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被迫離開,五百年後重回中國,如今成一少數民族

中國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國家,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民族誕生,也有民族消逝,有民族加入,也有民族離開。其中有一個民族,千年前曾經離開中國,五百年後又遷入中國,它就是京族。

千年前被迫離開,五百年後重回中國,如今成一少數民族

京族也稱越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東興市江平鎮的萬尾、山心、巫頭三個海島上,因此這三個海島也被習慣稱為“京族三島”,總面積約為21平方公里。京族是鄰國越南的主體民族,約佔其總人口的86%,中國的京族約有3萬人。

千年前被迫離開,五百年後重回中國,如今成一少數民族

公元968年,丁部領趁著五代十國之亂,以武力征服交趾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國號大瞿越,這就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兩年後稱帝,定都華閭。隨後,丁部領被宋太祖趙匡胤冊封交趾郡王,自此,宋朝皇帝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中國直接統轄的領土。

千年前被迫離開,五百年後重回中國,如今成一少數民族

原來生活在此的漢人變成了越南人,成為了越族。公元1052年,廣西土司儂智高叛亂,越南乘機控制京族三島,1079年,宋神宗以“荒遠”、“瘴癘”為由,把這塊地送給了越南。因為並不接壤,在明朝和清朝時期,京族三島就成為越南的“飛地”,而中國也沒人在島上居住,因此數百年來,這塊地方一直荒無人煙。

千年前被迫離開,五百年後重回中國,如今成一少數民族

16世紀初,生活在越南塗山一帶的漁民,有次跟蹤魚群意外發現了巫頭島,這裡荒無人煙,還有很多魚蝦,是塊很好的漁場,因此便定居下來,後來又逐漸向山心、萬尾等地發展,這就是中國京族人的祖先。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島上的京族人越來越多,只是這塊土地依然屬於越南。

千年前被迫離開,五百年後重回中國,如今成一少數民族

19世紀末,法軍佔領越南後,入侵廣西鎮南關,在黑旗軍的幫助下,民族將領馮子材大敗法軍,這個時期,京族三島也組織上百人參加了黑旗軍。鎮南關戰役中法軍死亡上千人,迫使挑起戰爭的法國茹費理內閣倒臺。同年6月,中國和法國簽訂了《中法和約》,越南的飛地重新回到中國版圖,京族三島重歸中國。

千年前被迫離開,五百年後重回中國,如今成一少數民族

雖然島嶼改變了主權,但是居住在此的京族人熱愛這片土地,不願離開。新中國成立後,推行填海造田,改善了單一的生產方式,提高了京族人的生活質量,1995年,正式被定義為“京族”,成為中國的少數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