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後是否會給予刑事處罰等五個常見的疑惑

未成年人的犯罪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集中給大家解答下未成年人犯很嚴重的罪後是否會被判處死刑、對於沒有被判刑的未成年人是不是不會承擔任何後果等五個常見的疑惑: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後是否會給予刑事處罰等五個常見的疑惑

問題一:未成年人犯罪會被判死刑嗎?

不會。

《刑法》 第四十九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週歲的人,不適用死刑。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在判刑時會遵循兩點:一是不適用死刑,二是會減輕或者從輕處罰。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後是否會給予刑事處罰等五個常見的疑惑

問題二: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年齡是多少歲?

16週歲。只要滿了16週歲,不管犯什麼罪,都會被判刑。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後是否會給予刑事處罰等五個常見的疑惑

問題三:滿16週歲犯罪才判刑,那未滿16週歲的人犯罪,一定不會被判刑嗎?

不是。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看:

1、未滿14週歲的人犯罪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未滿14週歲的人為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不負刑事責任。所以,不滿14週歲的人殺人是不構成犯罪的。既然不認定是犯罪,其成年後同樣的也不能被追究其刑事責任,不會被判刑。被害人家屬可以要求其監護人承擔民事侵權的賠償責任。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後是否會給予刑事處罰等五個常見的疑惑

2、已滿14週歲未滿16週歲的人犯罪

對於已滿14週歲未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雖然他們是無刑事責任能力人,也存在被判刑的情況。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14週歲不滿16週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所以說,14-16週歲的未成年人,只要實施了上述行為,儘管沒有刑事責任能力,也會被判刑。

關於未成年人犯罪後是否會給予刑事處罰等五個常見的疑惑

問題四:對於沒有被判刑的未成年人,是不是不會承擔任何後果?

不是。他的監護人會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此外,還會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收容教養。

問題五:滿14週歲、16週歲是怎樣計算的?

週歲的計算原則,應當以實足年齡為準,按照公曆的年、月、日計算,自過生日的第二天起才為已滿14週歲或16週歲,過生日的當天不計算在內。

一個少年在他過14週歲生日的當天殺人了會被判刑嗎?不會,因為他過14週歲生日的當天,在法律上還視為未滿14週歲,如果他在過14週歲生日後的第二天殺人了,就會被判刑,自過生日的第二天起,法律才視其已滿14週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