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正確的教育觀,才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

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接受教育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對於一個人最初始的,也是最重要的便是

家庭教育

家長是否形成正確撫養和教育孩子的觀念,是否能正確引導孩子,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合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

為孩子成長創設良好環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當孩子呱呱墜地來到人世間,走進每個家庭時都是一張潔白如雪的白紙,除了帶給家庭和父母欣喜之外,身上沒有一絲瑕疵和汙點。

可是隨著家長對孩子撫養進程的推進,孩子身上會反映出千差萬別的特點,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這是因為孩子長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養育所造成的。

家長正確的教育觀,才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

這就好比不同的人在完全相同的一張紙上畫畫,由於選取的顏料不同,或是顏料相同,但所使用的量不一樣,最終畫出來的結果就不盡相同是一個道理。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出生以後,家長想要給他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氛圍?是一個團結和睦、積極健康、充滿愛心的家庭,還是一個矛盾重重、自私自利、充滿低級趣味的家庭呢?

天下家長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而不會選擇後者,但我們的家長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前者呢?這就是由於我們家長的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所決定的。

因此,面對孩子的養育,需要家長克服自身的不足,為孩子創設一個積極向上、充滿陽光和愛心的家庭環境。

家長需為孩子做好示範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寶寶聰明可愛,這是需要家長從小開始加以啟發和引導的,家長學會一些基本育兒知識十分重要。孩子長時間生活在父母身邊,對父母身上的言行和習慣耳濡目染,牢記於心,時間一長就會對孩子形成一定的定式作用反映出來。

因此,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家長必須反省自己身上的行為習慣,揚長避短,為孩子做好示範。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足,父母要細心觀察,及時發現並加以循循善誘,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正確的教育觀,才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

家長孩子可以選擇就讀哪一所學校,但家庭對於孩子來說是無法選擇的,只有家長才能為孩子創造生命中的第一所好學校,並且盡心盡責地擔任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認真養育孩子健康成長。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對於孩子的培養是家長的職責所在,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孝敬父母、互相尊重、努力工作、真誠對待親戚朋友、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用好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

家長在培養孩子行為習慣時,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學會做好自己的事,明白自己的事必須自己做,不能依賴別人,在做事中鍛鍊自己動手、動腦的能力;家長應該強調孩子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別人的東西自己想玩必須取得他人的同意才行,否則不能動別人的東西……

家長的權威性不可忽視

家庭教育應該樹立家長的權威性,管住自己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不僅要注意自身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不能過度溺愛孩子,而且要注意樹立家長對孩子的權威性,所謂父母的權威性就是父母的話孩子必須聽從,不得違背父母的意願去做傷害自己、有損他人和社會的事情,要服從父母的管理。

無數的事例證明:父母管不了的孩子,學校老師也是無法教育成才的。只有樹立了家長的權威,教育好孩子,做好孩子成長的基礎性工作,孩子的前途才會有希望。家長權威的樹立是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家長語言制止上的。

家長正確的教育觀,才是孩子成長的起跑線!

聰明的家長懂得樹立權威的重要性,更懂得權威的樹立不是簡單地壓制、強求,主觀臆斷,而是採用剛柔相濟的方法去要求孩子。

家長雙方在教育孩子的態度上,必須協調一致,相互配合,應寬則寬,應嚴則嚴,樹立起一個慈祥而威嚴的父母形象,管住自己的孩子,為孩子將來能夠更好地接受學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是孩子成長、成才的必要條件。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接受優質的文化薰陶,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必然會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這就為孩子入學後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代社會的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履行家長的責任和義務,自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做好應有的貢獻


尚領國際教育專為學生/教師/學校,提供全方位“教育資源服務”“跟培教”三位一體解決方案。引領教育10餘載,全國分公司10餘家,服務客戶200餘萬,成為新環境、新形勢下教育資源的有力補充,被譽為“新型教育先鋒”。更多詳情,請關注“尚領教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ishining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