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浅淡的艺术形式与“尚朴”精神的审美基调

水墨浅淡的艺术形式与“尚朴”精神的审美基调


文人画鼻祖王维何以“一变钩斫之法”而独创“水墨渲淡”?一方面我们认为王维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精通佛典和禅文化很可能受了佛学中“色空”观念的启示。《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在释家看来,一切器世间万有都逃不脱“成、住、坏、空”的自然规律,所以器世间的万有(即色)乃属空幻的表相,(包括形象、色彩等)转瞬即逝,追逐幻相是愚痴和徒劳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第三只眼睛去认识宇宙之真实相。而人类多是因为迷于对事物的表相的追逐而忽略其真实相——“道”。所以,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

水墨浅淡的艺术形式与“尚朴”精神的审美基调


从这种对宇宙人生的深层认识引申到绘画艺术形式的审美上,文人画放弃了钩斫细谨和色彩绚烂而选择水墨浅淡的审美基调应该是不难理解的。事实上,王维之后的历代文人画画家大体选择了这一审美基调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而成就了传统文人画的简朴、高逸、淡雅。

水墨浅淡的艺术形式与“尚朴”精神的审美基调

当然,这不仅仅是来自禅文化和老子思想的影响,其中也有儒家文化“尚朴”观念的启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绘事后素”的观念。刘勰的《文心雕龙》说:“衣锦絅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上一句是说在锦衣(礼服)外面罩上“絅”(用麻布制成的单罩衣)是因为不喜欢它太过艳丽了些。《朱熹集传》这样解释:“锦衣而加絅也,为其文太著也。”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曾有西方人说中国是蓝蚁之国,意在形容中国人的服饰缺少复杂的色彩变化,而多取简单的蓝灰色。大概中国人这种对服饰的选择也是缘于中国人这种“尚朴”的文化精神吧。这和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人何以“不贵五色”而独尚水墨如出一辙。

水墨浅淡的艺术形式与“尚朴”精神的审美基调

下一句“贲象穷白,贵乎反本”,典出《易经·山火贲》卦的上九爻辞:“白贲,无咎,终吉。”在这里,“穷”是“最后”或“终结”的意思。上九爻是贲卦六个爻辞的最后一爻,爻辞曰“白贲”,所以说“贲象穷白”。“贲”是“文饰”的意思。“白贲”是“无所文饰”的意思。所以无所饰,而返还本然,所以“无咎”(没有过患),最终是吉利的。

水墨浅淡的艺术形式与“尚朴”精神的审美基调

整个《山火贲》卦的六个爻辞诠释了对于“文饰”的六种态度或阶段程度。我们可以发现从初爻的“贲其趾”(刚刚开始进行文饰)到六四爻“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的文饰之极,到六五爻的“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的渐渐淡化了的文饰。最终到上九爻的“白贲,无咎”的无所饰,揭示了一个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返璞归真”的哲学理念。从饰之极乃至无所饰,正是从有到无,从复杂到单纯的中国先哲对宇宙人生的深层次认识而引申出中国传统文人画“尚朴”精神的高雅境界。


水墨浅淡的艺术形式与“尚朴”精神的审美基调


杨峰,一九六八年生于济南。现为济南美协会员,曾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其作品传统入法,重品尚意,寄情于烟霞间,笔墨凝重雄浑,拙朴华滋。曾多次在全国及省,市级书画大赛中入选,获奖,作品被收入在多种集册中,并列登在许多专业报刊上,被诸多馆、院及藏家鉴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