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不宜久浸,爲何可以煮?

茶葉久浸和煮茶的區別在哪兒?

這看起來挺簡單的一個問題,其實很不好回答,因為二者似乎是矛盾的:我們都知道,茶葉不宜在水中久浸,但我們為什麼又經常煮茶喝呢?你說茶葉久浸會釋放很多物質,那在沸水中熬煮5分鐘,釋放的物質不是更多嗎?

茶葉不宜久浸,為何可以煮?


我們說的茶葉不宜久浸,主要是因為茶葉中不僅咖啡因、鞣酸等物質會大量浸出,影響口感和茶湯品質,而且已浸出的有益成分也會因為氧化等原因而遭到破壞。

茶葉在沖泡時,前幾泡已經將大部分可浸出內含物質都釋放得差不多了,如繼續以100℃以下的熱水或溫水浸泡下去,意義不太大了。而此時,如果用沸水熬煮,效果就不一樣了。

茶葉不宜久浸,為何可以煮?


曾經不止一位業內朋友與小懂交流時表示,非常喜歡煮茶,煮出來的茶湯往往讓人慾罷不能。小懂喝煮茶的茶湯時,也能感覺到濃稠、甜滑的湯感,甚至還有不一樣的香氣,確實是沖泡所無法達到的。

這就是久浸和煮茶的區別了。茶葉經過沖泡,很多內含物質已經釋放,一些低沸點的芳香物質也揮發殆盡。此時,如果高溫熬製,茶葉中的高沸點芳香物質就會釋放,一些粗纖維裡的糖分也會析出,於是湯質也會變得甜稠。

茶葉不宜久浸,為何可以煮?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煮茶可以讓茶葉內對人體有益的水溶性物質如咖啡因、茶色素等及其脂類物質充分浸出。脂類物質對人體腸道是大有裨益的。總之,煮茶會讓我們喝到不一樣的茶湯。

不是所有茶都適合煮。煮茶一般選用兩種茶:一種是發酵重的茶葉,如熟普、六堡茶、老茶頭、老茶婆、紅茶等。

茶葉不宜久浸,為何可以煮?

還有一種是年份較長的陳年老茶,比如老白茶、老普洱、陳年巖茶、陳年鐵觀音等。

所以,我們一般不提倡沖泡茶葉時,讓茶葉長時間浸泡;但是對煮茶,還是比較寬容的,甚至有很多人長期堅持煮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