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很多公司常常對外宣揚,公司就像一個大家庭,員工就像家人,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賺錢,一起打拼人生。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但最近一個網友的一句話卻扎疼了很多人,他說“我在公司待了6年,清退我卻只花了6分鐘”!

她說自己在公司呆了6年,也算是老員工,看著公司從起步到成熟穩定發展。

但某天,她被叫到會議室簽署了離職協議,再到人事部上交員工卡,前後大概也就6分鐘左右。

沒錯,沒有任何事先的預兆和溝通,也沒有解釋,公司有時候絕情起來是那麼可怕。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友的分享太假,那麼來看一個關於04年聯想裁員的案例吧。

當年一個員工寫了文章,名為《聯想不是家》,這篇文章戳心的扎痛了很多職場人。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他說當時很多員工事先並不知道自己被裁的事情,面談之前,所有的手續公司都已經辦好了。

與上面那個網友一樣,當他們被叫到會議室的時候,他們的郵箱、人力地圖、IC卡全都已經被註銷。

更殘酷的是,他們知道消息後,還被要求兩個小時內必須離開公司。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其實很典型的,那個網友和聯想的員工都把公司當成了家,但公司,卻並沒把他們當作家庭成員。

在職場就是這樣,加班的時候老闆會說

“這裡就是你的家,還回什麼家”。

然後在不需要你的時候,就狠心的在兩個小時或者6分鐘與你斷絕關係。

就像有人說的:這世界所有的傷害都來源於不對等,而員工與公司的關係,就是不對等的。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而對於公司與員工的問題上,不少網友都感同身受: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就像有人說的,公司喜歡畫餅,然後用各種什麼股權分紅之類的激勵員工,但有一天,當他們出爾反爾時,良心是真的不會痛~~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所以,員工和企業,最好是甲方乙方的關係,一旦牽扯感情,最後受傷的只能是員工。

我在公司待了6年,被辭退卻只要6分鐘,永遠別把公司當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