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一周,當媽的一下子老了十歲

開學一週,當媽的一下子老了十歲

三年級終於來了。

在此之前,聽說過許多關於三年級的傳聞。

  • 三年級是關鍵的一年,是轉折的一年,也是跨越的一年。
  • 晉升學霸,還是墮落成渣,就看這場攻堅戰。

體驗一週,世人果不我欺也。

僅僅五天,老母親已在奔潰邊緣!

1、學業要求果然提高了

這不是傳聞,是真的。

雖然,我自己的記憶對三年級這個坎毫無印象。但今非昔比,現在的娃,從幼兒園開始就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了,隨便抓一個若丟到當年都是學霸,而且都是百科型的。

時代在變化,對教育的認知和要求必須與時俱進。

較之一二年級,三年級學習內容增加,學科難度增大,換言之,在蹦蹦跳跳開開心心上了兩年快樂課堂後,課堂突然安靜下來,學習露出了本來的面貌。

該背的背,該默的默,不花時間是不可能的。

與此同時,理解性內容增加、邏輯思維要求上了一個臺階,換言之,花了時間也不見得有效果。

這就是三年級!必須花時間花力氣,還未必見效果的三年級!!!

網上有對減負有一段神理解:

“為啥減負的重要手段都集中在小學和初中的九年內?因為真正按照減負的要求來,也就沒高中啥事了,直接出局。”

同樣,目前有要求說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但若一二年級從來不做書面作業,那麼三年級,呵呵,就等著暴風驟雨吧……

該來的遲早要來!奉勸後來的母親們,能提前準備就乘著娃還服管教,早點下手吧!

開學一週,當媽的一下子老了十歲

2、孩子變了:從無憂兒童到多愁少年!

三年級的坎,僅僅是因為外部要求提高了嗎?

No!No!No! 這個時間段,孩子也在悄然改變,可謂內憂外患!

9歲前後的孩子,又到了一個叛逆期。

這時,孩子正從一名兒童成長為一名少年,逐漸開始有主見,希望自己能夠掌控一切,心理發育也開始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

所以,這個時段的孩子情緒更加敏感,原本外露淺顯的天真寶貝,不自覺的向內控、深沉發展。小小的人兒有了更多情緒但卻拒絕表達。老母親們明顯覺得有些駕馭不住了。

當叛逆的孩子遇到課業要求的突然提高,孩子們敏感的小心靈可能會往不同的極端發展,比如特別自卑,或者格外自負。而遊走在自卑和自負的兩級之間的孩子們甚至可能會抗拒外界的幫助。

其實,不是孩子桀驁不馴,只是他們在試圖嘗試構建自我和外界最新的平衡。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但對於老母親們而言,何嘗不是有一個劫難?

學校要求高了,孩子不配合了!

怎麼辦呢?大概只有更精心、更耐心的陪伴吧。

開學一週,當媽的一下子老了十歲

3、老母親累了:身心俱疲

學校要求提高、孩子開始不服管教,對於老母親而言,已是雙重暴擊。更糟糕的是,老母親開始力不從心。

初為人母之際,在母愛強大光輝照耀下,媽媽們彷彿打通了任督二脈,開啟了一段完全喪失自我,全身心投入照顧娃的時期。這時的娃吃喝拉撒全部仰仗母親,母親就是全部。同樣,在母親眼裡,寶寶也是全部,連拉得屎都是香的。母子相依,痛並快樂著。但這樣全身心互相依賴的日子重要結束。媽媽的自我意識終究要一點一點恢復,天天聞著寶寶的屎也會嫌棄。“老母親我也要過自己的日子啊!”

熬過屎尿鼻涕奶的嬰兒期,走過狀況不斷的幼兒期,還不容易進入小學,兩年雞飛蛋打,曙光未現,黑暗加重,老母親絕望啊!

80後、70後成長的年代,基本3年級都可以自理了。所以想當然的,以為一路護送到三年級,大可鬆一口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一年一個大boss,三年級這個副本不簡單,一開學就露出獠牙,短短一週,雞飛蛋打,家長群、媽媽群裡各種叫苦不迭。

最苦就是沒有希望的日子!

好不容易,吃喝拉撒,可以不再那麼操心,娃的生活大致可以自理,但學習這件事依舊不能自理。更讓人絕望的事,娃開始嫌棄老母親了。媽媽不再是萬能的了!

看著學校的數學奧數,終於承認自己是文科生,看著學校的英語,覺得自己地道的中國人,而看著學校的語文,我,我,我大概當年學得太撐,直接把讀過的書都拉出了?

媽媽們不禁仰天長嘯:“為啥讀書好就是娃自己的事,讀書不好,就是當媽的事!”

如此絕望,難怪,開學一週,老十歲!

開學一週,當媽的一下子老了十歲

從兩歲第一個叛逆期開始,7-9歲也許是最後一個單純靠吼還能鎮得住的叛逆期了,接下來娃的青春期,大概只會留給老母親一個倔強背影,讓老母親獨自去體驗更年期!

一把鼻涕一把淚,一聲狂吼,一聲嘆息。

老母親們,挺住啊!陪伴成長的日子,沒有最糟,只有更糟!!

猴年媽曰:談談成長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