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2018 年,拼多多和小米相繼上市。儘管這兩家企業近來的股價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坐穩國內科技互聯網企業前十的位置,倒也沒什麼問題。

拼多多和小米上市,把黃崢和林斌這兩位前谷歌員工帶到了舞臺中央。與此同時,兩位仁兄的前領導李開復先生,在康復之後的近兩年越發活躍,不久前更是帶著自己的新書,在海內外掀起了一場 AI 教育風潮。


「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加上「AI 女神」李飛飛一次次登上頭條,以及谷歌回中國的傳聞影響,TMT 領域在一段時間內,開啟了「谷歌幫」的風潮。曾經的谷歌前員工們在撤離之後各奔前程,時隔多年來看,也都闖出了自己的名堂。

說起「谷歌幫」,其中最為悲情的一個,當屬創辦了蘭亭集勢的郭去疾。今年六月,他正式從蘭亭集勢辭職,要去「追求其他事業」,而他創辦的蘭亭集勢,也在近日由於連續 30 個交易日股價低於 1 美元,未能滿足掛牌的最低標準,面臨著被摘牌的尷尬。

「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目前,蘭亭集勢處於期限為 6 個月的「治癒期」,如果不能在這個階段內提回股價,那麼蘭亭集勢的股票將會被暫停交易,紐交所將發起退市程序。

回顧上市這五年,蘭亭集勢始終處於流血狀態,連年虧損、股價持續暴跌,號稱「外貿第一股」卻在上之後迎來了一瀉千里的悲壯命運。

「1」


從微軟亞馬遜到谷歌,天才少年創業前


從郭去疾讀書及工作履歷來看,他是個典型的天才以及別人家的孩子:

讀高中的時候,郭去疾來來回回參加了三十多項橫跨各個學科的大賽,全部獲得了獎項;

作為理科生曾被老師誇「古典文學造詣深作文寫得好」;

高中畢業被學校保送,比被迫北漂的撒貝寧還強那麼一些,北大物理系和中科大由他挑選;

在中科大大學就讀期間,加入華為中科大實驗室實習,一畢業就拿到華為的 Offer,同時,收到了包括斯坦福、哥倫比亞在內的多家院校通知書。


「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不過,這些學校倒都沒給郭去疾全額獎學金,所以就發生了李開復博客中寫的那段「我的年輕朋友郭去疾」的雞湯故事,大概是說郭去疾挨個給教授寫郵件,終於收到伊利諾大學一位願意資助他的教授回信的故事。

也正是在伊利諾大學就讀期間,郭去疾結識了前去演講的李開復,並被後者推薦他去微軟研究院實習。一年後,畢業後的郭去疾正式加盟微軟,成為這個全球頂級科技企業的一名程序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努力的意義不在於一定會成功,但是運氣往往躲在努力的背後。郭去疾用努力和實力換來的好運氣,一直延續了很多年。


「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在李開復的建議下,郭去疾跑到斯坦福讀了 MBA,順便亞馬遜工作了一段時間,恰巧趕上了亞馬遜收購卓越網,便並跟隨團隊回國參與了收購。

2005 年,李開復從微軟跳槽至谷歌,郭去疾便正式轉會谷歌,之後成為了深陷輿論危機的李開復的左膀右臂。之後的幾年,他跟隨李開復重回故鄉,成為谷歌中國四人創始團隊中,備受李開復信任的一個。


「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只可惜,谷歌中國的發展並不如想象中順利。2010 年,谷歌宣佈退出中國,開啟了「谷歌幫」們各自奔天涯的歷程。而此時郭去疾已經拋開李開復、獨立創業兩年了。他的起點便是,加盟蘭亭集勢,擔任董事長兼 CEO。

這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還順便手收下了黃崢不大成功的電商項目歐酷網,成為兩個人商業上的一大交集。

蘭亭集勢成立最初的幾年,的確創造了不少風光,美國敲鐘這件事兒,郭去疾可比黃崢早了很多年。只不過,等待郭去疾和蘭亭集勢的,是短暫的風光和長久的苦難。時至今日的很多年裡,蘭亭集勢便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2」

締造外貿第一股,上市之後非坦途


蘭亭集勢成立之初,便立志成為區別與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新物種。

「我們代表了一類根植於供應鏈的新型的電子商務公司,相比較而言,亞馬遜、噹噹們跟供應鏈的關係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渠道型關係,而蘭亭集勢則是對傳統供應鏈的重新整合和改寫。」意氣風發的郭去疾如是說。

跨過電子商務這事兒比較複雜,一共會涉及六個環節,阿里的業務主要在這個業務線中涉及其中兩個,最多再影響兩個,如圖所示:

「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但問題在於,當時國內商品以價格為主要優勢,因此在生產和國內出口階段,利潤相對較少。只有當低成本的廉價產品被送往經濟發達的地區,通過收入差異而提升的利潤值,才是賺錢的關鍵。即,圖示中 D 到 F 三個階段。

出於這個原因,蘭亭集勢在打通了各個環節的渠道之後,試圖簡化外貿流程,構建一個一站式的消費路徑,即蘭亭集勢將 A 到 E 各個階段全部整合,直接將商品送到海外用戶手中:

「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在銷售階段,蘭亭集勢的營銷策略也十分「本土化」,通過 Google、Twitter、Facebook 等平臺進行廣告投放,直接將商品信息放到消費者眼前。在其電商網站上,婚紗和電子產品是主要類別,佔據了整體業務的三分之一。

2011 年,成立數年的蘭亭集勢迅速崛起,業績增長超 300 倍,全球營業額超 10 億元。

但是,風光背後也有郭去疾不能明說的痛苦。互聯網平臺的起家,伴隨的一定是大把大把的燒錢,業務覆蓋的面越寬廣,燒錢的速度就越快。蘭亭集勢的業務面覆蓋了從生產到運輸到跨國銷售的各個環節,每一個環節所需要付出的成本累計起來將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尤其是供應鏈的迭代與創新,所需要付出的成本都將會嫁接到平臺頭上,這造成的業務矛盾是,想要擴充 SKU,就必須擴大生產線,也就會造成更高的成本;但不擴充 SKU,平臺影響力不夠難以形成規模優勢,收入也就必然受到限制。

蘭亭集勢始終沒能突破這個矛盾一樣的怪圈。長期以來,婚紗這一非剛需產品一直作為其主要銷售類目,使其最終也沒能形成足夠的壁壘和用戶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郭去疾在談及企業發展時,只談銷售額的快速增長,卻避而不談銷售利潤。

據說,蘭亭集勢燒錢的架勢,足夠讓國內眾多 B2C 企業望塵莫及。

當然,僅憑銷售額的增長速度,蘭亭集勢也足夠被資本所看好。2013 年,在經歷了四輪共計 5127 萬美元的融資後,蘭亭集勢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以發行價計算,其估值達到 4.65 億美元,並在開盤後不斷暴漲,兩個月後股價從 9.50 美元飆至 23.38 美元。


「外貿第一股」面臨摘牌困境,蘭亭集勢上市後的悲慘5年



天使投資人徐小平還因此狠賺了一筆,其投資回報率超過 400 倍。

上市之後的首個財報,蘭亭集勢同樣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營收 7250 萬美元,利潤 40 萬美元,首次宣告盈利。

前文中蘭亭集勢的股價走勢圖,已經暴露了接下來的故事走向。顯然,在輝煌了沒多久之後,蘭亭集勢開始連續多年虧損,股價不斷下跌。上市之後,蘭亭集勢的遭遇遠稱不上是坦途。

「3」

連續虧損股價下跌,唱不完的衰


蘭亭集勢遭遇的第一個挑戰來自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的集體訴訟,起訴其以誤導的宣傳方式提升產品價格,這一負面新聞直接導致瞭如日中天的外貿第一股出現了股價大幅下跌,而虧損和股價大跌也成為了蘭亭集勢之後幾年逃不過的劫難。

如果拉出蘭亭集勢 2013 年上市至今的各個財報,只能看到兩個字,悲慘。從 2013 年至今,蘭亭集勢便從沒停下虧損的腳步:

2013 年,虧損 470 萬美元;

2014 年,虧損 2400 萬美元;

2015 年,虧損 3940 萬美元,

2016 年,虧損 870 萬美元,

2017 年,虧損 950 萬美元,

2018 年,僅看 Q2 財報,虧損額便已經達到 950 萬美元。

蘭亭集勢一路虧損,也一路被唱衰。2015 年,蘭亭集勢因剋扣員工薪資、大量員工離職等負面新聞上了頭條。按當時的狀況,蘭亭集勢的生存可謂內憂外患。

前文所說的高成本是蘭亭集勢模式上的必然造成的內憂,二海外巨頭亞馬遜以及國內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業務,則對蘭亭集勢形成了巨大的外部威脅。

巨頭的優勢,一在於資源龐大產品豐富,二在於品牌和平臺知名度,三在於對全球物流的把控,四在於規模化後的成本攤薄。

巨頭之下,蘭亭集勢的生存極為困難。這兩三年,它能夠堅持下來,純粹是因為傳統鞋業品牌奧康以及卓爾集團的先後入股。只不過杯水車薪,蘭亭集勢的頹勢再也沒能消失。

今年 6 月,郭去疾宣佈辭去董事長與 CEO 之職,僅以董事的身份與這家公司保有最後的聯繫。郭去疾辭職才數月,蘭亭集勢便面臨著被摘牌的風險。6 個月的時間,又是否足夠拯救這家,已經深陷危機近 6 年的企業?

風雨飄搖,2018 年的冬天,蘭亭集勢怕是會更覺得寒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