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豆農:「不要補貼,要貿易!」

摘要:家族自1900年就開始種植大豆的戈登對《財經》記者指出,農業部的(補貼)方案就像在一個嚴重的傷口貼上膠帶,“身為種植者,我們花了30年耕耘中國市場,我們希望能維持原來的關係。”

《財經》記者 蔡婷貽/文 郝洲/編輯

“我們要的是貿易,不是補貼。”艾奧瓦州大豆協會7月25日發表聲明稱。至此,美國排在前三位的大豆出口州(艾奧瓦州、伊利諾伊州和明尼蘇達州)都已作出回應,嚴詞拒絕美國農業部24日宣佈的針對貿易戰損失的補貼政策。

在美國決定對50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的產品增收25%關稅之後,對中出口金額達120億美元的大豆成為報復對象。為平息大豆農民意外成為貿易戰受害者而引發的不滿和憤怒,美國農業部宣佈總額為120億美元的補貼計劃。

根據農業部初步規劃,120億美元補貼為短期計劃。種植大豆、玉米、小麥、棉花和高粱的農民將可以直接獲取補助,同時農業部將收購過剩的大豆另行銷售。120億美元具體如何進行分配,方案尚未公佈,但補貼預計於秋天開始執行。

自5月以來一直試圖緩解農民情緒的美國農業部長桑尼·珀杜(Sonny Perdue)在宣佈補貼計劃當天發推文指出,補貼計劃是為了幫特朗普總統換取時間,以簽訂公平的貿易協定和打開更多市場的短期方案。“今天宣佈的方案是一個清楚的聲明:其他國家不能霸凌我們的農民迫使美國對不公平貿易往來和報復性手段低頭。”

根據美國農業部估計,因為中美貿易戰而被取消的2018年-2019年大豆出口訂單約為16萬5000噸。

特朗普本人也於25日也宣佈,歐盟將從美國進口大豆。

美國大豆協會對補貼方案回應相對謹慎。會長海斯多夫(John Heisdorffer)在聲明中指出,美國大豆農民的最好選擇是擴大市場,尋求新買家買下那些不能賣給中國的大豆,因此特朗普政府應該儘快完成更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這樣美國才能儘快和日本、越南、 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展開雙邊貿易談判。

農業部引用1935年美國大蕭條時期出臺的農業調整修正案(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 Amendment)提撥這120億美元,避開國會表決的做法立即引來全國納稅人聯盟的抨擊。該聯盟指出,過去的經驗顯示,使用聯邦預算購買產能過剩的農作物、畜類和奶製品的政策最後不僅都失敗,還擾亂市場,甚至違反WTO原則。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尋求重建美國與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關係,強行對進口產品加徵關稅,被認為在全球自由貿易的道路上逆向行駛。此次推出補貼政策,亦令不少國會議員、企業界和農民感到挫折。

特朗普政府要支持者著眼長期利益的說法並不能說服面臨大豆價格下滑和失去市場的豆農。明尼蘇達州大豆農民對補貼計劃就不買單。家族自1900年就開始種植大豆的戈登(Bill Gordon) 對《財經》記者指出,農業部的(補貼)方案就像在一個嚴重的傷口貼上膠帶。“身為種植者,我們花了30年耕耘中國市場,我們希望能維持原來的關係。”

戈登參與的明尼蘇達州大豆組織過去幾個月內數次造訪華盛頓,希望特朗普政府能理解他們面臨的挑戰。“他們聽進去了嗎?這我們不知道……政府要我們顧全大局沒有錯,但是我們認為政府採用的手段有問題,官員應該持續在談判桌談判,把問題拿到WTO下去解決。”

美國大豆去年出口總額270億美元,其中120億-140億美元出口至中國。今年7月5日,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產品正式徵稅前,大豆價格創下自2008年9月以來的新低。

根據美國普度大學研究顯示,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徵25%的報復性關稅將導致美國大豆出口中國降低65%;美國整體大豆出口量將下滑37%,產出將降低15%。

艾奧瓦州2017年大豆產值為52億美元,該州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哈特(Chad Hart )估計,該州農民將因為關稅損失至少6.24億美元。

為克服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因素,美國的豆農正試圖擴大內需市場、尋求打開東南亞市場以及滲透主要向巴西購買大豆的歐洲市場。但是戈登強調,“我們希望中國能理解,這是政府政策,不是我們的想法,我們想賣大豆給中國,從中國買東西。”

隨著美國大豆將進入秋收季,豆農們呼籲中美官員儘快進行完整、透明的對話以解決問題。“時間非常寶貴”,艾奧瓦州大豆協會指出。

美國大豆協會會長海斯多夫則強調,“我們想看到特朗普總統成功……但是大豆農民在持續的貿易爭端下難以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