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教師

我是一名教师

我是一名教師,平凡、普通。三十年教齡,教書育人,默默無聞、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沒有鮮花,沒有掌聲,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粉筆染白了鬢角,歲月添多了皺紋,看書改作業累壞了眼晴,不規律的生活得了胃病、頸椎病……

然而,我是一名教師,我無怨無悔!三尺講臺,我奮鬥不息。我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教好書是我的天職,育好人是我追求的目標。

曾記得,一九八八年三月,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走進了一所並不寬敞,卻灑滿陽光的教室,面對著幾十雙天真無邪、求知若渴的眼晴,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要做一名教師,要在這三尺講臺上開始我人生的追求。

上河小學,這所不大的簡陋的鄉村小學,沒有多媒體教學,沒有先進的教學儀器,沒有電腦,甚至連一臺電視機也沒有,就是在這樣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我和幾個老教師憑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和對孩子們的痴愛,我們一干就是十幾年。我們精誠團結,愛生如子,我們循循善誘,我們孜孜以求、誨人不倦。在這所不起眼的學校裡,走出了西安交大的高材生、北京科技大學的研究生、成都大學的研究生,還有國防生……

忘不了那個漫天飛雪的傍晚,為了輔導學生作文,我囑咐上幼兒園的女兒放學後先到她奶奶家去。誰知她奶奶那天下午正好不在家,當我輔導完學生回到家,卻看見我五歲的女兒在大門口的雪地裡蹲著,凍得瑟瑟發抖,嗓子哭啞了,發不出一點聲音……

看到這一切,我的心都要碎了。我不顧一切地衝過去,一把抱起心愛的女兒。“孩子,媽媽對不起你,媽媽真的對不起你!”吻著孩子凍得冰冷發紫的小臉,此時的我己淚流滿面。這就是我們做教師的,常常為了別人家的孩子忘記了自家的孩子,對學生們的付出要比自家的孩子多得多,這就是我們做教師的無私奉獻!

十幾年前,我調入了潭頭交通希望小學,在這個大熔爐裡我得到了徹底的鍛鍊。

在這裡我連續幾年做班主任工作,在幾年的磨鍊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努力去打造順應新時代發展的具有良好班風的班集體。我深深地體會到,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要有耐心、細心、愛心,更要用心、要“嚴”中有“愛”,有胸懷、有策略,要用智慧科學管理班級。我所帶的班級連續幾年被評為鎮優秀班集體。我也多次被推薦為鎮縣市級優秀班主任。我所教的語文課在鎮、縣質量檢測中,常常名列前茅。

對待特殊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兒童更多的,是無微不至地去關心愛護。張曉明,這個爹死娘嫁,從小沒爹沒孃的孩子,一直靠兩個姑姑和政府的救濟生活。學習基礎差,性格孤僻,玩劣成性。我一方面要像父母一樣發自內心地去疼他愛他,另一方面著重培養他健全的人格。

有一次,他生病了發高燒,姑姑又遠在數十里外,我只好帶他拾藥、打針。用酒精幫他擦身、用溫開水幫他物理降溫……直到他退燒了,我才鬆了一口氣。星期天,我帶他到家裡玩,給他做好吃的飯菜;在班上讓他管理圖書,培養他積極向上的思想。他進步了,變得陽光、愛學習。有一次,他在作文中寫到:我從小沒有享受過父母的愛,我的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我,我多想叫她一聲老師,媽媽……”

還有什麼比學生的進步,更讓老師興奮?張曉明變了,他知道感恩、懂事了!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當那一雙雙小手,捧著從嘴邊省下的棒棒糖,用稚嫩的聲音說:“老師,您吃!”當他們用稚嫩的畫筆,畫出獻給老師的鮮花,當他們把自制的賀卡悄悄地放在講臺上……我常常被這些懂事的孩子們所感動著。

就在今年暑假前,有幾個同學聯合起來,為我寫下了一封信,字裡行間表達了對我的感激之情。看著這封信,我心裡一陣陣感動,哦,多懂事的孩子!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工作,他們卻給了我世界上最純真的情感,我感到莫大的幸福!那一刻,我慶幸,我是一名教師,能體會到人世間最為純粹的愛意!

當我每一天、每一次捧著書本健步走進教室,面對著五十多張鮮花般燦爛的笑臉,我總是那樣得激動,情不自禁、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告訴自己:我要用愛心去滋潤他們,我要用知識的乳汁去哺育他們,讓他們一個個長成參天大樹,成為國家的棟樑和社會的有用人材。我慷慨激昂地講解,抑揚頓挫地朗讀,不厭其煩地引領……

我不敢懈怠,因為我是一名教師,肩上的擔子任重而道遠,我要勤奮努力,無愧於一名教師!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是一名教師,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地教師!

作者:李淑娟,女。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人。註冊筆名:李小溪。欒川縣作協員。愛好:看書,寫作,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