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5000台「鐵牛」鬧秋播

四川新聞網綿陽11月1日訊(陳仁康 彭彬 記者楊全春)

當前正值秋季播種的大忙季節,梓潼縣各地啟用5000臺“鐵牛”耕地、壟行,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鐵牛”齊上陣,為廣大農民減輕了勞動強度,也為梓潼秋播20萬畝小麥、20萬畝油菜、10萬畝青菜做出了積極貢獻。

梓潼5000台“铁牛”闹秋播

“鐵牛”耕地

耕作方式的不斷更新,是近年農業發展的大趨勢。一方面是因為原來的耕作方式耗時費力,農民有使用機械化耕種的內在需求;另一方面是由於近年來廣大農村地區生產條件大幅度改善,特別是土地整理項目的普遍實施,使以前零散分離的土地變得集中連片,適宜規模化種植,這就為“鐵牛”進村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張成俸是梓潼縣寶石鄉場壩村村民,以前,他和縣內大部分村民一樣,只會用牛來耕地犁地,一天最多也就只能耕種2畝田地,不僅生產效率很低,而且人也特別勞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今年,他和老伴兒商量了一下,花6500元錢買了一臺小型旋耕機來替代耕牛,真是不用不知道,一用嚇一跳,沒想到這傢伙不僅幹活麻利(一天要耕6畝地),而且吃得也少(只添加汽油)。

梓潼5000台“铁牛”闹秋播

秋季播種

這幾天,張成俸正駕駛著自己新買的旋耕機,擼起袖子在大田裡翻耕土地,忙於播種小麥。一說起使用“鐵牛”的感受,他就滔滔不絕。“還是‘鐵牛’省工省力,用起來簡單方便,幹起活兒也特別有勁。不用的時候往邊上一放就是了,再也不像耕牛那樣一年到頭天天伺候,實在省事兒得多。”

經過一下午的勞作,一塊兩畝的大田很快就翻耕結束,玉米秸稈也被旋耕機打成小節埋進地裡,作為生態有機肥來培育小麥成長,土塊被碾得細碎平整。剛把土地耕好,老張也顧不得擦把汗,把機器往地邊一停,就趕緊幫著老伴撒種撒肥,他想抓緊時間把這塊土地種上小麥。

梓潼5000台“铁牛”闹秋播

“鐵牛”耕地

這幾天,只要隨便往梓潼的鄉村一走,就能聽見農機轟鳴的聲音,看見田間地頭忙碌播種的身影。不知不覺間,“鐵牛”正逐漸取代傳統的耕牛,成為秋播的主角兒,也正成為農業發展的生力軍。

據縣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楊光勇介紹,為了搞好農機推廣,梓潼積極落實國家農機補貼資金,減輕農民購機壓力,提高農民使用農機的積極性。在農機使用過程中,縣農業局定期舉辦新型農機操作培訓現場會,手把手教會農民規範安全操作農機,並免費提供農機故障排查諮詢服務。

梓潼5000台“铁牛”闹秋播

“鐵牛”耕地

近年來,隨著農機補助政策的全面落實,梓潼農民購機積極性空前高漲,全縣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升。據瞭解,僅今年秋播過程中,梓潼機耕作業面積達到85%以上,機播面積達到50%以上。(本網綿陽熱線:0816-22613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