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會「官僚化」現象

背景鏈接

學生官僚化,如今並不罕見,部分高校學生組織就像“小官場”,“抱大腿”“混圈子”“打招呼”等不正之風盛行。這些學生組織的成員,有種種心得體會:“那套話術和玩法,跟官場陋習沒啥區別。”“我是靠學長‘打招呼’進的社團,所以一進去就有靠山。”“在校園裡碰上了,不能喊師兄師姐,要大聲喊‘主席好’。”……

[熱點解析]

學生官僚化,在輿論場總能收穫相當大的共鳴,這本身也說明了部分“學生官”傳遞出的總體觀感。大學不是社會,但它卻是學生從成年到步入社會的一個過渡。在大學裡,學生不僅應該學到專業知識,也應該完成社會化的過程。因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學裡有些許社會氣息實屬正常。這裡的社會氣息,其實是讓學生提前認識到社會的生存規則,學會與人相處。但若充斥官僚氣息,會讓學生喪失作為一個大學生的本心。

青年興則國家興,這些學生將來會進入各行各業。年輕一代與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慼慼相關,如若提早便被不正之風所腐化,導致不同程度的信仰崩塌、人格缺失,呈現出與其不相符的圓滑、世故、鑽營,那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以後,又會是怎樣的一番光景?今之少年,國之希望,本該氣正風清的學生組織,被官僚主義等歪風邪氣長期浸染,其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是什麼導致原本正直熾熱、善良真誠的學生會有如此行徑?實際上,年輕人就如同一面鏡子,他們的模樣往往是社會某些形態的鏡像。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有的年輕人並非生下來就懂山頭主義、圈子文化,而後期的“自學成才”,也往往是社會的局部環境所雕刻的結果。身邊有“官僚化”的壞榜樣存在,年輕人自然就容易“有樣學樣”。


學生會“官僚化”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