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他攜妻子赴美養老,卻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古稀之年,他攜妻子赴美養老,卻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1923年,20歲的送了翩翩公子與其未婚妻程季淑就餐話別後,就戀戀不捨地登上了赴美留學的輪船。而兩人約好三年之後就成婚,而梁實秋送了一塊手錶給他的未婚妻,他則收到了未婚妻親手繡上了一幅"平湖秋月圖"的手絹。

古稀之年,他攜妻子赴美養老,卻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而後在美的三年,梁實秋帶著對未婚妻的思念和無限動力進行深造。終於他學有所成,一切似乎很順利時,梁實秋確切突然收到了未婚妻程季淑的來信,信上說家人給她介紹對象了,若梁實秋還不回,恐怕她就要嫁別人了。

於是,在1926年的夏天,還沒拿到碩士學位的梁實秋提前回國了。次年2月,即農曆的正月初十,二人於北京完婚。但是,婚後不久,大革命的形式開始變得嚴峻了。於是夫妻二人自北向南,過上了顛沛流離的日子。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先是去到了南京,後南京被北伐國民革命軍佔領,於是二人在亂世中又無奈奔向了上海。

古稀之年,他攜妻子赴美養老,卻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到了上海後,兩人過上了一段安穩幸福的日子。妻子有身孕後,梁實秋就不讓她工作了,從此就開始"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因此程季淑一生都基本是相夫教子為主,不管丈夫是在上海、青島或是北平,她都是盡心盡力照顧著丈夫和3個孩子。

因為妻子的支持,梁實秋在事業上也是很順利的。而1930年,梁實秋被山東大學邀請去擔任外文系的主任兼圖書館館長;而1932年,又到了天津編《益世報》的副刊《文學週刊》;1934年,則應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的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天,他創辦了《自由評論》,先後主編了《世界日報》的副刊《學文》以及《北平晨報》的副刊《文藝》。

古稀之年,他攜妻子赴美養老,卻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而七七事變爆發之後,北平淪陷。梁實秋也被日本人列入了黑名單,最好的辦法就是逃離北平。但考慮到岳母已年老體衰,無法長途奔波。於是他和妻子經過了幾日權衡,最終決定了讓他先獨自離開,待局勢稍緩,再另作打算。

古稀之年,他攜妻子赴美養老,卻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卻沒想到,夫妻這一別後就六七年了。後來岳母病故了,其妻才攜孩子到了重慶,一家人終於團聚。當妻子帶著孩子們又拖著大堆行李,再次出現在梁實秋面前的時候,妻子已經43歲了,而眼角間的皺紋也很明顯了,耳旁也有了白髮。

古稀之年,他攜妻子赴美養老,卻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幸運的是,之後他們就一直生活在一起了,不管在戰後的北平,還是在離島臺灣漂泊,又或者定居於美國,夫妻二人都是彼此相伴相隨的,相濡以沫,而妻子程季淑,總像一個大姐姐細心呵護梁實秋。

30年代起,梁實秋開始翻譯莎士比亞的作品,中間曾經斷了一段時間。而在退休後,因為妻子的鼓勵,終於於1970年翻譯完了《莎士比亞全集》,一共差不多用了四十年。翻譯莎翁著作的確是非常浩大的工程,幸好多年來,妻子一直陪伴在梁實秋的左右,所以他並不感到枯燥和寂寞。

古稀之年,他攜妻子赴美養老,卻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1972年,年近古稀的梁實秋攜妻赴美養老,想要一家人共享晚年。但是,很不幸的是2年後,夫妻二人去超市購物,妻子被臨街一倒下的梯子砸中,而妻子而傷勢過重,醫治無效離世了。

這嚴重打擊了已年邁的梁實秋,不得不說,美國可以說是梁實秋的一個生離死別之地。年少時,他因赴美深造被迫與未婚妻分離,而老來攜妻子赴美養老,又因為這一意外結束了兩人的美好晚年。所以,在妻子離世半年後,梁實秋就應邀赴臺,離開了美國這個傷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