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多伦境内发现国内首处火山碎屑(灰)流地质景观

近日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

《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

在多伦县拍摄期间

在该县境内发现了一处

国内最年轻的火山碎屑(灰)流地质景观

此处景观的发现对“多伦环”成因也有了

新的诠释方向

罕见!多伦境内发现国内首处火山碎屑(灰)流地质景观



此处火山景观

位于多伦县滦源镇附近

现场地貌留有

古火山口、火山熔岩、火山弹、火山岩等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邱小平介绍,这处火山遗迹大约是在100万年以前喷发造成的,火山碎屑流堆积起来的这座山远看像一块岩石,走近观察发现这些火山喷发物比较松散,并没有完全固结成岩石。碎屑流中间出现的几条共生斑岩脉标志着此处火山碎屑流确为火山喷发时形成,而排除了其他成因。


罕见!多伦境内发现国内首处火山碎屑(灰)流地质景观


▲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跟随邱小平拍摄发现的火山碎屑流景观

据地质专家介绍

这样典型的碎屑流

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而又少

此次发现弥补了

我国大型年轻火山研究领域的很多空白

其价值具备申报世界火山地质遗迹的各类条件

同时在旅游开发、科考研究等领域

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罕见!多伦境内发现国内首处火山碎屑(灰)流地质景观


邱小平在多伦县境内初步考察认为,这座距今100多万年的年轻火山不仅留下了独特的地貌形态,而且跟“多伦环”地质活动息息相关。

邱小平通过考察多处地貌特征分析,“多伦环”成因系陨石坑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论证。“多伦环”周围发现有大量涌泉现象,这些泉水共同的特点是温度低、矿化度低,这跟地表水温度高、矿化度高完全不同,说明涌泉是地下水。设想“多伦环”是一个沉降的环,它是由于地下岩浆活动而导致的地壳结构下沉,涌泉现象就是地壳下沉形成的,这样的作用力就会形成“多伦环”这样的地质结构。


罕见!多伦境内发现国内首处火山碎屑(灰)流地质景观


邱小平还介绍说,多伦县全境是蒙古高原上一处特殊的小盆地,这个盆地往下沉降,它引发了大量地下水涌到地面,导致多伦县境内有很多湖泊,这些湖泊的水源大部分来自地下水,独特的小气候让这里也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一方沃土,自新旧石器时代这里有人类繁衍生活也就不足为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