饰,和建筑错落感的书架。当当书店最大的魅力是图书价格。

在微博和大众点评上,几乎所有对梅溪书店的评价,都离不开“线上线下同价划算”。人们买书的心情,和到Nike折扣店差不多。

因此这个线上线下同价策略,一度遭受同行的非议,认为他们打价格战,破坏市场秩序。“但图书的平均折扣为6.8折,线上的图书价格就是这么低,我们只是把优势发挥到线下。”当当实体书店副总经理蒋智说。当当书店能将图书毛利压到行业平均的30%以下,而传统书店卖书能打8.5折,已经是很大折扣。

李国庆曾放话“3年开1000家书店”。不过根据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18年底,当当书店开店总数将达到30家左右。距离“1000家”,还差970家。

2018年4月,当当网被天海投资以75亿元收购,李国庆夫妇将不再拥有当当的控制权和管理权。

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关店了,你究竟在心疼什么?

04

逃不开的线下书店问题

开店1年多的当当书店虽然整体盈利,但在书籍以外的其他领域表现并不理想。

3年内开1000家店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加盟商的力量,面对外界质疑,李国庆这样回答“希望合作方提供1000平米以上5年免房租,并承担装修费和讲座等活动的费用;对超市,文体部要有当当品牌露出;加盟店,要求图书和文创产品从当当进货,店招用当当统一标识。与线上同价,我提供毛利保护和供应链。”这1000家店中,800平米的中型直营书店占30%~50%,其余是合作和加盟开店。

当时采访当当实体书店总经理蒋智时,对方反复强调当当书店正在探索多种业态,书店搭配餐饮、文创、手作甚至影院等,但必须围绕书本身,不能繁杂。“书是核心,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能带来流量,能带动其他消费。”

有人说,当当网讲这个实体书店的故事,旨在未来在国内IPO。但是,存在感正在削弱的当当,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呢?那句放在当当网站显眼位子的标语,“敢作敢当当”,听上去铿锵有力,实际上面目模糊。至少打开京东时,用户知道自己是为了“多快好省”。

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关店了,你究竟在心疼什么?

▲放在当当网站显眼位子的标语,“敢作敢当当”,听上去铿锵有力,实际上面目模糊。

05

理想的成本,市场买单?

3年后,那家以哈贝马斯之名保护下来的季风书店,与地铁的3年租约再次到期。有人呼吁第二次拯救,但这次人群中掺杂着市场的声音:哈贝马斯固然需要,但为保住哈贝马斯而拒绝哈根达斯的巨额成本不能强加于人。以文化的名义进行逼视和审判,在市场经济之下,显然不公平。

2013年3月各方达成最终方案:为了城市文化,季风可以留下,但必须腾挪到地铁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保留季风的成本也不再由作为企业的地铁公司承担,而由作为公益单位的上海图书馆承担。

有人说,热爱季风的人抛弃了它,因为他们的热爱停留在嘴上,没有变成实在的支持。

其实是情怀败给了商业——房租和劳务支出等综合成本是当年的200~300倍。书店不是公共图书馆,是市场的一部分,应该由市场决定其命运。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诺基亚CEO约玛·奥利拉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现代化的安卓手机蚕食时,言语中透露无奈。可是商业故事没有终结,当人们议论亚马逊的实体书店和它的数字王国,再回头看国内的书店,才发现它们的新故事也拉开了序幕。

故事的主角——实体书店,已不再甘心偏安一隅。它们试图撕开文质彬彬的外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商业地产中,学着入世修行。除了精致装修的“标配”,书店的核心和受众也变了。

西西弗是入世最早的一批书店中的典型,1993年发迹,曾因实体经营的租赁成本上升和电商兴起,险些倒闭。2007年,它终于放下了理想主义,转而追求坪效,让500~800平米的精致小店遍布成功学、青春文学等图书,迎合大众喜好。相比之下,诚品、方所这样的书店更矜持。

诚品有25万种图书,其中有90%在其他书店看来都是“滞销书”。而方所主打美学,虽然只有3成左右的面积留给了图书,但“创始人曾主修设计,更重视艺术类书籍选品。”前员工说,他曾经在方所淘了几千元的外版艺术书。

纵然季风书院命运多舛,如今得以穿上绿色和木质色调外衣,店里搭配书、餐饮、文创,书籍的陈列明朗清晰,风格沉静内敛。

连锁书店打造品牌,正在努力变成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去台北逛“诚品”,去北京看“万圣”,去南京找“先锋”,去上海看“季风”……它们不止卖书,还要供游客拍照,提供饮品、文创产品,定期举办活动,趋向公共空间。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方式恰恰让无数传统书店渐渐扭亏为盈——光是一杯咖啡的毛利就是一本书的两倍。

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关店了,你究竟在心疼什么?

▲老牌“季风”重获新生,读者、市场皆大欢喜。

06

请在这里买书?请在市场卖书

在市场上,关店的敦南诚品并不是第一个。当时,当当梅溪书店开业时,也主打24小时营业。但是囿于晚上客流量少,开店会耗费人力物力,其24小时营业活动宣告结束。而三联韬奋书店位于北京政务中心的第3家分店,享受了减免部分租金的优惠,但必须和政务中心一致,在周末人流最多、盈利最好的时段谢绝营业。

“独立书店的灯光会一直亮着,温暖着在此喝咖啡上网下单买书的人们。”顾晓光走遍了重庆和上海的书店后,发出感慨。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意识到,书店已不再只是图书出售者,也是服务提供者,要活下去,就要设法降低运营成本,或提升服务附加值,通过其他途径促进消费。

回到本文的题目上,第一家24小时书店要倒闭了,有人在网络上“悼念”它曾经温暖了无数读者的心。书店和市场的博弈会一直持续,各种力量在拯救书店,但书店终归要自救

在美国的某个书店里,写着一句标识“Find it here, Buy it here, Keep us here(请在这里买书,让我们存活下去)”,但消费者并未因此驻足。

因为热爱,所以苛责。说句题外话:我爱诚品,也希望它能来重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