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没有任何借口——“最难完成”的任务能完成

在工作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完成任务。

其实,所有“难”,都是心理的反应。当我们克服心理的“难”,要做的事也就变得不难。

遇到困难退缩,哪怕实际不那么艰巨的任务也难以完成。迎着困难前进,哪怕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够完成。

1.“紧盯”目标的人,连恒星也会为他让路

没有任何借口,能够让我们创造工作中的奇迹,将许多不可能的事,变为完全可能。这首先就体现在“保证完成任务”这一点上。

毫无疑问,完成任务是任何单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但能否完成任务,能否理想地完成任务,取决于两种态度:

一种态度是:紧紧盯住目标,不达目标誓不休;

一种态度是:“难”字当头,被这份心理上的“难”紧紧束缚住,遇到困难就放弃。

毫无疑问,第一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态度,而第二种态度是应该摒弃的态度。

因为,“紧盯”目标的人,往往能克服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将看来难以完成的任务完成;而“难”字当头的人,往往是将“难”当成了不努力的借口,最终导致本来可以完成的任务也难以完成。

曾有记者采访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鸣,问他心目中最优秀、最顶尖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出人意料,黄鸣的标准只有一条——

“思想简单,心里不长草,惟有目标和效果。”

他阐述说:

“现在我们欠缺的就是这种思想简单的人,欠缺这种心同赤子,敢管敢干,惟公司大局和目标是从,一马当先浑身是胆的人才。最优秀的人才,对社会对公司最有价值的人才,最根本的品质就是简单。”

实际上,最优秀的人,往往就是这种把目标紧紧“盯住”,心无旁骛的人。在完成任务之前,他们不会想任何让自己从任务中分心的事,更不会找任何借口,影响目标的实现。

记得以前上历史课时,老师曾告诉我们: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飞夺泸定桥是最关键的战役之一。如果不能及时夺取泸定桥,红军就有可能被国民党部队围剿消灭,重蹈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全军覆没的悲剧。

我们一直对这一战役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十分敬佩,但是直到前不久,看到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写的一篇回忆录,才得知了一些让我们格外震惊的细节:

红四团是具体创造飞夺泸定桥奇迹的队伍。而杨成武当时是该团的一位主要干部。1935年9月,红军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红四团必须在三天之内,赶三百多里山路,一定要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以粉碎敌人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

当时红四团刚刚经历了长途奔袭和战斗,人疲马乏,但听到这一命令,都毫无怨言,立即表态:“保证完成任务!”

第一天,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一边与沿途的敌人作战,一边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终于跑了近100里路。

第二天,他们特意早一小时出发,5点钟就动身了。但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再次得到急令:必须一天走完240里路。

这怎么可能呢?正如杨成武所感慨:“路,是要人走的,少一步都不行啊!”一天要走完两天的路,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不完成这一任务绝对不行。因为,泸定桥本来有敌人两个团防守,现在又有两个旅正向泸定桥增援。如果敌人比红军早到泸定桥,红军要想通过泸定桥就难上加难了。必须和敌人抢时间!要和敌人赛跑!

于是,杨成武一边行军,一边召集干部开会。会后,大家便分头深入连队进行动员。很快,在走过的队伍中,“坚决完成任务,拿下泸定桥”的口号声,此伏彼起。这声音压倒了大渡河的怒涛,队伍前进的速度更快了。

紧急任务的动员工作刚做完,部队又打了一场恶仗,等他们赶到大渡河岸一个小村时,已是傍晚七点了。从这里到泸定桥还有110里。

就在这时突降大雨,电闪雷鸣,士兵饥饿难耐,牲口、行李都跟不上……

但此时,红军只有一个信念: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赶到泸定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困难:走不动的时候,每个人都拄一个拐杖;来不及做饭,大家就嚼生米、喝凉水充饥。

当时,杨成武腿上受了伤,走路很困难。许多同志都劝他骑着马走。但他认为这正是需要干部起模范作用的时候,于是以挑战的口吻向大家说:

“同志们,咱们一块儿走吧!看看谁走得快!谁先走到泸定桥!”

这时意外情况出现了:对岸出现了一长串的火炬,原来是敌人在点着火把赶路!如果不快点,就有可能被敌人抢先了!

杨成武心生一计:也点起火把走路,当对岸的敌人问红军是谁的时候,便选出四川籍的同志和刚捉来的俘虏对答。对岸的敌人万万想不到,大摇大摆地跟他们并排走的,就是他们日夜梦想着要消灭的红军。

就这样,红军与敌人,像两条并列的长龙,一起向泸定桥进发。雨越下越大,到深夜十二点,对岸的那条火龙不见了。原来,也许是怕苦,也许是认为红军不会那么拼命赶路,敌人不走了。

这时的红军干部战士们,一个个也累得走不动了。但得知这一情况时,全团不仅没有一个人停留下来休息,反而都很高兴地表态:这是好机会啊!抓紧走吧!一个跟着一个拼命地向前赶路。

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红四团在第二天早晨六点多钟胜利到达泸定桥。这一天,除了打仗、架桥外整整赶了240里路,这真是只有飞毛腿才能做得到的事情!

处于和平时代的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红军的处境有多危险,征程有多艰难,而优秀的红军战士们,完成任务的决心与意志又是何等强烈!

平心而论,现在我们工作中要完成的任务,比起红军时代要容易多了。但是,许多人还是以各种各样“难”的借口,拖延着不执行任务,或者执行任务时,总要打一些折扣,甚至导致本来容易完成的任务,最终没有完成。

对此,我们是不是要以飞夺泸定桥的红军英雄们为榜样,消灭工作中的借口呢?我们起码可以向这些英雄们学习四点:

第一,接受任务不畏难。

面对当初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也能以“时间太紧了”、“太累了”、“天气不好”等理由来推托,这样就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艰难的任务。但是,不管当时已经多辛苦,摆在面前的任务有多艰巨,他们仍然明确表态:“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临时“加码”不抱怨。

当得到一天走完240里路的命令后,他们完全有理由说:路是一步一步走的,这不可能完成。但是,他们没有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是从组织的需求出发,毫无怨言地去执行。

第三,干部永远要带头。

作为主要干部的杨成武受伤了,完全有理由受照顾。但是他有马不骑,而要和大家比赛谁走得更快。这正是优秀人士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对整个团队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

第四,把别人的借口当成自己的机会。

敌人的部队开始也是连夜冒雨赶路的,但是当他们以“雨太大”、“路太难走”、“人太累”、“红军也许不会这么拼命赶路”等理由放弃时,红军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目标,最终抢先赶到泸定桥。

红军最终胜利了。因为,敌人找借口,而红军没有找任何借口。敌人的这些借口,成为红军成功的契机。

在战争年代如此,在当今的时代不也同样吗?

在工作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紧盯”目标不放松的精神,心中惟有目标,就会把精力集中到想办法完成任务上。当一个人集中精力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时候,还有什么能阻拦他呢?

让我们记住罗曼·罗兰的名言:“紧盯目标的人,连恒星也会为他让路!”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感到的“难”,到底来自何处呢?证严法师的一句名言,也许为我们揭露了其中的奥秘——

2.“心不难,事就不难。”

所谓“难”,往往是靠不住的一种心理反应。只要我们心理上不畏难,原来看起来无法克服的“难”,就有可能烟消云散。

在所有难完成的任务中,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飞向太空并顺利返回,应该算是其中之一吧。这一壮举的完成,与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的杰出表现关系很大。

从一名普通飞行员到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跨越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首先是知识关。

杨利伟至今仍记得所在飞行部队师长为他送行时说的话,“利伟,到那儿好好干。别的我都不担心,你飞了10年,操作没问题,你遇到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果然如此,杨利伟后来回忆说:“我当时对师长这句话的认识还不深,因为根据这么多年的飞行经历,我以为只是训练会比飞行员更多一些。到了航天员训练中心后才发现,在基础理论上需要下很大的工夫。”

要学的课程涉及三十多个学科、十几个门类,比在飞行学院学习要难上几倍、几十倍。“好多知识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掌握这些知识对我来说非常困难。”杨利伟说。而一个对比的现象是:有些战友在这方面明显要高于他。

那怎么办呢?他的方法很简单:废寝忘食,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刚刚成为宇航员的前两年,他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针对自己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为攻克英语关,他经常从航天员公寓往家里打电话,让妻子在电话中当英语陪练。这样一来,英语考试时,他居然得了100分。而基础理论学习结束时,杨利伟的成绩是全优。

其二是体能关。

太空旅行对人的体能要求很高,尤其是耐力。杨利伟虽然爆发力不错,短跑还可以,但是耐力较差,长跑不行。杨利伟回忆说:“记得原来在飞行学校的时候,所有的体育项目考试都是优秀,惟独长跑需要‘攻关’。而在航天员训练中,耐力训练是最基本的训练。为了把这一关攻下来,我就抓住各种机会练习长跑,结果导致骨膜炎,上厕所都不敢蹲下来。”就是这样,杨利伟依然坚持不懈,最后,他的长跑成绩也是“优”。

其三是航天环境适应关。

这是航天员训练中最为艰苦的,是向人的极限能力挑战。超重耐力训练在离心机里进行。当离心机加速旋转时,人受到的负荷从1个G逐渐加大到8个G。杨利伟的面部肌肉开始变形下垂、肌肉下拉,整个脸只见高高突起的前额。做头盆方向超重时,他的血液被压向下肢,大脑缺血眩晕;做胸背方向超重时,他的前胸后背像压了块几百斤重的巨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难。

这是对人意志的考验。在他的左手旁,有一个红色的按钮,是用来报警的。如果航天员在训练时,感到不行了,就可以揿按钮叫停。但是,在每次离心机训练时,他都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着平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从未碰过这个按钮。

当然,杨利伟在训练中并不蛮干。他爱动脑筋,琢磨规律和方法,使一些极具挑战的严格训练逐渐变得轻松起来。

如在飞船模拟器的训练中,为了取得最理想的学习成绩,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门图都找来,贴在宿舍墙上,随时默记。他还用小型摄像机把座舱内部的设备和结构拍下来,输入电脑,刻制了一个光盘,业余时间有空就放来看。

这一来,他一闭上眼睛,座舱里所有仪表、电门的位置都清清楚楚地印在脑中;随便说出舱里的一个设备名称,他马上可以想到它的颜色、位置、作用;操作手册他都能背诵下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他不看手册也完全能处理好。

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标准,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效果!

类似这样那样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但杨利伟就是凭着这种敢于挑战困难、不断钻研的精神,在一批优秀的宇航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一位宇航员!

许多人评论:“大家都那么优秀、那么出色,每天为了一个梦想去努力,但最后只能有一个人来接受这样一个光荣的任务。这的确说明杨利伟有着更出色的地方。”

杨利伟又是怎样说的呢?他说:

“只要我们勇于挑战困难,困难就必然为我们所克服!”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太多以“难”为理由而不去完成任务或者让任务打折扣的情景。与杨利伟一比较,我们的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那些看来“难“的理由,实际上是我们不去努力和拼搏的借口!

那么我们该怎样彻底杜绝这种“难”的借口呢?

第一,保持斗志。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得好:“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斗志,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是的,“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要像杨利伟那样,不怕迎接任何大的挑战,再难的任务也能完成。

第二,保持信心。

自己预设的困难成为完不成任务的借口,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其实,看起来难以逾越的那座山,是我们自己搬过来挡住自己的路的。只要我们勇于突破这重自我的障碍,拥有必胜的信心,就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没有“困难”,只有被“难”困住的心!

3.迎难而上,而非知难而退

面对困难,总有两种态度:知难而退与迎难而上。

知难而退的人,往往是把“难”,当成不去努力奋斗的借口,最终往往无法完成任务,或者即使完成也大打折扣。

迎难而上的人,往往把“难”当成非克服不可的障碍,最终往往不仅能完成任务,甚至完成的效果比想象的更好。

央视《新闻会客厅》栏目定位锁定政府高级官员,约访难度极大,栏目主持人沈冰,因此练就了一套“磨”功。

有一次,节目组决定请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来参加节目,提前把方案交给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可是一直没有得到回音。

得知李荣融要去京西宾馆开会,沈冰和同事们便决定分两路包抄,“围追堵截”。

根据信息,李荣融会先到贵宾间休息,于是沈冰提前半小时赶到贵宾间,准备在那里提出请求。可是没想到,李荣融直接去了会场,沈冰赶到会场时,会议已经开始了。

在开会的过程中是不方便打扰李荣融的,只能等到散会。别人都觉得一直等下去不是个办法,就劝沈冰别等了。可是沈冰却没有放弃。

整整六个小时之后,会议才结束。沈冰立刻冲上去找李荣融,李荣融看着这个敢于迎难而上的女主播,爽快地同意了接受采访。

其实那些“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有时候只是需要再坚持一下、再多一点冲劲,就可能办成。

这世上不会有哪一份工作是一点困难都没有的,当我们去挑战那些看起来困难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有很大的压力。但是当没有任何借口,“紧盯”目标,努力把任务完成以后,你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绝对是有利的。

台湾最大出版集团城邦集团CEO何飞鹏,在新浪网“文坛开卷”访谈时说:

“我常常跟我的同事分享这样的观念,我说如果你能挑十斤,然后你现在挑了八斤、九斤,最后你挑了十斤,你觉得你很有成就感吗?不会,你现在只能挑十斤,然后你能挑到十五斤,你做到这件事你才很有成就感。”

上述道理很生动也很实在。我们也经常告诉自己的员工:

所谓困难就是超过能力所及的事。但只要我们敢于迎难而上,发挥潜力,就会发现我们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而困难在不断被克服之后,就会从恐怖的高山变成矮小的沙丘。

如果你害怕困难,见到困?就找借口绕过去,那么很可能你的路越走越低,最后四周全是你无法逾越的高地。

如果你能迎难而上,那么当你回首时,就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意潇洒。你会发现自己完全有能力攀登更高的山峰!

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闯不开的路,再试一次,再坚持一下,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