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中,爲什麼有的人寧願去小診所看病,也不去新農合定點醫院看病?

狗貓烏托邦


農村生活中,為什麼有的人寧願去小診所看病,也不去新農合定點醫院看病?

這也是農民朋友的無奈之舉,按道理新農合可以有最高80%的報銷比例,農民朋友看病可以少花錢,可是在實際操作中卻依然有一些弊端:


  • 1、醫療資源浪費

現在絕大多數農民都有新農合,醫院為了自身的盈利,也會借用農民的新農合,存在小病大治的情況。我一個朋友上次得了感冒去醫院,各種檢查各種要求住院,住院幾天最後花了3000多塊錢,報銷後還是花了大幾百塊錢。可能他的這個感冒到小診所也就一兩百塊錢就可以搞定了。

雖然說大醫院治病更靠譜更讓人放心些,可是現在這種資源浪費發情況還是很多的,也讓農民多花了些本不需要花的錢,自然農民就不願意去大醫院 。


  • 2、報銷要求高

再就是報銷有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比如不住院不能報銷,進口藥物不能報銷等等,考慮到這些報銷的限制,一些農民朋友為了避免麻煩也就不願意去大醫院。

  • 3、方便

大醫院至少是在縣城,對於家住農村的農民來說去一趟城裡很不方便,而且病人一般都需要再有一個照顧,這樣來回跑就更不方便了。所以一些農民朋友也就會優選農村小診所,若是遇到大病才會去大醫院進行治療。



農民朋友也不是不願意去大醫院治病,而是因為有諸多的不方便,農民不得不在小診所,現在的醫療雖然比以前有明顯的改善,但是還是沒有達到全民滿意的程度,說明我國的醫療還有很長的路可以走,希望早日實現全民醫療,讓農民不再為看病發愁。



果然悠


我有個身邊的例子來回答,我母親身患高血壓幾十年了,前年血壓又高,我趕緊送到醫院,到醫院後醫生就開了個單子叫抽血化驗,又做腦部CT,又做尿檢,再做心電圖,整整一上午好不容易做完已經下班了,到下午醫生說要住院,我們就住下了,每天打吊針就那幾樣最普通的藥,住了七天血壓又降不了,醫生說轉院吧,我母親堅持不轉院就出院了,我交住院費時看到打出的條子上有很多藥是我們沒有用到過,價格在二千多,我問了一下,醫生說你又不是醫生怎知沒有用,要報就報不報銷就交錢,我無奈就報了,後來在私人診所取了幾樣藥回家吃了幾天血壓就降了你說這樣的醫院農民雖便敢進嗎?


李欽英問答達人



你沒生在農村,不知農村人的苦和不便之處,他們一般的小病,都是選擇小診所,而不去農合定點醫院

小診所,都是熟人醫生,長期知道你得的什麼病,吃一點藥,打一針即好,而且是隨到隨看,到定點醫院,掛號,排輪子,有時剛好到輪子,又到下班時間了,又分科目,有時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

到了主治醫生那裡,驗血驗尿,拍片照光,打B超,煩鎖的程序下來,跑都跑累了。雖然交了醫保,又那麼貴,但是小病從不給報銷,報銷的條件是,生病住院,做大型手術才給報銷,而且報銷還要相關手續才行

所以,農村人一般病,不能報銷的,是自費的,他們寧願選擇就近醫療點,看一下算了,不上定點醫院是有道理的,但遇到了重大疾病或手術。還是選擇的是定點醫院,因為現在交醫保高,報銷比例也高,也能減輕壓力,減輕負擔。

農村人是看情況而定,不是什麼都按步就班


隱居仙境



愛家一寶貝


農村生活中,為什麼有的人寧願去小診所看病,也不去新農合定點醫院看病?


關於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平常看病的話,是去村裡面的小診所還是鎮上或縣裡的定點醫院,反正小幫手本人普通的小病(比如感冒、發燒)都是去村裡的小診所,打一針拿幾包藥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儀器檢查的一些病,那就去縣裡面的新農合定點醫院。

有人會問了,既然有了新農合,為什麼不都去能報銷的醫院看病,而要去小診所看病呢?相信這個問題,大家心裡都有答案,小幫手就再給大家總結總結:

1、小診所距離家近

這點還是比較重要的,比如突然間肚子很疼,可能是吃壞東西引起的,這時疼痛難忍,如果再跑到鎮上或者縣城,那就不現實了,還是去村裡面的診所比較近,而且這種常見的病,在小診所也能治療,這是其一。

假如是一個普通的小病,你也需要按流程走,比如登記新農合資料,排隊,然後報銷等流程,一般的小病,大家沒有這個時間去等,所以去村裡面的小診所方便,也不用排隊掛號什麼的,到屋裡直接說哪哪不舒服,抓藥就可以了。

3、用新農合花費並不少

個人覺得這點才是最重要的吧(不知道大家是什麼看法),還是以小病或者說不是特別大的病來說,雖然你去醫院能報銷,但是花費也隨之增加了,有朋友說,除去報銷過後的錢,其實花費並不少,有時甚至比不用新農合花費的還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部分人就選擇去診所而不去新農合定點醫院。

但是,對於大病來說,是必須去大醫院的,而且要選擇能用新農合的醫院,因為一場大病下來,報銷的金額還是不少的,對於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說,經濟能力本來就不是太好,能報銷那麼多,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小幫手記得前段時間,我有一個朋友住院,前後花了大概15萬左右,報銷下來,一共報了6萬多吧(好像是這個數字),其實,這樣來看,新農合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其實,不管大家是選擇到診所看病還是去定點醫院看病,主要看個人,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要是一直用不到它,豈不是更好嗎?

最後問下大家,你覺得大家去小診所看病而不去新農合定點醫院看病,是什麼原因?

【我是農民的小幫手,感謝您的點贊和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內容】


農民的小幫手


最近聽聞,有農民拒交新農合保險。這筆錢不多,1年210元,可能還不夠城市小青年一頓聚餐花費;對於不想交的農民來說,這筆錢又很多,

“如果不得病住院,這210塊錢可就白搭了。”

這,就是農村一些農民真實的心態寫照——把錢花到刀刃上。或者用一句老話,“一分錢掰兩半花。”當然,農村的經濟條件大多不至於此,不過談到支出,越來越多的農民都算一筆精細又精細的賬。

題主所說的去小診所,而不是新農合的醫院,也不過如此。

1、小診所意味著啥?

不用花太多路費、不用花太多時間,診所的醫生還熟悉,大多是村醫擔當主角,這種親近感,是新農合的醫院給不了的。

2、新農合雖然能報銷,但可能花更多的錢。

與去小診所看病相比,新農合醫院去一次,往往花錢更多。所以,小病是輕易不會讓農民進縣城的,一般去新農合醫院,要麼就是這病小診所看不透,要麼就是得住院了。

3、對疾病、鉅額醫藥費的恐懼

去縣城看病,這病挺邪乎啊。——被鄉親們聽說,心裡有壓力。所以,有的人即便去了縣城看病,回來也說,“串親戚或是辦事。”

越往大醫院走,越對疾病、鉅額醫藥花費(鉅額是相對的,或許過萬就可以被農民視為鉅額了吧。)產生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也是農民去新農合定點醫院、甚至更大醫院就醫的心理阻力。

您身邊的農民朋友,是怎樣的?


遼瀋名醫


在農村,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許多農村農民生了一點小病,情願去小診所看病,也不去新農合定點醫院。

一方面,小診所價格不高,看病速度快,療效也相對顯著。去小診所看病,通常都是打點滴,或者買點藥吃就行,不用像醫院那樣排隊掛號,節省了很多時間。

另一方面,具有些農民反映,類似感冒這種小症狀去到新農合指定的醫院,都是按療程開處方,重一點的則要求住院治療,雖然藥費能報銷90%,整個流程下來,開銷遠遠高於去小診所的開銷,作為農民工,可是很會精打細算,生了一些小病他們連小診所都懶得去,總是以為休息好,就能把病拖好,住院治療更不願意去了。

因此,農村人寧可去就近的小診所看病,也不去新農合指定的醫院看病。


農學谷


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有多,總的說起來有報銷意識不足、新農合報銷病種受限、到診所看病方便便宜等因素

在回答問題前,覺得非常有必要介紹一下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因為很多在城市裡面的朋友用的是醫保,不太理解新農合。

醫保和新農合的區別

醫保主要是針對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門診報銷比如最近流感可以報銷,住院也可以報銷。而新農合主要針對農村居民,一般是保住院報銷,而不保普通門診。具體可以參考下圖:

報銷意識不足,新農合宣傳誤導民眾

我國全民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其實應該算是從90年代才真正開始,建國後的醫療保障體系主要是針對國企、事業單位、政府公務員群體,這種在以前叫做公費醫療保險。

幾千年,農耕文化已經深入廣大農民的血液,祖祖輩輩看病都是靠自費,都是自己付錢給郎中,給大夫。突然一下子說新農合報銷,其實很多人還是不能一下子轉變觀念。

再加上之前對於新農合的宣傳,過分誇大了好處,而忽略了一些報銷限制,導致很多農民覺得被坑。本身國家強調新農合是農民自願自主參與的,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地方交有鎮政府,村委代收,併成為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實際給農民的感覺是強制繳費,而且還必須是全家都繳納。雖然繳納費用在我們看來並不多,但是幾乎年年漲價,一個家庭每年也至少有五六百的支出。但是很多人並沒有用上,所以覺得被坑。

在宣傳新農合時,剛開始很多人覺得看病都可以新農合報銷,但是實際上,比如今天感冒了,去開個感冒藥,這個是報銷不了的。因為新農合一類的保險本身設計都是為了保障農民有大病,可以支持其去治療,稱之為大病有所醫,而不是保障有病有所醫的。我們常說的門診一類的小病,壓根就不在保障範圍。所以小病寧可去診所,也不願意去醫院,反正也報銷不了。要想報銷,你就得住院。當然很多鄉鎮衛生院是歡迎甚至誘導村民去住院的,這樣可以獲得新農合補貼,在一定程度上也給村民這個欺騙的感覺。

去診所看病更加方便,也便宜

去診所看病,一般離家不會太遠,來回也方便,不用折騰,節省時間。去鎮上或者市裡面的醫院看病,首先得掛號,需要繳納掛號費,其次得開一堆檢查,感冒血常規是少不了的,更有甚者會讓你做個CT,然後開藥,一般一張處方限制5種,基本會給你開4-5種讓你回家吃。

這樣一下子又耗時間,有浪費自己的金錢。可能有朋友說不是新農合能夠報銷嗎?用的都知道,即使是醫保,對於藥品、檢查項目都是有限制有規定的,不是說你有醫保,去醫院看病就不用花錢,還是需要自費花費不少的。更何況功能性保障本身比醫保差很多的新農合。雖然能報銷一部分,但是自己花錢更多,那我幹嘛不選擇去診所涅。

去診所看病,一基本不用掛號費,二基本不用做什麼檢驗檢查項目,三藥品基本比醫院便宜。有朋友可能會問,大醫院藥品的消耗更大,不是應該價格更便宜嗎?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在小地方,往往是反過來的。其中緣由這裡不做深入討論

綜合以上幾點下來,所以很多農民朋友會選擇去診所看病,而不是鄉鎮衛生院或者市醫院看病。

感謝您留言並點擊右上角,關注澳考醫管家


澳考醫管家


您好,您的問題是——農村生活中,為什麼有的人寧願去小診所看病,也不去新農合定點醫院看病?

這確實是很常見的事情,也是一件有些無奈的事情。

1.方便

一般,要是個感冒發燒之類的,大家都會認為是小病,也就不會重視,為了省事去小診所拿些藥,吃幾天也就會好了。

小診所離家也近,還比較便宜,如果去新農合定點醫院的話,一般都是在鄉鎮上,離家較遠,而且還要掛號之類的,對年紀較大的夥伴來說,確實是有些折騰,而且花銷的種類也多,金額也大,有些疾病還是不報銷的。

2.不需要住院

還有就是,新農合保住院,不保門診,只是感冒發燒去拿藥是不會給報銷的。

3.花銷減少?

舉個簡單的例子,估計有些夥伴也遇到過,有的時候,能在其它地方治病花1000塊可以治好,但是在新農合定點的大醫院,我們需要花2000塊,然後報銷一半,基本一樣?這種情況還是好的,還有多花錢的時候。

4.新農合收費年年漲?

一般,一年漲個二三十,越來越高,農民朋友有些負擔不起了。


駿景——裡脊


駿景農業


現在的醫院對病患者就是要錢放在第一位!別說農村就是城裡的老年人有點病只能去藥店買點藥對付了。實在挺不住才能去醫院。現在的醫院對病不是檢查這就是檢查那的只檢查費就要花去幾百元而且也要半天時間。最後開點藥完事了。多數病人等不起時間更花不起沒用的各種檢查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