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宏觀經濟

融市場的名利場

做期貨的大家都知道,原來中航油陳九齡當年對石油的價格的判斷都準確。我記得他好像他內部的說法是認為石油的價格至少80到100美金,結果漲了147,但是回調跌的也是非常巨大的。期貨行業是一個高槓杆的行業,你把趨勢看清楚的,不一定賺錢的?因為它中間的任何一次反覆可以就讓你傾家蕩產。比如說,陳勝吳廣鬧革命,最後坐江山的是劉邦。你趨勢看對了,你未必能掙錢。在中國這個市場,從股票市場而言,純粹的價值投資者在很長時間它是很難受的。為什麼?因為在一個非理性的還不是很有效的市場,當處在下跌趨勢的時候,價值是被打到地板上的。那反過來,如果上漲的過程當中,他又給你找了天花板,有時候長期的價值投資者在人大牛市當中不是賺錢最多的,因為他早早的離場。所以我們呢從看宏觀經濟和看市場不是說完全的對應的關係。所以我們今天講這個宏觀經濟,也只是給大家做一個參考。我們看改革開放,78年改革開放,搞了22年,中國的人均GDP在00年的時候,進入了一千美元。一千美元是個分水嶺,一千美元以內我們和跟亞非拉國家是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的。

新時代新機遇

很多國家到了這個階段,它就越不過去了,也就是說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才能夠成功的。從中等收入進入高收入國家,這一步是很難跨出去。那今天這個中國是一個非常特殊階段,現在國際上是美國歐洲西方世界對中國今天的經濟發展其實出現了小小的恐懼。

外交的標誌,能不能解決臺灣問題?你現在的記中國經濟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出口的國家,GDP已經是追上了美國的65%。這個時候美國人的心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美國無論是商界戰略界,政治界它的精英階層,無不感受到來自於中國競爭壓力。那中美進入了全面的博弈階段。我們現在去收購美國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不會得到美國的外資什麼投資審查委員會的批准,下一步它對中國一定程度的封鎖都是可以想象的。貿易戰在文化在科技,在政治,在外交全面的活躍,所以這個階段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你就像易經裡講,潛龍在淵,你的追求是飛龍在天,就像一個飛機在剛剛要起飛的時候是最脆弱的。我們這個階段,中國大的國策,一定不能出現大的問題。中國人的智慧是超過前蘇聯的智慧。我們在這個階段,中國沒有軍事是不行的。但是如果說我們一味地強調軍事,我們是沒有根的,所以要把民營的民營這個經營的這個機制和軍隊的這種結合。

一直到二戰結束,今天你全面的貿易戰不可想象。為什麼?因為美國一些大公司,它的產業鏈已經不到全球了,你要打破這個產業鏈很難的。我們就在研究各個行業的產業鏈,比如說啊這個新能源汽車,我們第一個研究儲量在哪裡?第二個誰來加工?然後怎麼能夠變成電池,誰的這個技術最好?最後要用在汽車上。新能源汽車三大領域,電控電池,汽車輕量化等三大領域,每一個領域都是巨大的投資機會,每一個領域都是一堆牛股。我們最後全部都投完了。電池要回收,所以我們投了這個回收,我們是這樣的一個產業鏈拖下去,最後我們我們現在正在發一個基金,就是我們我們做了一堆行業的回收叫化纖回收,廢舊金屬的回收,鋰電池的回收等等。為什麼我們要做一個環保基金?我們最後發現每個產業鏈沿著這個投下去,都牽涉到什麼?回收啊,沒錯。那你研究這個產業鏈,當一個企業在一個產業鏈條當中的時候,你說一個政府和一個經濟區域,它把這個鏈條打破,在這個過程當中橫加這個稅收,這個產業鏈短期改變很難,莫迪一直想學中國,想把印度經濟搞活難,為什麼?我們中國很簡單,小平同志,有一首歌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對吧?莫迪在印度哪個海邊畫了一個圈,沒用。

我18年怎麼看?兩個字震盪。沒有大的趨勢性行情。要想要想改變這個觀點,我在6月底再去看一看,上半年這個觀點是不會變的。那麼這種情況呢,中國要機會在哪裡?價值投資和成長性投資。在18年都有各自的機會,這是股票市場。那具體看哪些?第一,看高端製造,智能製造,這是很現實的。中國很多的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即將結束,龍頭公司已經滲出,他們正在進行著很強的科技創新。那麼第二個,是現在科技創新確實在中國生產這方面的公司很多,但是一定要注意現在媒體上登的那些獨角獸,什麼叫獨角是吧?大概的來說像360借殼,急回來幹嘛的,你知道套中國人民的。因為他們已經在國外已經炒得很高,他們最好的成長期已經過去了。現在此時請人家回來,有點馬後炮。更現實的是什麼?現在應該支持咱們本土正在創新的企業。

市場機會永存

中國國內的政策是穩定的,但是關注中美之間處於全面衝突的這種邊緣。所以18年市場要給予兩大風險因素,第一監管新規已經在去槓桿了。第二個中美之間的博弈所形成的短期的這個不確定性帶給大家的壓力,無論是股票市場啊還是商品市場,我覺得都提醒大家,機會和風險永遠並存。大家放心,只要人活著,只要市場前還在,機會就在你身邊,錯過了一個沒關係,後面又來,他就跟海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所以永遠有機會別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